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风能作为清洁能源而大规模开发利用,机组单机容量及等效利用小时数大幅增长,为了提高发电效率减少建设成本,风电场选址倾向于荒凉偏僻地区,长期运行在恶劣的自然环境当中,并受闪电、雷击等影响,很多风电机组都出现了运行故障,如机械故障、电气故障等。但由于各种原因,使得人工检修较为困难。本文主要对风力发电机组故障诊断展开研究,期望能够为后续风电工作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
风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是所有可再生能源中最有前途和发展的技术,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如果能对风电输出功率进行比较系统且准确的预测,将会为电网调度部门制定日运行方式和制定合理调度计划提供参考,进而减弱风电对电网的不利影响,减少旋转备用、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因此找出一个有效相对准确的预测方法可以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基于EMD-ARMA和EEMD-ARMA的风功率预测方法,采用风场实际功率数据进行分析,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风电机组日常运行产生的各项参数,可以直观的反映出内部各个模块的实时状态。利用大数据处理技术,获取并分析这些参数,以直观的形式,让技术人员对风电机组的运行状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本文首先概述了大数据技术在风电机组状态监测中的应用流程,随后分别介绍了状态监测模型四个子模块的结构组成和实用功能,最后结合实际,对大数据处理技术在风电机组日常维护、故障处理等方面的实际应用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4.
风能是一种清洁能源,是可再生的绿色能源。自古以来人类就有对风能的利用,但是受制于技术水平导致利用效率低下,被常规能源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直到风电的开发,风能的利用才具备可以大规模推广的条件。然而在风电的开发过程中,出现了能量转化稳定性差、环境保护矛盾等诸多问题。部分地区已经出现了弃风限电的现象,值得重视。提出应从技术升级、产业规划、协调发展等方面入手促进风电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风电机组往往布置在环境较为恶劣、交通不畅的地方,使机组部件的检修与维护困难较大。振动监测是在主轴、齿轮箱和发电机组等主要部件处,通过传感器布置振动监测点,监控中心根据各个监测点提供的振动信号进行分析,并诊断部件故障情况。这种方法对于风电机组的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魏翔 《科技风》2014,(2):42
风能作为可再生清洁能源,已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应用。由于风力发电成本低,使用清洁,取之不尽,风能已成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绿色能源。在风力发电过程中,风速预测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风电的安全性和经济效益。但是由于风速天然的不确定性,给保障风力发电可靠性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本文提出一种改进的小波神经网络来预测风速,和传统的BP神经网络相比,得到了较高的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7.
《科技风》2017,(14)
我国的经济发展实行的是可持续发展原则,为此,在我国电网建设中,更多的使用了风能资源,风能作为新型能源,具有绿色环保、可再生的优点,是我国发电首选能源。目前我国电网的发展水平不均衡,对风能的利用还有待加强,特别是在电网风电电量问题上仍需提升。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电网的传统运行模式在风能的利用上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当前我国应该提升电网风电消纳的能力,因此笔者对风电的特性进行简单分析,发现我国电网存在那一消纳高穿透功率并网风电问题,结合实际需求提出一些提升电网消纳风电电量的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8.
赵福平 《今日科苑》2010,(2):43-43,42
本文从近十年我国风电场数量、风电装机总容量、风电机组数量的变化,对我国风能发展的特点及发展情况进行了论述,并对我国风能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同时对风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人类正面临着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两方面的压力。风能作为一种蕴藏量丰富的自然资源,因其使用便捷、可再生、成本低、无污染等特点,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较为广泛的使用和迅速发展,发展潜力巨大。随着风电机组的广泛安装使用,风力发电机的故障也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主要是讨论一下风电齿轮箱常见早期故障形式。  相似文献   

10.
