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本刊讯内江市科知局"六项措施"全面落实《内江市加强市校(院)合作工作责任清单》一是建强市校(院)合作机制。建立市(校)院合作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解决市(校)院合作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按照务实、重点、市场化原则,建立了市(校)院合作项目评估、调整、跟踪、会商等工作机制,坚持"顺排工序、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工作制度,定期向市委、市政府报告市(校)院工作进展情况。强化组织保障成立了"内江市创新服务中  相似文献   

2.
<正>本刊讯近日,市科知局党组召开会议研究贯彻落实市委七届二次全会精神。局党组书记、局长王仕平传达了市委书记马波在市委七届二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和会议决议等主要精神,要求全市科技系统干部职工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市委七届二次全会精神上来,重点围绕践行全市"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新发展理念,采取五大举措持续用力推进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增添经济发展后劲。一、全力推进市校(院)合作。全面推进《内江市加强市  相似文献   

3.
<正>本刊讯内江市扎实抓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一、建强技术转移机构。依托市校(院)合作加快聚集创新资源,新建西北工业大学内江技术转移中心、北京大学内江产学研合作办公室、隆昌市汽车技术转移中心等3个技术转移机构,全市  相似文献   

4.
<正>本刊讯内江市科知局五围绕深化市校(院)合作。一是围绕重点产业,深化市校(院)合作。紧扣全市产业发展需求,引进高校、科研院所新技术、新工艺,帮助企业研发高附加值、高新技术产品,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和整体能力水平提升。分领域、分行业组织高校科技成果专题对接会5次,组织机械汽配、电子信息、铸造等领域48户企业到重庆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高校开展专题对接。围绕我市现代农业发展,市水产渔政局与上海海洋大学联系开展《内  相似文献   

5.
<正>本刊讯内江市"市校合作"服务农业产业促高质量发展。(一)抓优势提升特色农产品单品质量。围绕资中血橙、威远无花果等农业重点名优产品,加强与中国农业大学、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等高校院所合作,推进品种选育、标准转化种植示范农产品精深加工等,对于农业领域重点项目给予20万元资金支持,一般项目给予10万元的资金支持。截至目前,研发并推广血橙品种8个,鲜果覆盖期从当年  相似文献   

6.
<正>本刊讯近日,我市召开推进市校(院)合作工作会议,总结2016年市校(院)合作工作的进展情况,研究部署2017年工作。市委常委、副市长陈建有参加并主持会议。会上,市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局,各县(区)政府、内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人才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教育局等分别就推进市校合作工作情况和2017年工作计划作了发言。2016年,在市级各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下,为市校(院)合作工作积极拓宽合  相似文献   

7.
<正>本刊讯近年来,内江市科学技术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构建"一点三线"全域开放新格局的部署,紧紧围绕全市"产业项目重点推进年",着眼"一带一路"、西部开发等政策机遇,常态化践行"四个走",加强与成渝地区、长三角、珠三角等科技比较优势地区的合作,主动融入全省、全国乃至全球创新网络。通过市校(院)合作等平台,以开放创新推动科技果转化取得实效。四川  相似文献   

8.
<正>本刊讯内江市启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工作,着力四个方面改革,全力构建校企合作互惠共赢的长效机制。一是着力推进组织机构改革。建立由政府职能部门、行业企业领导和学院领导组成的校企合作领导小组,建立校企合作办公室和校企共建"二级学院",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企业主要领导担任董事长,学院为副董事长单位。二是着力推进合作模式改革。创新校企共建"校中厂"、"厂中校"模式,校企共建"二级学院"。与内  相似文献   

9.
<正>本刊讯内江市科知局争做"三员"用心服务我市企业。一是争做"信息收集员"。深入企业广泛收集我市企业急需解决的技术需求和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截至目前,共收集我市企业技术需求300余项、高校(院)所科技成果500余项。二是争做"平台搭建员"。围绕产业和企业的创新发展需求,全力助推各类平台建  相似文献   

10.
刘雷 《内江科技》2019,(9):79-80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将科教兴省、人才强省作为"八八战略"重要组成部分大力推进。四川省大力推动高校院所与地方开展协同创新。内江市委把市校(院)合作作为破解内江创新平台匮乏、创新活力不足、创新人才短缺的重要举措。本文对于开展市校合作的现状和措施进行思考。开展市校(院)合作是实现地方发展与高校院所科技和人才供给精准对接的有效途径,有利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我市高质量发展,高度契合当前新一轮改革发展的新形势。  相似文献   

