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制造2025”提出要建设“新型”制造业体系,佛山市是中国制造业发达城市,也是“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对佛山市制造业的评价有助于窥探我国制造业“新型化”的发展方向,为其他地区的新型制造业发展提供参考。根据“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和评价指标,结合既往研究文献和数据可得性,构建了面向“中国制造2025”的佛山市新型制造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结果表明,佛山市制造业的经济效益、科技创新能力、能源节约能力、环境保护能力以及社会服务能力都在不断提升,整体发展态势向好。  相似文献   

2.
选取佛山、东莞、无锡和宁波等4个制造业发达城市,建立新型制造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离差最大化的组合评价方法,对评价指标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无锡制造业经济效益水平最高,宁波制造业科技创新能力最强,佛山制造业能源节约能力最强,佛山制造业环境保护能力优势显著,佛山制造业社会服务能力最强,无锡制造业整体"新型化"程度最高。  相似文献   

3.
史云燕 《科技风》2023,(6):139-141
由于目前中国制造产业升级,人才需求侧和供给侧却并不匹配:专业课程理念滞后,教学形式较为单一,缺乏实践教学策略。以“中国制造2025”为指导,提出新的符合时代需求的高校制造人才培养计划,也就是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建设与时代发展相符的课程理念,增加互联网线上教学形式,完善校企合作等多种教学策略,以期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制造业人才,为国家的制造业战略发展提供有效的人力保障。  相似文献   

4.
以《中国科技期刊研究》为例,依据发文量和被引量2个计量指标,利用综合指数测评其1998~2006年的核心著者。通过计算,确定出54位核心著者,70%的核心著者分布在北京、上海、陕西、河南和辽宁5个地区,杂志社(期刊编辑部)是该刊最重要的核心著者来源机构。  相似文献   

5.
【目的】核心著者遴选与评价一直是情报研究的重要内容。为科学遴选期刊的核心著者,客观评价著者的学术影响力,展示期刊核心著者的传承和迁徙情况。【方法】 以《中国科技期刊研究》为例,依据普赖斯定律和综合指数法测评该刊2006—2015年的核心著者,并与1998—2006年遴选出的核心著者进行对比。【结果】《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6—2015年遴选出核心著者31位;北京地区核心著者比例为48.4%;高达74.2%的核心著者来自于杂志社或期刊编辑部;有8位同时入选1998—2006年核心著者。【结论】利用综合指数法测评核心著者,与其他方法相比更具合理性;核心著者的地区分布随时间的推移变化不大,但核心著者群发生了变化,写作动机是核心著者群发生变化的决定因素,具有内在写作动机的著者才是期刊稳定的著者队伍;北京地区作为政治、文化的中心仍然是最活跃的地区;杂志社和期刊编辑部仍然是该刊核心著者最重要的来源机构。  相似文献   

6.
王芳  李薇 《情报探索》2012,(11):45-47
以中国知网(CN-KI)的中国引文数据库为统计源,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情报探索》杂志1994~2011年的载文量、引文量、作者、基金论文及被引情况进行统计,从而对其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7.
中国制造企业核心能力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本文运用企业核心能力的基本理论,分析了中国制造企业的核心能力本质特征及其要素构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中国制造企业核心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构建了相应的评价模型,提出了判别制造企业核心能力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8.
自"中国制造2025"概念提出,智能制造不断推动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制造业的竞争力水平代表制造业发展的实力,影响我国经济发展方向。文中选取全国31个省份的16个相关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各省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规模竞争力、RD投入、新产品开发及技术改造等4个方面的能力进行实证分析,构建全国智能制造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发现:我国智能制造产业整体水平不高;各省市制造业产业区域发展不均;大部分省市创新力度不够。针对研究结果,从企业、政府、高校3个角度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中国智能制造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9.
张艳辉 《中国软科学》2005,(10):147-153
在人口持续膨胀,资源日趋短缺,环境污染不断加剧的情况下,发展资源节约型制造业成为我国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本文提出了对资源节约型制造业综合评价的包括4大要素和19个指标的评价体系,并运用该指标体系对2003年上海市制造业的资源节约使用情况进行了定量分析。这套指标体系将为其他各省市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制定资源节约型产业的发展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中国现代医学杂志》统计分析系统”和“中国学术期刊文献评价统计分析系统”各项统计资料进行分析比较,了解医学期刊的现状、读者的关注点及自身期刊的特点,增强编辑部对自身期刊的认识,为期刊今后发展及编辑审稿和组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以制造行业为研究对象,首先在行业特征的基础上识别管理胜任力,通过德尔菲方法对这些指标及定义进行修正和完善,从而提出28个胜任特征(其中评定出8个核心胜任特征),并采用非结构化的Q分类技术将其划分为5个类别。  相似文献   

