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各省区人力资本测算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吴兵  王铮 《科研管理》2004,25(4):60-65
我们提出一个地区的人力资本投入等于这个地区人均产出除以产业工人的平均工资,并用统计数据测算了我国31个省区不同产出水平下的人力资本投入水平。揭示了我国各地区的人力资本利用投入和有效利用系数表现出东部地区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则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区域的差异,中西部经济发展的一致性至少部分原因是人力资本利用不同造成的。同时与受教育年限对比,发现用这种方法测算人力资本是相比合理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地区间数字鸿沟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杨琳  李明志 《软科学》2002,16(4):22-26
本文对我国各地区间信息化差距的现状进行了比较研究,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其核心观点是,中西部内陆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之间存在巨大的信息化差距,即所谓的数字鸿沟,其根源在于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同时这一差距本身也有可能进一步加剧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政府应该采取适当的措施以阻止差距的进一步扩大。政策建议包括:加大对中西部地区通信基础设施和教育的投资,提高中西部地区的公共信息服务水平等。  相似文献   

3.
本文描述了1995年以来我国各地区贸易开放度、贸易商品结构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化趋势,依据新经济地理理论及扩展的H-O理论提出了贸易商品结构变化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相关假说,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从全国范围以及分地区来看,贸易开放度的扩大和制成品贸易比重的上升均有利于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2)外资的流入促进了制造业的发展和制成品贸易比重的上升,各省份外资依存度的提高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缓和作用,但统计上不显著;(3)当前劳动力的不充分流动、各省份海外市场接近度的差异等仍是制造业空间布局扩散和城乡收入差距缩小的不利因素。因此,在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基础上,促进劳动力、资本等要素跨区域充分流动,优化各地区的产业结构和贸易商品结构,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文章基于Schott(2008)模型,运用新型测算方法,测算了中国31个省级区域的出口技术结构,并采用系统GMM方法,从全国以及区域两个层面实证检验了中国制造业出口技术结构对熟练与非熟练劳动力相对工资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1)近些年来,中国制造业出口技术结构在不断地升级,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出口技术结构;(2)从全国层面来看,中国制造业出口技术结构升级显著地增加了熟练劳动力的相对需求,从而扩大了其相对工资差距;(3)从区域层面来看,东部地区的资本和劳动密集偏向型产业的出口技术结构升级对其相对工资差距的正向效应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可见全国层面的出口技术结构升级对其相对工资差距的正向效应主要是由东部地区引起的。  相似文献   

5.
赵志耘  吕冰洋 《中国软科学》2007,80(12):152-160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逐渐拉大,资本出现反向流动,针对这种事实,本文对各省资本相对供给程度进行了测算和分析,结论是: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导致区域间资本生产率差异拉大,从而使得发达地区对资本的需求远高于欠发达地区,在整体经济尚处于资本稀缺的时期,各地区资本相对供给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呈负相关关系,即发达地区资本相对供给程度反而低于欠发达地区。这样,通过改善欠发达地区市场条件来缩小地区差距,可能比直接增加欠发达地区资金供给更有效。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中国实际为例,对劳动力的跨区域流动现状及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从劳动力流动、企业区位选择与产业聚集,劳动力流动的区域增长效应,劳动力流动对我国区域差距的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就业效应,劳动力流动的收入回流及价格区域传递效应等五个方面得出劳动力流动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经验性结论,从而对我国未来劳动力流动的发展趋势做出预测,并就推动我国劳动力流动的发展战略提出了相应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通常认为,由于中西部地区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沿海产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可能大规模转移到中西部,然而这一状况并没有出现。本文首次利用企业网络招聘工资数据实证分析工资地区分布及其变动对沿海产业转移的影响,从劳动力成本的视角探索沿海产业难以向中西部转移的原因。回归结果显示:男性、技术工种、受过高等教育和沿海地区的工资显著高于基准组;虽然中西部地区的工资水平相对较低,但是地区工资差距不大,而且中西部工资增长速度快于沿海地区,地区间工资差距趋于缩小。实证研究表明,当前地区劳动力成本差异并不能成为中西部吸引沿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依靠劳动力成本差异驱动的大规模产业转移尚难以实现。  相似文献   