11.
正本刊讯新年伊始,市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局以市校(院)合作为平台,促成了西北大学与我市7所中学"联姻"。我市市校(院)合作工作迎来"开门红"。近日,西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尧宇一行前往隆昌市、资中县、威远县分别与我市内江一中、内江二中、内江六中等7所省级示范中学签订了"优质生源基地建设"协议。在内期间,王尧宇教授为内江师范学院师生作了题为《新型功能材料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的报告,并正式受聘为内江师院学院客座教授;陈晓江副院长为内江六中学生作了信息技术学科发展专题讲座。双方将以共建优质生源基地  相似文献   

12.
<正>本刊讯自今年5月我市与西北工业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以来,双方合力推动合作事项的落地落实,市校合作工作取得了明显的进展。8月28日,市委常委、副市长陈建有率市科知局有关人员赴西北工业大学召开座谈会,就进一步落实内江市人民政府-西北工业大学战略合作协议内容,推进西北工业大学在内江建设技术转移中心等事项进行了交流。西北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宋保维,西北工业大学科学技术管理部、资产经营管理公司及学院系  相似文献   

13.
<正>本刊讯7月7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秦金保带队调研我市市校(院)合作工作,内江师范学院、市人才办、市经信委、市教育局、市科技局等相关部门陪同调研。秦金保一行实地调研了内江金鸿曲轴有限责任公司、基元生物有限责任公司、内江师范学院检测平台。随后在市人大常委会召开座谈会。市政府副秘书长罗建阳汇报了我市市校(院)合作工作推进情况,相关部门发表了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本刊讯内江市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局"三个全力"打造高水平创新平台建设。一是全力打造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以打造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为切入点,进一步整合全市科技创新资源,完善体制机制,形成创新体系。依托全市重点产业园区和重点骨干企业,联网各级各类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技术(工程)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工作站,省市科研、检测机构,校地合作科研机构,技术成果转移等中介服务机构,加快形成创新信息、技术、设备等互联互通体系。  相似文献   

15.
在内江市科技局的推动、支持和协调下,本着“市校合作、厂校联动、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2002年11月5日,重庆大学制造工程研究所与内江鑫泰机床制造有限公司、市科技局在内江市举行了“开发多功能数控机械产品暨建立虚拟研发中心”合作  相似文献   

16.
<正>本刊讯为进一步推进校企(地)合作,提升市中区企业技术研发的水平。在内江市科技转移中心的大力支持下,2017年1月10日,内江德天力建筑材料有限公司与重庆大学建筑材料系共建"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发中心"对接会在德天力建材公司会议室顺利进行,会议由市科技局副局长何文主持,参加会议的人员有重大建筑材料系主任王冲等一行3人,内江市科知局、德  相似文献   

17.
正本刊讯近日,内江市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工作会召开。会上市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局局长王仕平总结了2017年内江市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工作,安排部署2018年重点任务。市委常委、副市长陈建有出席会议并讲话。市领导秦金保、段辉国出席会议。陈建有指出,做好2018年科技工作,要以建设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和创新驱动先行市为牵引,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方向,以深化市校(院)合作为抓手,大力培育企业创新主体,培养和引进创新性人才,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动科技与经济、科技与金融、科技与军民深度融合发展,走出一条具有内江特色的科技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8.
《内江科技》2013,(10):148-149
<正>近年来,内江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系统紧紧围绕建设文化强市目标,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实施"项目突破年"有关要求,把项目工作作为当前文化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力实施项目引领战略,将文化建设主动融入"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特别是主动融入"新城、新区、新镇、新村、新兴产业"建设,坚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抓好项目,全力推进一批市县(区)重点文化项目规划建设,不断夯实公共文化事业发展基础,加快搭建特色文化产业平台,全市文化建设呈现加快追赶跨越  相似文献   

19.
正本刊讯内江市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是突出政策指导,营造创新创业良好氛围。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意见》(内府发[2015]34号)、《关于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内委发[2014]14号)等一系列文件,有效激发了全市创新创业热情。二是强化产学研合作,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市政府分别与22所高校、科研院所签订合作协议。成功建立内江-电子科大新一代电子信息工程实验室、四川农业大学新农村研究院  相似文献   

20.
<正>本刊讯5月20日上午,内江市经信委召开了"建立积极预防、系统治理工作机制"试点工作会。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在全市经信系统非公经济纪检组织中全面启动试点工作。全市经信系统非公经济纪检组织纪委书记;县(区)经信(科)局、内江市经济开发区经发局纪委书记和市经信系统聘请的12名政风行风监督员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