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李光然 《科技风》2012,(19):233
高校的最终目的是对学生进行的教育,对于家庭经济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必要的积极辅助手段只是一个过程。重要的是还是我们要加强对其自身的教育和帮助。这也是我们高校开展的资助育人的方式的积极摸索和开拓。所以说,我们在具体实践中一定要和将经济资助与教育资助两者相互结合起来进行研究这样才能更好对有经济困难的同学进行经济援助,同时也能够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以及心理等方面的问题,促进其全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为维护教育公平,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我国历来重视高校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又出现了骗取资助、依赖资助、怨恨社会等不和谐的现象。本文通过分析资助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及其成因,提出一些方法和建议,解决资助工作中的诸多弊端,更好的发挥学生资助工作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崔凤 《知识窗》2014,(10):9-9
为使高职生不受家庭贫困,或者突发事件的影响顺利完成学业,我校一直推行学生资助政策。本文阐述了资助高职生的意义和影响,并探索了资助学生后续教育和管理的意义,充分说明高校资助政策不仅能帮助高素质的青年学生,更是利国利民的好政策。  相似文献   

4.
高校资助工作不仅是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困难的重要途径,而且对学生成长成材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探索资助项目为基本组织单元的学生教育模式,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的提高、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心理健康等方面具有很强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5.
张丁  程龙 《科教文汇》2014,(3):68-69
高校资助工作不仅是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困难的重要途径,而且对学生成长成材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探索资助项目为基本组织单元的学生教育模式.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的提高、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心理健康等方面具有很强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6.
仝江红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5):I0013-I0013
高等教育作为我国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教育阶段,对于提高我国公民教育水平、促进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意义。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作为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是现代社会发展进程中帮助学生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在高校资助育人体系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高校也应重视大学生的诚信和感恩意识的缺失现象,加强对学生的诚信和感恩教育的融入,从而推动高校资助育人体系的良性和长效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校已形成了"政府主导,学校为主,社会参与"的全方位资助体系,帮助诸多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但在各项资助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些新问题,如诚信缺失、感恩意识不强、贫困生不能合理分配助学金等现象,反映出加强资助育人工作的必要性。加强资助育人工作应从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加强思想道德教育、诚信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对资助政策的解读、宣传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校已形成了“政府主导,学校为主,社会参与”的全方位资助体系,帮助诸多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但在各项资助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些新问题,如诚信缺失、感恩意识不强、贫困生不能合理分配助学金等现象,反映出加强资助育人工作的必要性。加强资助育人工作应从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加强思想道德教育、诚信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对资助政策的解读、宣传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9.
《科技风》2020,(26)
职业院校的自身特点在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中有一定的优势。学校应利用好有关政策、自身优势,并且努力拓宽资助渠道,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更重要的任务是育人。因而,学校的资助工作不仅要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无忧、顺利完成学业,而且要让他们在精神上"富"起来。职业院校充分利用政策并且发挥优势资源,从招生到就业,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一条绿色通道,从而助力国家脱贫攻坚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国家对在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资助力度不断加强,高校学生受助范围不断扩大,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的成效逐步显现。然而,针对受资助学生的教育却跟不上资助规模逐年增长的步伐,"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如何让受助学子学会感恩,懂得感恩,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需求,也是学生成长、成才、融入社会的必然需求。  相似文献   

11.
正高等教育作为我国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教育阶段,对于提高我国公民教育水平、促进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意义。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作为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是现代社会发展进程中帮助学生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在高校资助育人体系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高校也应重视大学生的诚信和感恩意识的缺失现象,加强对学生的诚信和感恩教育的融入,从而推动高校资助育人体系的良性和长效发展。  相似文献   

12.
“微时代”大学生资助工作探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院校资助育人工作是新形势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近年来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微时代”的到来不仅为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资助管理工作者只有认清“微时代”的特征,完善资助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才能更好地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现大学“育人”的最终目标,为国家培育优秀的建设者与接班人。  相似文献   

13.
高校奖助学金资助政策对于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实现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高校奖助学金工作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以实现奖助学金政策的初衷。  相似文献   

14.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高校里的贫困生越来越多,为此国家推出贫困生助学资助计划来帮助他们完成学业,但由于各种原因在此资助行为中许多贫困生的隐私权被侵犯。本文对贫困生资助中对学生隐私权侵犯行为的表现、特点以及解决途径进行分析,以使高校在物质上资助贫困生完成学业的同时,也应保护好他们的隐私,帮助学生知识、心理双成长,真正达到资助的初衷。  相似文献   

15.
高校奖助学金资助政策对于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实现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高校奖助学金工作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以实现奖助学金政策的初衷。  相似文献   

16.
陈培中  徐莹 《科教文汇》2011,(32):191-192
"困难"学生是学校中的特殊群体,对"困难"学生帮助和教育的成效如何直接影响学校能否稳定地发展、校园能否有和谐氛围。本文结合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在资助"困难"学生中实践,进一步探索和提升"四助"体系。  相似文献   

17.
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化教育转为大众化教育,高校的贫困生人数也不断增加,高校贫困生群体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弱势群体。如何建立一套完整合理的良性贫困生资助体系,帮助高校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是目前各个高校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对我校贫困生现有资助体系利弊分析,希望能够对进一步完善我校贫困学生资助政策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在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渗透德育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穗芬 《科教文汇》2011,(15):16-16,28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不仅帮助贫困生解决了经济问题,还能实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功能。本文从目前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现状分析及德育教育的紧迫性入手,就如何把德育教育融入学生资助工作全过程提出一些建议,使高校的学生资助工作不仅是暖心工程,更是德育和育才的伟大工程。  相似文献   

19.
根据最新的国家资助政策,探索现行学生资助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认定程序、认定标准、资助体系等方面进行分析,结合自身实际工作经验,从民办高职院校的资助制度建设、学生资助档案管理、资助体系、诚信感恩教育等方面,提出民办高职院校精准资助改进措施,从而促进民办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更加公平、有效地开展。  相似文献   

20.
《科技风》2017,(7)
随着人们对教育的重试程度不断提高以及高校的不断扩招,越来越多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进入大学。帮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需要政府和高校的共同努力。本文旨在探究大学生资助工作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