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以高压气体作用下气动溢流阀为研究对象,用AMESim中的PCD库对其进行建模仿真,分析在不同气压、弹簧刚度、阻尼孔直径作用下,阀芯的动态响应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气瓶压力值或弹簧刚度的增大,阀芯的动态响应频率减小;阻尼孔直径小范围变化时,对溢流阀动态性能影响不明显。研究成果旨在应用于溢流阀的研制和生产,为溢流阀结构参数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就纤维掺量、冷却方式、温度等级的不同对高温后钢纤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弹性模量的影响进行了归纳总结,进而得出随着钢纤维掺入量的增加混凝土高温后的强度整体上是呈现下降的趋势,但是掺量不同下降幅度,速率有所不同;从冷却方式上来看,自然冷却下纤维混凝土的强度略高于喷水冷却的强度;温度等级越高混凝土强度下降趋势越大,残余强度越低。最后还提出了钢纤维混凝土在高温的作用后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钱勇  陈海兵  俞峰 《科技通报》2020,36(6):39-44,52
开挖对坑内既有受荷工程桩的影响正逐渐受到重视。基于室内模型试验,分析了在土体不同开挖深度工况下,桩顶荷载、坑内工程桩与挡土墙的距离因素对坑内既有受荷工程桩内力和变形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土体开挖引起坑内受荷桩的有效桩长减小和开挖深度的增加,桩身最大弯矩点下移,距离越小土体侧向位移作用越明显,挖深越大作用越明显。而既有轴向荷载会增加最大弯矩值,但对位置影响有限;当坑内既有受荷桩有效桩长减少到开挖前有效桩长的约一半时,土体新增挖深会显著增加桩身侧向位移,最大侧向位移点下移,随着桩与支护排桩距离减小,桩身弯曲效应相应增加,而既有轴向荷载也会增加弯曲效应,但对最大位移点的位置影响有限。  相似文献   

4.
杨兵 《中国科技信息》2010,(2):63-64,72
以109国道青海橡皮山段发生严重冻胀路段的路基填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开敞条件下的室内单向冻结试验,分析了冷却温度、压实度、荷载对土样冻胀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开敞条件下冷却温度、压实度、荷载对土的冻胀特性影响明显。冷却温度越高,土样的冻胀率越大;压实度越大,土样的冻胀率越小;荷载值越大,土样的冻胀率也越小。  相似文献   

5.
风力机大型化设计中,遇到的最大挑战之一就是叶片载荷的显著增加,需要采取措施进行控制,后掠就是其中一种可行的载荷控制解决方案。但由于更复杂的气动外形,是其气动特性还需要得到深入的研究和阐释。本文引入CFD正交试验分析了后掠改型叶片的气动特性及叶片叶素的气动状态,含来流攻角、压力分布。结果表明了后掠改型对风力机叶片三个维度流动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20,(27)
以扩展有限单元法(extended finite element method,XFEM)为理论基础,研究了不同应力比(R=0.02,0.1,0.2,0.4)对含初始预制裂纹的Q235钢紧凑拉伸试件(compact tension,CT)疲劳裂纹扩展行为的影响,并设计了对应的试验加以验证。结果表明:最大载荷P_(max)和应力比R不变时,疲劳裂纹扩展速率随着裂纹扩展长度曾加而逐渐增大;在相同最大载荷P_(max)下,试件疲劳裂纹扩展到20mm所需要的循环次数N随应力比R的增大而增大;在相同应力比R下,试件疲劳裂纹扩展到20mm所需要的循环次数N随最大载荷的增大而减少。  相似文献   

7.
付萍 《内江科技》2011,32(12):141+184-141,184
通过室内流动实验模拟地层压力的升降过程,基于原始地层压力下的油藏渗透率,研究了不同地层压力保持水平下渗透率的保留程度。认识到渗透率越低,地层压力下降对岩石的伤害程度越大;相同地层压力保持水平下,地层压力初次回升时机越早,地层压力升降次数越多,岩石受伤害程度越小。  相似文献   

