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政产学研用协同机制创新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政产学研用协同机制创新的发展现状,结合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和用人单位等合作主体的特征,探讨目前政产学研用协同机制创新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协作过程方面存在成效不足、成果转化率偏低、企业缺乏动力、政府支持不够等问题;保障机制方面存在法律不健全、目标和利益不一致等问题;主体差异方面存在能力和结构不匹配、诉求相互冲突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为优化粤港澳大湾区(以下简称“大湾区”)科技协同创新发展路径,从要素协同的视角剖析大湾区科技协同创新的整体区域特征及现存问题,总结归纳大湾区科技协同创新的经验模式。研究发现,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协同创新发展明显不均衡,尽管已在组织与制度设计、跨境科技创新协同、要素流动与共享、创新合作平台体系搭建等方面形成了特色经验与模式,但仍然存在体制机制有待完善、产业科技创新协同程度不高、要素流动渠道不畅、主体动力不足且协同性不强等问题。基于此,提出完善科技协同创新协调机制、推进形成创新资源共享和开放机制、打造创新主体协同机制及建立协同创新资金保障机制等建议,为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打破“三个地区、两种制度、三种语系”的创新要素流动障碍,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科技创新群体是合作创新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群体的协同创新效应是其优势所在.根据技术基础科学领域科技创新群体的特征和要素构成,在成员协同、要素协同(硕件要素和软件要素)、主体外部协同三个层面上,从微观到宏观地分析了技术基础科学领域科技创新群体的协同创新效应,探讨了其对技术基础科学研究发展的作用机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群体协同创新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建设是提高区域科技创新能力、高校知识转移能力和产业企业综合竞争实力的重要实践,对于新时期我国自主创新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广西在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机制建设方面仍然欠缺,尤其是保障机制建设方面作为较少。本文从内部保障机制和外部保障机制两个方面构建有助于广西产学研协同创新高效运转的保障机制,以期为广西政府推动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长效有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和总结基于知识链的开放式创新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后,提出一种开放式创新环境下知识服务体系的概念,揭示该知识服务体系的内在结构特征,以及联接不同参与主体的协同机制、交易机制、保障机制和评价机制,给出实现开放式创新环境下知识服务体系的关键技术,构建基于维基的协作式本体注记技术的交互式创新平台,从提供知识服务视角为企业开放式创新的开展提供新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6.
拓展创新系统研究对象,研究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创新系统建设问题.以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为例,运用创新价值链和创新机制等分析工具,构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创新系统研究框架,分析松山湖科学城创新价值链,发现松山湖科学城已初步搭建链条完整的创新系统;全面解析畅通创新链条的协同机制、汇聚创新要素的保障机制和激发创新活力的动力机制,提炼国内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进经验,发现松山湖科学城存在基础研究薄弱、协同机制开放性不够、保障机制作用不足、动力机制激励性和全面性不足等问题,提出松山湖科学城要加强基础研究系统建设,构建开放式协同创新机制、汇聚高端创新要素的资源保障机制、全面激发创新活力的动力机制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卡文迪许实验室的协同创新实践及其对我国高校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分析了卡文迪许实验室与各方的协同创新的情况。卡文迪许实验室的成功,既有政府政策等外部条件的影响,更是其与各方协同创新的结果。其通过建立科技园和企业校园实验室推动了知识扩散和技术的有效转移及商品化,通过学科交叉合作促进了新学科领域的开发与应用,而其杰出的人才机制、活跃的学术氛围和组织文化等则为其协同创新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形成了卡文迪许实验室独特的创新机制。其合作与协同的成功经验对于提高我国高校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协同创新能力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基于创新链理论研究了关键核心技术产学研协同的过程、障碍及协同攻关机制.首先,对关键核心技术内涵进行界定,构建关键核心技术产学研协同创新链模型.在此基础上,根据"知识—技术—产品"逻辑,对关键核心技术创新链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进行研究,并对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中的障碍进行分析.最后,结合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的双重导向的创新特征、竞争前技术特征及广泛应用的市场特征分析不同协同过程中的障碍,从外部性、信息不完全及由此导致的市场失灵问题分析其障碍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协同攻关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面向知识创新及传播过程、面向技术孵化及转移过程、面向产品创新及推广过程的协同攻关机制可以化解产学研协同创新障碍,促进关键核心技术研发.  相似文献   

9.
数字经济下智能化关键技术创新是离散制造企业向智能化转型的必然要求。本文基于离散制造特点与智能化技术应用,首先从需求设计、生产管理、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四个方面制定离散制造企业的智能化方案,并构建离散制造的智能化关键技术协同创新体系。其次以中国23个离散型智能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建立智能化关键技术协同创新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并用熵权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企业创新能力、企业智造潜力、企业协同动力、区域创新能力和外部环境支持对智能化关键技术协同创新起促进作用;在二级指标中,企业知识存量与政府补贴是智能化关键技术协同创新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P企业知识团队的生成及知识创新的模型与机制/P P/FONT /P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企业知识团队是企业知识创新的重要载体。本文首先分析了两种不同企业知识团队--“同血型”和“混血型”知识团队的生成过程,并建立了生成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两类企业知识团队知识创新的机制,认为是由互馈机制、弥补机制、催化机制、保障机制、协同演化机制及控制机制组合而成,并建立了两类企业知识团队知识创新的模型。  相似文献   

