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从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到人的全面发展再到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以人为本思想是一个逐步具体化的过程:人的解放落实到个人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目标需要具有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人为本的建构功能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达到人的解放。  相似文献   

2.
《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其核心思想是人的自由发展,理论内涵主要体现为对人类自身发展历史、工人生活窘态、人类解放道路、建立自由联合体的关注。人的自由发展可归结为,个人在"联合体"中按照自己意愿全面发展自身才能、实现向人的本质的复归。人的自由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实施路径是发展生产力、消灭私有制、教育、社会交往。因此,人的自由发展既是《共产党宣言》的理论归宿,又是马克思主义者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3.
以人为本:政治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政治明是人类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政治明建设的终极目标是人类自身的发展和进步。以人为本是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的统一。社会主义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因此,社会主义政治明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政治明建设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相似文献   

4.
"以人为本"的核心是正确处理"人"与"物"的关系.西方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在回答"人"与"物"的关系时都有其局限性.科学发展观科学地回答了"人"与"物"的关系.当前教育无论从微观还是宏观来讲都还未做到真正的"以人为本".因此,新时期以人为本教育要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学生发展中的个人自主性与社会规范性的矛盾关系、学生发展中现实生活与未来生活等诸多关系.  相似文献   

5.
"以人为本"的核心是正确处理"人"与"物"的关系。西方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在回答"人"与"物"的关系时都有其局限性。科学发展观科学地回答了"人"与"物"的关系。当前教育无论从微观还是宏观来讲都还未做到真正的"以人为本"。因此,新时期以人为本教育要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学生发展中的个人自主性与社会规范性的矛盾关系、学生发展中现实生活与未来生活等诸多关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了建设和谐校园的意义,指出构建和谐校园需要校园组织结构的协调,也需要"人的和谐"。建设和谐校园要以人为本,特别要关注一些"特殊"学生,实现学生的和谐、个人素质协调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1、“以人为本”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点。“历史并不是把人当作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为之奋斗的最终目标.“以人为本”就是要在现实性上推进人的全面发展。这里的“人”既不是简单的个人,更不是单纯的集体,而是个人与集体的有机结合,是更高层次的新“集体主义”。那种认为市场经济时代,由于强调了经济效益和个人利益,“集体主义”就不再适用的观点显然是一种误解。强调“以人为本”的价值基点不是肯定西方的“个人主义”。  相似文献   

8.
在小学管理中贯彻"以人为本"思想,要认真解读"人"是谁,如何才能做到以人为本。在小学管理中,教师和学生是两个主体,坚持以人文本,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和以教师为本。通过落实教学的中心地位,贯彻一切为了学生的思想,关注教师发展等问题,科学管理小学事业的发展。一、坚持以人为本,落实教学中心地位学校以教育教学为根本任务,学校各方面的工作围绕教  相似文献   

9.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内涵十分丰富.正确理解和坚持科学发展观,首先要搞清楚"以人为本"的准确内涵和外延.本文力图通过将"以人为本"与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西方的"人本主义"学说、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进行比较分析,以获得对"以人为本"的正确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10.
我们今天所讲的"以人为本",批判地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合理因素,吸收借鉴西方人本主义思潮的积极成果,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本观."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马克思主义运用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的本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以及人的发展过程和基本条件,是以人为本的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以人为本"思想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之上,把个人的存在看做是人类历史的前提和基础,在继承了前人的人本思想的同时,不断批判、吸收、创新,在实践中得到发展,使"以人为本"思想具有了现代意义。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以人为本"思想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任云良 《高教论坛》2012,(2):104-106
高校后勤管理服务在量的扩张、质的提升、服务手段等方面呈现出新特点,而后勤管理队伍却存在人员结构复杂、专业程度与文化素质不高、培养与使用不相协调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就如何进行后勤队伍的"人本发展",更好地推进以师生为本的"人本服务",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并对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3.
"以人为本"道德理念包含尊重人的生命和生存权利、崇尚人的价值和人格尊严、关心群众疾苦、维护人民利益以及一切向人民负责的内涵。社会管理缺少"以人为本"道德理念对于政府职能转变以及社会稳定具有消极影响。将"以人为本"道德理念应用于社会管理,需要落实提升公务员素质、完善社会组织自我管理的运行机制、建立基层人民参与社会管理的保障机制等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最主要的就是以民为本。邓小平理论是以民为本的理论。邓小平民本思想的"人民性"体现在他的决策中,贯穿于群众路线、社会主义本质、改革开放得失成败的标准、人民群众民主权利以及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的各个方面。邓小平民本思想的"人民性"是邓小平理论的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15.
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构建什么样的社会,是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话题."自由人联合体"是马克思对未来社会形态的一种表述,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归宿,这不仅可由唯物史观得以说明,也可以且有必要从科学发展观加以论证.符合自然根本法则的社会秩序结构基于底层起始的文化建构,以人为本从根本上就是一种科学的发展观.以个体文化过程作为社会建构的起始点,着眼于培养全面发展的自由人,以期涌现出和谐社会的秩序结构,这是教育应担负的重大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6.
论“以人为本”教育理念下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人为本”教育理念,适应了时代要求和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需要,是对传统教育理念的创新和发展。“以人为本”教育理念,要求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必须转变传统的管理思想,进行教育管理制度的创新,确立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材,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中,以人为本中的"人"和"本"都有着更为深刻和具体的含义,人力资源管理者要以教师人力资源个体和群体的需求为根本和目的,区分和理解其生存需要、情感需要、服务需要、社会生活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等六大层次的需求,科学合理地选择激励制度,达到个人与组织效能最大化。  相似文献   

18.
坚持以人为本,是做好学校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原则,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关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人的全面发展、人是历史主体基本观点构成了“以人为本”的思想理论基础。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理论对学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必须坚持的教育理念与方法论原则,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高又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与方法要求。  相似文献   

19.
自从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以来,"以人为本"成为学术界的热门话题。目前学术界对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思想的研究主要涉及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思想的缘由、科学内涵、实现路径和意义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张克仙 《太原大学学报》2012,13(1):113-114,127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培养优秀的戏曲人才,在教学岗位上贯彻与实施“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原则,正确处理优等生和后进生的关系,把培养品德高尚、心理健康、富有专业学识和创造性才能的全面发展应用性人才放在首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