8.
利用电液伺服三轴试验机和计量泵组成的实验装置,对型煤试件在围压和水压作用下渗透率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围压和水压均对型煤的渗透率有一定的影响,围压越大,型煤的渗透率越小,进水压力越大,型煤渗透率也越大。根据以上研究,了解了煤岩受应力和水压作用下的渗透率变化的基本规律,为煤矿开采过程中突水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采用爆破方式对深埋球形洞室进行开采,基于Hoek-Brown强度准则,推导出爆破应力初始最大应力波波峰作用下深埋球形洞室围岩的弹性区和塑性区分布,以及塑性区半径的公式表达。总结深埋洞室围岩参数对爆破应力的影响,洞室内壁距离炸药爆点越远,爆炸对围岩的影响越小;岩体强度越大,爆破应力在开采中产生的爆炸效果越小;爆破在开采过程中产生的作用效果随着地应力的增加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0.
在油气田开发生产过程中,常常用到各种类型的节流阀。无论是为了节流还是调压,均通过改变节流阀流通面积来实现,由于流动介质的多样化,特别是含有砂石等杂质时,会导致较严重的冲蚀问题发生。本文针对油田上应用效果较好的某型节流阀进行建模数值模拟,分析不同开度下含砂气体对节流阀的冲蚀规律以及砂粒在阀内的滞留分布现象。结果表明该型结构的节流阀,由于阀芯外部阀套的保护作用,阀芯和阀座受到的冲蚀较小,冲蚀主要发生在阀套上;在阀芯下部的阀体存在砂粒的聚集,随着开度的减小,最大颗粒浓度出现波动规律,但滞留的颗粒区域和滞留量均有所增加。研究结果将为该型节流阀的高效实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土体中砾石的含量和高应力下破碎率的不同,对土体的力学特性和强度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通过土体中不同粒径粒组的砾石进行了8 MPa、12 MPa、15 MPa竖向应力的侧限压缩试验和砾石含量为20%、40%、60%粗细粒混合土,分别在100 kPa、200 kPa、400kPa围压下进行三轴剪切(CD)试验,比较分析得到结论:(1)终止竖向应力越大,砾石破碎率增加。(2)粒径及级配对破碎影响显著。相同终止竖向应力下,粒径越大,破碎率越大;级配越良好,破碎率越小。(3)试样在CD条件下表现为低围压时主应力差(σ_1-σ_3)最大值随细粒含量减少而增大,60%试样增加明显;高围压时,体应变也明显增大,砾石含量越多应变硬化的特性明显,偏应力显著增加。(4)在CD试验条件下均为体缩,无剪胀发生,随着砾石含量的增加,体变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2.
煤炭在中国能源结构占76%的比重,因此,煤矸石的排放量每年也在增加.煤矸石在雨水的浸泡作用下,其中的微量重金属元素就会溶出,危害环境和人类健康.前人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针对山西省兴县地区车家庄煤矿产出的煤矸石采用淋溶方法展开了相关研究,分析时间和pH值两个因素对煤矸石中微量元素溶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相同pH值,淋溶时间越长,则重金属微量元素Cu,Pb,Cr从煤矸石中溶出量越高;相同时间段,pH值越小,元素Cu溶出量也越大,Cr溶出量越小,Pb溶出量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3.
水平钻井中,井壁粗糙度对岩屑运移影响较大,在重力作用下易聚集在环空底部,造成岩屑运移苦难。因此,建立不同粗糙度的环空岩屑运移模型,利用fluent软件,基于气液固三相流理论分析了粗糙度对岩屑运移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粗糙单元高度h越大,轴向分布距离d越小,周向分布个数n越大,均会导致运移距离减小。从而壁面粗糙度越小,越有利于岩屑的排出。  相似文献   

14.
绝缘电阻和吸收比试验是电气设备绝缘预防性试验中最简便和最常用的试验方法。绝缘电阻反映了在一定的直流电压的作用下通过绝缘体稳定传导电流的大小,换言之,在给定的电压下,电流越小,绝缘电就越大,电流越大,绝缘电阻就越小。绝缘电阻的大小,能客观地反映电气设备绝缘状况的好坏,帮助人们了解电气设备及线路的受潮情况和贯穿性缺陷。测量绝缘电阻的方法较多,现场多用兆欧表(摇表)进行测量,  相似文献   