12.
唐德才  杜凯 《软科学》2007,21(4):115-118,129
从循环经济的理论出发,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了2001~2004年我国制造业细分行业的循环制造业指数CMI,并且采用面板数据的方法分析了我国制造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科技创新和技术消化吸收能力对循环制造模式具有促进作用,而国有化程度高和外商投资比重大的行业则不利于循环制造模式的推广。  相似文献   

13.
为加快湖北省由智能制造装备大省向强省转变,采取专利计量分析法,在incoP at数据库中检索智能制造装备和技术相关的专利数量,并通过国际专利分类号、联合专利分类体系分类号进行数据清洗,对国际国内以及湖北省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中国智能制造装备领域相关专利申请量居世界首位,且呈现明显的区域集聚特征,其中华东地区专利布局数量最多;(2)湖北省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在“十三五”时期高速发展,但技术研发实力不够突出;(3)湖北省在智能制造装备领域的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武汉市、襄阳市和十堰市,技术研究热点为高档数控机床;(4)湖北省信息化发展水平与国内先进省份存在显著差距,自主研发技术缺乏,系统化、集成化的整体水平不高。基于分析结论,提出湖北省加快产学研协同创新,打造智能制造装备先行区和示范区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通过构建基于离差最大化的制造业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体系,发现制造业科技创新能力总体得到提高,但是技术创新投入产出系数却呈现出波动下降的不良趋势,投入产出能力与科技创新综合能力出现明显的背离。采用动态GN(1,1)模型对2015-2017年中国制造业科技创新能力进行预测分析,结果显示投入产出能力依旧与科技创新综合能力相背离。中国在发展制造业的同时,也应关注技术创新投入产出系数,努力提高科技创新的产出效益。  相似文献   

15.
将众多学者提出的多种对外技术依存度的测算方法归纳为三种,并根据《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1996-2015)》提供的数据,运用这三种方法分别测度中国医药制造业对外技术依存度的现状,进而对三种方法的适切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在医药制造业发展中的不同阶段,三种方法均有其合理性及局限性。据此,经综合分析后,至2020年,中国医药制造业实际对外技术依存度将降低至30%以下。  相似文献   

16.
从投入产出的效率角度,运用几种DEA方法和中国省际层面数据,实证评价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制造业升级的促进效应。研究结果发现,目前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制造业升级的促进效应仍处于较低水平,主要归因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规模效率偏低,生产性服务业整体规模不足和内部结构不合理并存;而且,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制造业升级的促进效率及其原因存在着显著的东中西地区差异和省际差异。基于以上结论,提出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促进制造业升级的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市场换技术"是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过程中实施的一项重要政策,对该政策的实施效果一直存在较大分歧。从行业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能力两个视角构建了"市场换技术"政策实施效果评价模型,并以装备制造业1997—2006年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到如下结论:"市场换技术"政策增加了外商市场占有率,并带动了行业技术进步,但却抑制了本土装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说明"市场换技术"政策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  相似文献   

18.
何林  刘惠 《软科学》2014,(4):11-14,20
基于生产性服务贸易影响制造业生产率和技术水平的双向视角,首先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将中国制造业划分为四类,然后利用中国20002010年的UNCTAD数据,测算四类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指数,再运用岭回归分析法实证分析七类生产性服务贸易对中国四类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结果发现:生产性服务贸易不能提升技术能力弱的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不同类型的生产性服务贸易对技术能力强的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影响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9.
以创新周期理论为研究基础,通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完成了中国高技术制造业创新景气指数构造,以考察中国高技术制造业创新的周期性波动特征。指数结果显示,中国高技术制造业创新景气状态在近二十年里先后经历了剧烈波动期、平稳振动期、趋势向上期共三个长周期,景气值有望在2018年达到历史最高位,从繁荣转向低迷的周期转折点可能在2020年末到来。研究结论为:基于主成分法的高技术制造业创新景气指数能够有效地描述中国高技术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周期状况和波动态势,并能准确地筛选出R D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增速、技术引进经费支出增速等关键指标因素,这能为中国政府适时调整产业扶持政策、优化创新资源供给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