11.
广东工业大学IC基地协同创新运行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广东工业大学IC基地是高校协同创新实践的典型平台之一,深入研究其运行模式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在回顾协同创新理论的基础上,从协同创新动力、协同创新主体、协同创新要素、协同创新成果、协同创新保障机制和协同创新多维环境6个方面对广东工业大学IC基地协同创新运行模式进行系统梳理,最后总结其协同创新运行模式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2.
着眼以往科技优先领域选择相关实践中的困境和误区,剖析在价值准则、内涵认知、参与机制、评价方法、资源配置、实施机制方面的常见问题。在科技优先领域选择价值导向中隐含的实用主义倾向,易使研究工作趋于保守,难以形成系统性突破;对科技优先领域的内涵认知固化,仍以考虑研究主题或科技项目为主,与平台、机构、能力建设等其他支持渠道各自为战,难以形成组合效应;多元主体对科技优先领域的偏好差异往往被忽略,参与形式、参与程度、参与质量有待提升;在科技优先领域的形成过程中,收敛阶段的质量控制相对薄弱,易使科技优先领域重复分散;科技优先领域与资源配置的关联机制不够透明,公私部门的协调配合不足,影响创新全链条的贯通;不同实施主体之间的对话衔接机制缺失,难以形成实质协同,从而影响整体的创新表现。建议树立与科技强国目标相匹配的价值导向;处理好优先和一般、主流和非主流、大科学与小科学等结构关系;优化优先领域组合策略,提高参与质量和开放程度,改进"减法"过程设计,强化资源配置联动和实施机制安排。  相似文献   

13.
从创新所需的资金要素和技术要素角度分析发现,尽管成渝地区已在协同创新研发、科技金融市场一体化、技术市场协同等方面具有一定基础,但仍然存在地方财政创新投入引导功能较弱,社会资本支持协同创新投入机制尚未完善,技术要素市场协同发展质量不高等问题。为此,建议围绕成渝地区主导产业及未来产业布局,共同强化财政创新资金投入和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协同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进成渝地区技术市场一体化,协同完善跨区域技术交易与成果转化机制。  相似文献   

14.
研究跨区域主体协同创新中形成的界面管理问题。结果表明,跨区域视角下创新主体实现协同创新过程中界面矛盾和冲突的主要影响因素大体可以归结为行政壁垒、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与价值观、知识与技术、组织内部子系统关系、空间距离等因素。提出构建跨区域协同创新实体平台可以较好地解决区域间的界面矛盾与冲突,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例,从而提出建立跨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区的设想,并对该自主创新区的功能、特色与优势进行描述;同时,对该自主创新区设计了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关键技术问题研究对于辅助各创新主体把握创新突破方向、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推进技术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针对目前技术关键问题挖掘领域识别样本、流程、方法上的不足,提出多文本分析的领域关键技术问题挖掘框架,以专利说明书技术背景为主,综述性论文结束语和技术需求文档为辅,从数据获取及转化、技术问题提取、技术问题主题识别、关键技术问题发现4个环节展开分析。[结果/结论]对石墨烯领域案例研究证明了多文本分析的领域关键技术问题识别框架的有效性;专利说明书技术背景、综述论文结束语与技术需求文档在挖掘技术问题上的表现、描述极性、结果上具有不同的解释力度,可互相佐证补充。  相似文献   

16.
系统介绍了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以下简称“水专项”)组织实施的现状;从项目管理机制、监督机制、考核激励机制等方面剖析了水专项行政管理组织实施存在的问题;从技术组织、技术突破、技术成果转化等方面剖析了水专项技术管理组织实施存在的问题;针对水专项组织实施管理体制提出了优化建议:从行政管理层面:(1)明确水专项职能定位,厘清任务边界,形成广泛共识;(2)建立协调机制,确保专项组织实施的相关方衔接顺畅;(3)创新研发模式,建立专业化机构,促进行政与技术的深度融合;从技术管理层面:(1)统一指标体系,实施适用于水专项管理特点的绩效考评机制;(2)强化标志性成果产出,突破重大关键技术,形成整装成套的技术装备;(3)搭建成果转化平台,推动技术产业化,解决科研管理与成果转化“两张皮”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背景大数据就是从大量的不同结构、类型的数据中发现、获取有用价值的技术。工信部2017年印发了《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指出要从国家层面推动数据开放与共享,深化创新应用。以交通领域为例,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比较广泛,整合车辆、停车场、地铁、公交等各种城市数据资源,开展交通大数据分析,制定科学的城市交通治理策略和预案,提高交通控制的精度,灵活智能的对城市交通进行治理,提供丰富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深入分析了赣湘鄂三省科技协同创新面临的一体化发展内生动力不足、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协同度不高、阻碍科技协同创新的行政壁垒难于破除、科技创新资源上的竞争大于协作等四个方面的问题。基于赣湘鄂三省科技协同创新的问题,本文提出了“科创+产业”区域一体化发展路径,并根据一体化发展路径提出了包括推动实施区域一体化考核、建立规则统一的制度体系、建立资源共享的合作机制、完善多层次多领域合作机制四个方面的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19.
将政产学研合作理论应用于工程项目管理领域,结合工程项目管理领域的特点,借鉴虚拟组织的思想,提出了工程项目管理领域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构建框架,并给出了平台的概念与特性,分析了政府、企业、高校及相关研究机构在平台中的地位与作用,提出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研究委员会这一虚拟组织,同时给出了以流程为主线、以协同为机制的平台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20.
汽车产业是典型的复杂产业,其发展需要多学科、多领域协同创新平台的支撑。本研究聚焦汽车产业科技协同创新平台,首先从组织架构、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三方面剖析了中国原有科技创新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对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汽车产业科技创新体系进行了对比研究;最后针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经验,从优化组织架构、设计创新链条、建立协同机制等方面提出中国汽车产业科技协同创新平台顶层设计和机制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