张波  邓杰 《中国科技纵横》2011,(22):356-356
在常规能源日益枯竭的大背号之下,发展以风能为代表的清洁能源是大势所趋。目前,并网风电规模的日渐扩大,风电场并网运行问题也开始开始广泛关注。作为风电场的基本组成单元,并网风电机组的暂稳态运行特性及其控制模式对整个风电场的并网运行都将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就静止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在风电场中的具体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科技风》2020,(6)
作为重要的可再生清洁能源资源,我国风能资源极其丰富,随着风电装机规模越来越大,弃风限电问题尤其是北方地区冬季的弃风限电愈演愈烈。风电清洁供热技术的推出既大大提高了北方风能资源丰富地区的风电消纳能力,又降低了火电机组带来的大气污染排放。目前,我国的风电供热技术还处在探索发展阶段。不同风电供热系统的开发模式对供电能力、供电范围以及供电优势、经济效益等有着直接的影响。风电供热系统开发模式有着各自的优缺点,本文选取了三种不同的风电供热系统开发模式,并分别对其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为风电供热系统的高效益开发提供了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空分车间压缩机组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水温的增高,造成机组振动上升,无法保证机组的安全运行,通过采用状态监测系统和数采器对机组的运行故障数据采集及状态进行分析,找到引起故障的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故障,保证了机组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3.
风能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而风力发电可以有效地利用风能,我国的风电事业高速发展,但是仍存在着许多实际问题,风力发电机组的并网问题首当其冲。只有通过对各种风力发电机自身及其并网方式的研究,才能在实际中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相应的并网方式。本文对当前各种类型风力发电机组并网方式进行初步探讨,指出随着风力发电机组容量的增大,在并网时对电网的冲击也会越来越大,因此,不断改进现有的风电并网技术,减少对电网运行稳定性的影响是今后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科技风》2020,(2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不断迈步向前。与此同时,各种能源都随之大量的被消耗着。如今,煤炭、石油等能源即将面临枯竭的境遇,寻找合适的代替能源刻不容缓,而风能发电为我国的能源即将枯竭局面做出了缓解。并且,风能发电还对环境十分好,有效降低了煤炭,火力发电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如今,随着风力发电系统的运行,系统中的一些故障也就此显露出来,也愈发复杂。风电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许多好处,我们更应该将风力发电系统中的问题解决掉,减少经济损失。本文就风力发电系统传感器故障诊断方法做出了一些探究。  相似文献   

15.
从全球风电技术发展视野,针对风力发电技术在发电应用中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充分考虑了能源利用率,分析了风力发电技术在发电系统应用中的发展趋势,提出了风力发电塔架改进措施,并且详述了创新性。目前,风力发电技术主要从风力发电机组的组合方式提高发电效率,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风力发电技术优势,结合能源利用率,提出了风况预测技术、风光互补和风电机组自动控制系统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应用,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三种风力发电塔结构的改进从运输、控制、能源利用率方面得到了创新应用,为提高风力发电的效率与风能利用率做出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作为水电厂运行的重要设备,水电机组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旦出现故障问题,就会给水电厂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此要选择适合的诊断技术,才能确保水电机组运行的稳定性。由于水电机组属于旋转运动的大型机械设备,调查其振动情况,可以了解到机组的大部分故障类型。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出现专家系统,可以自动识别水电机组运行中存在的故障。本文利用机组振动故障原理,提出一种专家系统,可以对水电机组的实际情况监听及诊断,并验证诊断结果,为故障检修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空分车间压缩机组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水温的增高,造成机组振动上升,无法保证机组的安全运行,通过采用状态监测系统扣数采器对机组的运行故障数据采集及状态进行分析,找到引起故障的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故障,保证了机组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8.
风能在发电领域的总比重日益增大,合理的确定其外送容量对系统的稳定运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风能资源的自身特性,使得系统对于风电出力的接纳不同于常规机组。系统对风电出力的接纳程度受系统调峰能力以及风电电源自身波动状况的制约。以风电场群的汇集模型为基础,风电的综合效益最大为目标,分析了调峰特性对风电功率汇集外送容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风能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之一,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我国风能储量比较大,分布也比较广,而新疆拥有极其丰富的风能资源,风电产业发展比较迅速。本文介绍了新疆风电的发展现状,并对未来发展前景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为满足环境和有限能源的要求,风力发电应运而生了.而风能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可以满足现在所提倡的低碳经济,更大的满足了企业用电和家庭用电,减少了以前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对环境的危害。本文以风能资源的分布及风力发电的发展为出发点,分析了我国风力发电的现状、大规模发展风电的必要性、风电对环境的影响,展望了风电的未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