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乡村低碳发展是顺应世界低碳趋势、符合我国国情的现实选择。鉴于国内对低碳发展研究呈现“重城轻乡”的现状,笔者界定了低碳乡村的内涵与影响因素,并从能源结构、生产结构、空间布局、环境整治四个方面构建低碳乡村评价体系,以我国30个省域单元为样本做实证分析,描述省域低碳乡村发展水平差异及空间格局,揭示省域间低碳乡村发展水平差异的主导因素及各子系统空间分异,为统筹省域间低碳乡村协调发展提供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乡村低碳发展是顺应世界低碳趋势、符合我国国情的现实选择。鉴于国内对低碳发展研究呈现"重城轻乡"的现状,界定低碳乡村的内涵与影响因素,并从能源结构、生产结构、空间布局、环境整治四个方面构建低碳乡村评价体系,以我国30个省域单元为样本做实证分析,描述省域低碳乡村发展水平差异及空间格局,揭示省域间低碳乡村发展水平差异的主导因素及各子系统空间分异,为统筹省域间低碳乡村协调发展提供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低碳经济在国际社会是正在热议和持积极态度推崇的发展理念。在低碳发展理念下看我国发展低碳建筑业问题,带给建筑行业及至业内人士的将是思想观念和专业技术两个层面的强烈冲击,需要从观念上深刻认识其方向性,从专业上予以创新性适应。  相似文献   

4.
中国省域尺度低碳经济发展综合水平评价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唐笑飞  鲁春霞  安凯 《资源科学》2011,33(4):612-619
低碳经济方兴未艾,是未来世界的发展趋势。本文运用层次分析和k均值聚类方法,构建了一套针对中国省域尺度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和指数。论文对中国大陆30个省(市、自治区)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现状进行了评价,并对其进行类型划分,得出了4种类型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包括低碳区、相对低碳区、相对高碳区和高碳区,并分析了影响省域低碳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的相对优势指标和相对劣势指标。评估结果表明,我国一多半的省份属于相对高碳和高碳区,由此说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处于相对高碳阶段。论文最后指出,推进低碳经济的发展,重要的是"开源节流":所谓"开源",即指开发新能源和增加林地植被覆被,以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和增大对温室气体的吸收;"节流"指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来减少碳排放。  相似文献   

5.
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与行动,在低碳发展的背景下,将引发我国建筑业在设计、材料、管理等诸方面的改革。适应低碳发展的需要是建筑业必须正视和转变观念、快速适应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基于省域数据的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重心空间变化规律是指在社会进步中各省域社会生产力发展对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作用程度的空间变化规律,其研究具有理论和实践双重价值。综合运用地理软件和重心演变路径模型,从中国各省域的GDP、三次产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年末总人口等指标重心入手,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各重要指标重心演变路径进行测算及比较研究,探寻基于省域数据的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重心空间变化规律,并有针对性地从各重要指标改进和缩小东西差距及南北差距两个层面提出了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刘华  陈昭荣  乔蕾 《科学与管理》2023,(2):25-31+65
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对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至关重要,但当下区域建筑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为探究建筑业高质量发展背后的深层逻辑,以2018和2019年省级数据为样本,基于SBM超效率模型计算各省建筑业生产效率,应用fsQCA分析经营管理水平、市场化程度、能源消费结构、科技创新、经济环境要素在多重交互作用下如何驱动区域建筑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结果发现:区域建筑业存在管理-开放型、管理-创新-降低竞争型、规模-开放-创新型三条高质量发展路径。其中,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是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和科技创新是根本动力。最终,基于区域建筑业内外部环境条件差异,提出了相应的高质量发展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低碳城市的发展路径研究   总被引:88,自引:1,他引:87  
以变暖为特征的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全球性问题,并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危机和挑战.本文以低碳城市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阐述低碳城市的理论内涵,简要介绍国内外典型低碳城市的发展现状,最后提出基底低碳(能源发展低碳化)、结构低碳(经济发展低碳化)、方式低碳(社会发展低碳化)和支撑低碳(技术发展低碳化)的低碳城市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9.
为科学评价省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构建了含有总体层、系统层、控制层和指标层等四层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改进的模糊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其后三层的指标权重,再以四川省为例评价其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结果显示其处在相对高碳发展阶段,最后给出了提高其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国内外低碳城市建设实践的进行归类分析。并对国内低碳建设的政策方法进行归纳,针对特大型工业城市的低碳建设,提出了低碳发展路径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绿色发展要求下,中国建筑业碳生产率变化的驱动因素需要进行深入分析。本文测算了2005—2016年中国各省(市、区)各年的建筑业单要素碳生产率(SFCP)和全局全要素碳生产率(GTFCP),应用相关性检验实证了SFCP和GTFCP之间的关系,分别应用加和式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方法I(A-LMDI-I)和数据包络分析(DEA)分解方法对SFCP和GTFCP变化的驱动因素进行识别和分析。结果显示:①SFCP和GTFCP之间显著正相关。②技术创新正向驱动SFCP,地区调整负向驱动SFCP;2008—2011年是技术创新和地区调整对SFCP影响最大的时段;四川省的技术创新、广东省的地区调整对SFCP的影响最大。③技术进步正向驱动GTFCP,管理效率和规模效率负向驱动GTFCP;2011—2014年是技术进步和管理效率影响最大的时段;2005—2008年是规模效率对GTFCP影响最大的时段;江西的技术进步、海南的规模效率和贵州的管理效率对GTFCP的影响最大。基于以上结果总结出相应的管理启示和不足。  相似文献   

