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东北旧石器文化与邻区旧石器文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的出现很可能是北京猿人向东北地区发展的结果。东北与华北地区旧石器文化的联系与交流是自始至终的,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的旧石器与中国华北和东北东部山地区的旧石器应属同一文化系统,它们是华北地区最早的古人类向东北并经过东北向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迁徙和扩散的结果。内蒙古扎赉诺尔蘑菇山遗址的旧石器与其西部俄罗斯外贝加尔地区的旧石器文化属于同一工业类型,两者关系密切,可能存在一定的亲缘联系。中国东北和俄罗斯远东地区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对于进一步研究人类向北美洲的迁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生物学教学》2014,(11):72-72
据2014年6月12日《光明日报》援引报道,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和云浮市博物馆和郁南县博物馆联合组成的考古调查队在郁南县、罗定市境内发现了60多处旧石器遗址,采集到200余件石制品标本。初步研究表明,这些石器标本年代最早可至旧石器时代早期,其石器技术属于中国南方砾石石器文化传统,其文化面貌与广西百色盆地旧石器基本一致。这意味着广东最早的人类活动时间,从已知的距今约13万年的旧石器时代中期的马坝人,大幅提前到距今数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早期。  相似文献   

3.
旧石器发现可分为萌芽期、诞生期和发展期,旧石器研究主要包括对本区考古学文化内涵的研究、与相邻地区考古学文化关系的研究以及石器制作、石器功能和人类行为特征的研究。文章回顾了黑龙江流域及东临地区旧石器考古学的发现历程和研究成果及其对该地区旧石器考古学的未来工作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4.
赵都邯郸故城是在现代考古学出现之后,才逐步被发现并得到认识的。根据原有考古资料,特别是近10多年来大量新的考古发现,进一步对战国至两汉时期赵都邯郸城的地理位置与范围、城市兴衰与变迁、城区布局与功能、陵墓分布与特点、人口数量与经济等问题作了系统地分析和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认识或推断。  相似文献   

5.
1986年以来,怀化地区文物工作队在渠水流域的通道、靖州、会同等县境内发现40多处旧石器地点.获得一大批砍砸器、刮削器石制工具。为了解和探讨该地区原始文化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对于研究我区人类发展的历史轨迹具有重要意义。本又根据现有材料以及在工作中感受到的一些问题,对渠水流域旧石器文化的概貌、特征以及与邻近地区文化的关系作初步探讨。一、渠水流域】日石器概况渠水为流水的主要支流,源出湖南通道县与广西交界的分水勒.向北流经靖州、会同、陕阳等县,全长220公里,流域面积6500平方公里。渠水流域包括今怀化地区的通…  相似文献   

6.
1995年第3期《战略与管理》上发表了民族学家龙西江先生的重要学术论文《论藏汉民族的共同渊源——青藏高原古藏人“恰穆”与中原周人“昭穆”制度的关系》,在研究藏汉民族同源关系上取得重大突破。在本世纪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考古学对中原和青藏高原及其周围区域的大规模旧石器和新石器时代考古普查和考古发掘取得的巨大成就之基础上,龙西江先生在文中指出:西藏旧石器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黑龙江流域是阿尔泰语系的通古斯一满族、古亚洲族、东胡族的发祥地,因此.恢复黑龙江流域古代各民族的历史尤为重要。由于我国古代典籍中对黑龙江流域各民族早期历史记载较少,而且这些民族大多没有自己的文字与典籍,所以仅靠有限的文献记载很难科学地恢复他们的早期历史,因此,考古学的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文章对20世纪黑龙江省的田野考古工作的主要收获进行了梳理.并展望了21世纪各个阶段应做的工作,以期为黑龙江流域研究提供详实材料。  相似文献   

8.
论艺术形态与自由本质的同构对应关系孙长军艺术自新旧石器交替时代产生至今,其衍化形态纷繁复杂,怎样对其衍变的总态势进行解释便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摒弃传统形态学先进行分类原则的拟定再对艺术种类作量的划定的表层性研究的方法,试图将研究深化到对艺术形态衍...  相似文献   

