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体 《科教文汇》2008,(11):209-209
推进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需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作为先导和指向针。"什么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什么要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如何进一步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为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核心问题,必须得到回答。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很多学者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思想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取得了成果。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创新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并贯穿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的全过程。本文通过概述国内学者对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创新思想的研究,指出目前研究的不足。  相似文献   

3.
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体 《科教文汇》2008,(31):209-209
推进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需要当代中国马克恩主义大众化的理论作为先导和指向针。“什么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什么要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如何进一步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为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核心问题,必须得到回答。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是"最完备最深刻最无片面性的关于发展的学说"。在当前,中国的建设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等科学理论,她是在新世纪新阶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基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党的创新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理论基础,是指引全党全国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强大理论武器。如何迅速地把党的创新理论,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实现大众化,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所掌握并转化为强大的思想武器和精神动力,是摆在理论宣传工作者面前的一项十分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17,(23)
政治是解决生态问题的一大重要工具。生态问题遇到政治因素即形成了生态政治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对最早发生危机的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批判,其所创立的马克思主义中蕴含的丰富生态政治思想,对指导中国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李丹 《今日科苑》2006,(8):70-70
面对当今生态危机的加剧,西方学者开始找寻自己文化中的缺陷。但在试图弥补这种缺陷的过程中发现,古老的东方哲学早已经为现代的生态危机提供了出路。本文通过分析佛家思想文化中的生态因素,希望能给现代生态危机以帮助。  相似文献   

8.
约翰·贝拉米·福斯特认为马克思的唯物论理论蕴含着深入人心的生态观,他指出全世界经济和社会秩序在实际与理论之间呈现出的致命性冲突越来越明显,特别是生态环境方面的矛盾,地球正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生态崩溃威胁。他提出的只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克服生态危机的思想被世界所瞩目,福斯特在对新自由主义、新保守主义以及资本主义进行抨击的同时,提出社会主义复兴的伟大趋势并指出对此充满信心。他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不光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理论进行了重新构建,并且对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性意义和重大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9.
10.
周明 《科技创业月刊》2014,27(5):137-139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方法,主要从人与自然、人与人和人与社会三个方面来阐述.当前,我国生态危机日益严重,在此背景下,中国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这一基本国策.为了缓解这一矛盾,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建设我国生态文明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徽派建筑是中国古代社会后期成熟的建筑流派,地域文化特征极为鲜明,尤其是作为徽州人生存文化最直观载体的古民居建筑.徽派建筑作为中国古代最经典的建筑文化代表之一,在建造、选址、规划、装饰等方面不但融合了传统哲学思维、地域风俗文化,更完美地遵循了中国古代哲学中的生态思想,其科学的环境意识、精湛的建筑工艺、精巧的构思设计是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高度和谐统一的典范,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中的生态思想.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政治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生态政治的渊源介绍和阶段划分,归纳了生态政治化的一般规律和生态危机的解决办法。联系中国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指出了生态问题政治化解决的迫切性,并阐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政治化。从“科学性、全面性、人文性、和谐性、公正性、民主性、有序性”等方面总结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政治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从生态文明前瞻性的视野审视蒙古草原文化,发掘其中的生态哲学思想,即人天相谐的生态存在论;顺应自然的生态实践观;万物有灵的自然生态价值观;敬畏自然的生态伦理观;俭约实用的朴素生态主义消费观。这些朴素的生态哲学思想,对我们今天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的借鉴意义不可小觑。  相似文献   

14.
韩松  吕娉婷 《科教文汇》2012,(20):201-202
当代社会充斥着对马克思主义信念的怀疑,然而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趋势。资本主义作为一个有弊病的社会形态必然不是社会的最终形态,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必然会被更高级的社会形态所代替,这就是我们应坚持的马克思主义信念,这也是今天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相似文献   

15.
弘扬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人权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表现在: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和有利于拥有更有力的理论武器,挫败某些国家的人权阴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文化产业正在经历市场化的变革,明确未来文化产业生态的基本架构及其实现路径是制定文化产业政策体系的重要前提之一。本期的“产业发展”栏目,刊出李宪奇同志的文章《论当代中国文化产业生态的重构》,文章从知识范式的视角分析了当代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出静态的和动态的文化产业生态模型。请读者一读。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群体,在大学生中宣传普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要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关键环节,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在大学生中有效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百年历程,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过程。马克思主义只有被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掌握,才能变成改造世界的巨大力量。近百年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阶段:五四时期、延安时期、文革之前和改革开放之中。本文将围绕这四个阶段概要说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做法、经验(包括教训)。尊重历史,正视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百年历程,当今如何正确引导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如何使人民群众真正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使其持续不断地变成改造世界的巨大力量,是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人权一直是全人类的共同追求,当今时代人们对各种人权问题也更加关注。为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当代中国必须普及和加强人权教育,特别是要从马克思主义人权观中汲取营养,从而有效促进中国人权的理论研究和现实发展。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革命政治运动中从意识形态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时下,社会经济发展速度飞快,与其相对应的生态环境也遭到了越来越严重的破坏。发展生态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是国际共识。本文拟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视角探讨中国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的必要性及途径,以促进中国生态经济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