12.
洪竞科  刘禹彤  陈雨欣 《资源科学》2022,44(7):1388-1404
建筑业碳中和是实现国家碳中和进程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因此有必要探究区域建筑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高碳依赖规律。本文从技术、制度、经济、社会维度,基于中国30个省份2000—2018年面板数据,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揭示了建筑业碳锁定形成机理,进而结合面板数据集合论方法,探究区域建筑业碳锁定效应的时空演进规律和高碳依赖规律。结果发现:①驱动建筑业碳锁定形成的6条高碳路径可归纳为制度锁定、产业锁定、技术锁定与社会锁定4种典型碳锁定类型,工业化水平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增长、城市化快速扩张及环境规制缺失是导致建筑业高碳锁定的主要驱动因素;②抑制建筑业碳锁定形成的4条低碳路径可总结为低城市化低创新型、高投入低创新型、高投入高创新型3种模式;③区域建筑业碳锁定效应具有较大的时空异质性,时间上表现为高碳锁定趋势的加深及低碳模式的瓦解,空间上不同区域之间的路径依赖存在较大差异。本文研究成果有助于在地方层面制定建筑领域的碳达峰时间图、路线图和施工图,对实现区域自主探索低碳发展路径,顺利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低碳经济背景下中国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查建平  王挺之  冯宇 《资源科学》2015,37(3):565-572
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研究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对中国旅游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数据包络方法与方向性环境距离函数,构建低碳经济视角下的旅游经济增长与旅游业碳排放分解模型,对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作出了分析与解读。研究发现: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对旅游经济增长的边际贡献先负后正,以2008年为分界点;资源要素投入对旅游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较大;碳排放效应对旅游经济增长具有较大的正面影响,多数地区主要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推进旅游经济增长;旅游业环境结构特质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生态环境破坏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对旅游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对旅游业碳减排起到较大促进作用,资源要素投入却助推了碳排放量上升,但旅游业内部结构变化是旅游业碳排放不断攀升的主要原因;中国旅游产业整体上属于"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型",其中东部与中部地区旅游业存在从"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型"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转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中国城市建设用地开发强度的碳排放效率分析与低碳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苗  甘臣林  陈银蓉  陈璐 《资源科学》2016,38(2):265-275
提高城市建设用地开发强度容易陷入增加投入与控制碳排放两难选择的困境,理想碳排放效率下的适度建设用地开发强度成为控制碳排放与兼顾城市经济发展的关键。本文计算了中国30个省份2003年、2006年、2009年与2012年的建设用地开发强度,然后基于松弛测度(Slack Based Measure ,SBM)模型估算了建设用地开发强度的碳排放总效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研究结果表明:①在时空分布上,城市建设用地开发强度与其碳排放效率是动态变化的,但两者变化趋势并不一致;②城市建设用地开发强度2003-2006年增长缓慢,东部略高;2006-2009年增长明显,东中西差异不大;2009-2012年大幅提升,西部建设用地开发强度超过东部和中部;③2003-2012年,碳排放有效省份由中西部向东部转移,东西部地区具有较高的碳排放效率值;④技术效率不足是引起碳排放总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⑤东部地区由于减缓建设用地开发强度增速得以提高碳排放效率,中西部地区因建设用地开发强度的快速提升而无法兼顾碳排放效率。最后,针对总效率无效省份,构建结合了东中西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特点的低碳优化策略,以期改善城市建设用地开发强度的碳排放效率。  相似文献   