8.
我国区域技术创新效率:现状与原因   总被引:43,自引:3,他引:43  
近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引起了多方关注。本文认为,区域技术创新效率的差距是我国经济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重要表现与深层原因。为此,利用DEA方法,对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1999 -2002年期间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我国区域技术创新效率呈现由东到西逐渐下降的趋势。进一步的计量分析表明,企业性质、人力资本、产业结构等是影响我国各省市自治区技术创新效率的显著因素。因此,要提高区域技术创新效率,缩小我国区域经济之间发展的差距,中西部地区须进一步促进企业产权改革、加强人才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9.
科学地评价科技人才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促进地区均衡发展。从投入产出角度建立科技人才资源配置评价指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测算2010—2015年我国31个省份科技人才资源配置效率。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科技人才资源配置效率整体水平在高低交错中呈递增趋势,中西部与东部的差距缩小,而东北与东部的差距增大;根据地区科技人才资源配置效率与经济发展的匹配程度,将地区科技人才资源配置效率分为与经济发展水平正向同步型、反向同步型、领先型、落后型4种发展模式。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优化科技人才配置效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经过分析发现,各地区不同的市场化程度是造成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而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相比在经济市场化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和缺陷,所以要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缩小地区差距,应当把注意力转移到提高中西部地区的市场化程度上来。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我国现阶段中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所在的问题.进一步分析出影响区域差距的各种因素,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和政策建议,以期缩小差距、促进区域经济之间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缩小东、中、西部差距有赖于长江流域的开发开放黄顺祥建国4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与东部地区相比,差距明显扩大。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步伐,缩小东、中、西部的地区差距,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项...  相似文献   

13.
我国区域工业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治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对我国东部、中部与西部地区的工业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治理进行了定量的比较研究。分析了各地区工业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差异,揭示了各地区不仅工业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而且环境污染治理也存在较大差距的重要特征。因此,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是西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施追赶战略.缩小东、西部差距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运用城乡收入差距增长率序列模型对1978~2009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动的影响因素开展研究.结果表明:稳步推进城市化和促进劳动力自由流动是缩小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最有效措施;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多渠道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切实提高劳动力报酬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比重,坚持共享性发展,使更多的民众可以享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也是有效遏制持续扩大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中西部地区发展高新技术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中西部地区一般为经济欠发达或不发达地区.其中,少数民族地区多为经济不发达地区.尽管近年来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有了长足进步,但是与东部和沿海地区相比,经济发展的差距正在进一步扩大,以全员劳动生产率比,发达地区一般在10万元左右,而西部不发达地区仅有2万元左右;从城镇人口收入上看,西部地区大约为北京的1/2,上海的1/3,深圳的1/4;而人均财政收入的差距则要更大一些.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大环境下,如何缩短中西部地区和发达地区的差距,成为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朱敏  许家云 《科学学研究》2013,31(11):1663-1670
 海外回流人才在推动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FDI技术溢出等方面承担着重要角色。本文将海外回流人才引入FDI技术溢出的计量模型,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模型分析海外回流人才对不同地区FDI技术溢出的影响。检验结果表明海外回流人才引致的FDI技术溢出效应显著,但在我国不同地区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运用Hansen(1999)提出的门限检验方法对影响此效应的若干因素及其门限特征进行检验,并从经济发展水平、金融市场效率及科研投入水平等方面测算了引发海归积极FDI技术外溢效应的门限水平。  相似文献   

17.
为了缩小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差距,落后地区必须大力推进技术创新,通过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最终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由此,提出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分析框架,指标体系、并利用现有统计资料,对各地区技术创新能力作出评估,以期为西部地区技术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区域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星火动态     
“九五”期间,为了进一步扩大星火计划对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国家科委决定实施“星火计划西进示范工程”,作为星火计划“九五”和今后时期的重点任务,在全国组织实施。一、“工程”在形势与任务中分析指出:由于历史的、地理的、经济、技术、社会的等多种原因,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存在着较大差距并逐步加大。中西部已成为制约我国农村实现小康的“瓶颈”乃至影响实现四个现代化和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关键。因此加快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缩小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差距,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成为全社会的共同任务,更是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宗旨的星火计划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星火西进的首要任务。二、“工程”确定了西进的总体指导方针,制定了  相似文献   

19.
我国城乡劳动力流动影响收入差距变化的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城乡劳动力流动规模与收入差距同时扩大的现象引起了学界的重视,但是,学者们就城乡劳动力流动对收入差距的具体影响存在观点分歧。文章通过对城乡劳动力流动影响收入差距的作用机理分析发现:城乡劳动力流动规模的扩大对收入差距的影响并不存在简单的扩大或缩小的关系,城乡劳动力流动对收入差距的具体影响要随城乡劳动力流动规模、成功实现城乡迁移的劳动力规模以及进城务工人员的工资水平等变量的变化而改变。  相似文献   

20.
我国技术创新能力的地区差异分析:框架、指标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缩小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差距,落后地区必须大力推进技术创新,通过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最终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由此,提出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分析框架、指标体系,并利用现有统计资料,对各地区技术创新能力作出评估,以期为西部地区技术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区域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