15.
基于应力敏感性渗流特征,针对承压含水层完全井,建立了带有渗透率应力敏感性系数的渗流数学模型。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应力敏感性系数系数的增大,水位降深-流量关系曲线逐渐偏离线性关系,应力敏感性系数越大,在相同的水位降深条件下,出水量越小;同时,随着应力敏感性系数的增大,水头损失幅度也增大,任一流量下,应力敏感性系数越大,靠近井底附近位置处的水头损失幅度也越大。  相似文献   

16.
该文基于3期TM数据,在GIS支持下,运用景观生态学和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洮儿河流域中上游15年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如下:①时间演变特征:从土地利用演变速率看,草地面积呈显著减少趋势.在1985年~1996年期间减少速率为1.52%,1985年~2000年期间减少速率为1.20%,而难利用地面积减少幅度和速率较小.除了草地和难利用地减少其它类型都呈增加变化.其中耕地增加明显,在1985年~1996年期间增长速率为1.79%,1985年~2000年期间增加速率达到1.40%,而林地在15年内以每年0.82%的速度持续增加;②空间演变特征:从土地类型结构看草地一直占绝对优势地位,3个时期所占比例分别为46%、46%、38%,但草地无论是面积或质量都呈下降趋势,表现在:高覆盖度草地面积大幅度减少,中覆盖度草地面积增加,斑块数量也由1985年的5 498块增加至2000年的5 582块,这说明草地在面积减少和质量下降的过程中还表现出明显的破碎化;耕地面积比例呈增加趋势,尤其水田增加幅度大,且集中连片位于水源较好的区域;林地和居工用地的比例也都呈上升趋势;而难利用地比例则大幅度减少.该文还分析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在土地利用演化过程中的贡献,结果表明,草地对耕地增长的贡献率最大,其次是难利用地.通过分析看出,研究区土地利用在近15年内变化速度很快,在各种土地利用类型转化过程中以优势类型草地变化最大,并且是内部的调整为主,其它非优势类型都是作适应性调整,这说明本区的土地利用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7.
青蒿素(ancmisinin)是抗疟特效药,从青蒿的分布、种质资源,以及气候因子、土壤条件、人工栽培措施、采集时间、采集方式等方面对影响青蒿素产量的因素研究进行综述结果和结论:温度和日照时数对青蒿素含量的影响最大,温度和日照时教越大青蒿素含量越小,其次降雨量越大青蒿素含量越小,湿度影响较小,风速对青蒿素含量的影响不明显此外,苗期和花期的气候因子对青蒿素含量的影响最大,其中花期时,日照时相对较短、温度相对较低、降雨量较小的区域内青蒿中青篙紊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8.
利用低渗油藏非线性数值模拟方法,在所建立的均质概念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低渗油藏超前注水开发时合理地层压力保持水平、注水强度和超前注水时间等主要开发技术参数的评价方法。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同一开发井网下,渗透率越小。则其合理地层压力保持水平越大,注水强度越小,超前累计注水量越大,超前注水时间越长;合理地层压力保持水平主要与油藏平均渗透率有关。  相似文献   

19.
阵流是泥石流(特别是粘性泥石流)的主要运动形式,以蒋家沟泥石流为研究对象,分析蒋家沟40余年来的观测数据,通过对流量序列的研究,揭示阵性泥石流的流量时间过程特征以及涨落和分布,发现流量分布满足指数函数关系,即大于一定流量的阵次以指数形式减少;指数与具体的流量过程有关,特别是最大流量.同时,流量的时间过程表现了明显的衰减性,一场泥石流的最大流量越大,衰减越快;最大流量越小,衰减越缓,过程越平稳.这些特征是泥石流活动的固有特性,因而对进一步认识一般粘性泥石流的运动规律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借助AFS200自动流体驱替系统,通过室内实验模拟油藏开发过程中地层压力的变化,明确了地层压力下降、原油脱气过程中的驱油机制以及地层原油部分脱气后对水驱油的影响机制,分析了原油不同脱气程度下弹性驱、溶解气驱及水驱对驱油效率的贡献,获得了原油不同脱气程度下驱油效率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泡点压力下进行水驱,最终驱油效率最高;随着地层压力下降,地层原油脱气,压力下降幅度越大,脱气程度越严重,弹性溶解气驱油效率越高,后续水驱的驱油效率越低,最终驱油效率越低。提出了对溶解气油比较高的油藏应保持地层压力高于饱和压力进行开采的观点。研究结果对于高溶解气油比油藏的注水时机确定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