15.
赖小东  施骞 《软科学》2012,26(11):90-93,104
结合国家有关温室气体控制和节能减排的要求,对高能耗建筑产业低碳技术创新有关文献进行梳理。从低碳技术的发展路线、研究理论、绿色低碳建筑评估、技术进步与能源效率等方面对现有文献归类和分析。最后提出建筑业低碳技术创新管理的研究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6.
高技术产业高端化是指高技术产业向高技术、高附加值、高智力密集性等方向发展的动态过程,是突破高技术产业发展瓶颈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在高技术产业高端化概念及评价指标研究综述基础上,构建高技术产业高端化评价模型框架,建立高技术产业高端化评价指标体系,从综合评价、产业创新、产业效益、产业规模等方面对我国省区直辖市展开监测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将各省划分为不同发展类型,最后提出促进我国高技术产业高端化发展启示建议。  相似文献   

17.
低碳产业园区建设是我国低碳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在总结低碳产业园区内涵特征的基础上,按照“源头控碳、过程减碳、末端固碳”的思路,从能源低碳化、产业低碳化、低碳生活、碳汇建设分析了低碳产业园区建设的路径。同时,从技术和制度两个方面提出了促进低碳产业园区建设的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18.
集群是创新系统与企业之间的中观层面。集群机制促进了技术、人才和知识资源的聚集、企业之间的技术溢出和研发合作,进而起到了提高创新效率的作用,然而,不同区域聚集的集群显示出创新效率的差异,以及基于差异的集群创新能力提升的不同路径。从集群的视角出发,以我国各省创新型集群数据为基础,首先使用DEA-Malmquist法计算各省份集群的创新效率,并根据创新效率的情况将集群分为全面型、技术进步型、技术薄弱型、规模经济型4类集群,再使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识别出不同情形下影响创新效率的7条路径,根据路径的特点将其总结为全面性、环境型、聚集型,得到不同类型的集群的创新提升路径,得到的研究结果对于丰富集群创新战略和管理理论与实践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9.
低碳农业与农作物碳足迹核算研究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丹  张卫峰 《资源科学》2016,38(7):1395-1405
持续提高农业产量、提高土壤生产力、降低环境污染的低碳农业是21世纪发展的主旋律,碳足迹评价方法是支撑低碳农业技术转型、碳交易、碳标签等管理措施的基础。本研究收集了水稻、小麦、玉米3种作物的22个研究结果,发现碳足迹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目前国内外尚没有建立统一的碳足迹核算方法体系,导致同一作物碳足迹相差达十几倍,例如水稻碳足迹从1895 kgce/hm2(ce:CO2equal,即二氧化碳等当量),到11 811kgce/hm2,而小麦和玉米的净排放却出现相反的两个结果,即固碳(净碳排放为负值)和排放(净碳排放为正值)。分析表明,主要问题在于模型边界、温室气体种类、数据获取途径、量化单位等方面不一致,因此需要重构作物生产碳足迹研究方法。本文提出了用生命周期方法量化农作物生产碳足迹的理论模型,提出以农业投入品上游排放、农田生产排放、以及土壤固碳为边界的生命循环为边界,量化全生命链条中的CO2、CH4、N2O等直接排放因子以及NH3和NO3-等间接排放因子,通过大样本数据建立关键排放因子的量化模型,实现区域性碳足迹的定量化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