9.
随着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推进,围绕我国东北地区如何参与和顺应该区域合作,推动经济开放新发展的研究对于加速我国东北地区乃至全国的改革开放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的目的就在于从揭示东北地区与周边邻国开展合作,发展外向型经济的现状特征入手,根据各种因素对经济开放的影响,侧重于对东北地区对外合作的有利地理条件的分析和评价,初步探索该地区顺应和参与东北亚合作的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10.
1986年以来,怀化地区文物工作趴在渠水流域的通道,靖州、会同等县境内发现40多处旧石器地点,获得一大批砍砸器、刮削器石制工具。为了解和探讨该地区原始文化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对于研究我区人类发展的历史轨迹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我国近年来发表的考古学最新材料——旧石器时代的石器工具,阐明了工具的发展状况与人类思维发展水平的关系,揭示人类思维由动物思维演化而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根据事实说明:人类思维是先于语言发生的;人类思维的发展基础是观察;思维的抽象只能来源于对个别事物的多次感知,概念正是在大量直觉图像的基础上概括抽象产生的。  相似文献   

12.
从原始人利用石器开始,中华民族历经了旧石器、新石器时代。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石器逐渐衍生成一种丰富的石文化,诸如采石、镌石、石窟、奇石文化等。由对石的崇拜,人们对石赋予了一种品格,并以此比喻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勇于奋斗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3.
石器时代东西方文化交流初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西方文化交流研究领域,关注石器时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学者很少。近年来考古发现与研究表明,至少从旧石器时代中晚期开始,东西方人群就有了来往。西方的勒瓦娄哇技术东传和中国北方东谷坨石器技术的西传,拉开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序幕。新石器时代东西方人群的迁徙和交流应该更为频繁,而这方面的研究还基本上处于空白局面,目前只有一些不确定的线索。石器时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研究在整个东西文化交流研究中具有特殊位置,它为我们深入理解早期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提供了更为生动的实例和更为深邃的历史空间。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川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面貌和时代的认识比较模糊。本文通过与成都平原的宝墩文化和三峡地区龙山时代文化相比较,认为通江擂鼓寨遗址和巴中月亮岩遗址受三峡地区龙山时代文化影响较大,绵阳边堆山遗址受宝墩文化影响较大,广元张家坡遗址、邓家坪遗址则受到宝墩文化和三峡地区龙山时代文化的共同影响。宝墩文化和三峡地区龙山时代文化在川东北地区的分布大致以嘉陵江为界。  相似文献   

15.
考古发现表明,新石器时代湖北地区的社会经济以农业为主,而农业生产中又以水稻种植为主,狩猎和捕鱼只是作为农业生产的补充,家畜动物骨骸的发现,说明家畜饲养业在经济生活中也有一席之地,聚落形态的出现,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氏族社会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是凝结着沈从文先生下半生心血的一部巨著,这部巨著资料丰富,从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明清,时间上历经万年,涉及的研究对象也远远超出了服饰范围,堪称一部浓缩的古代文化史,在书中,沈先生利用出土文物等资料解决了一些古代名物训诂方面的难题,如:衽,小山,便面,步障,捉鹰等。  相似文献   

17.
不同氏族、部落、部落联盟的文化相互交流互动,凝聚融合,最终促成了统一民族的形成.考古证明,新石器时期至夏初,我国文化的互动表现越来越频繁,早期为点状,中期为片状,晚期则发展为典型的区域性文化.到夏朝初年,华夏民族因文化的高度凝聚而最终形成.  相似文献   

18.
永兴岩画是目前楚雄州境内唯一一处岩画发现点,由于受到风雨和岁月的侵蚀,岩画脱落比较严重,只能看出10个手掌印,4个勾画简单的人物图案,1个保存不完整的牛的图像及一小部分不连续的带状线条。此外,还在岩画下的平台上采集到几件新石器时代的石器。尽管永兴岩画图案简单,但它是楚雄州的第一个岩画点,对楚雄州史前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9.
《岁暮归南山》素来被认为由孟浩然所作。唯韦庄《又玄集》署名孟郊。从《又玄集》成书年代与坊间孟郊已知刻本年代之比较、唐人诗互窜、“南山”争论、“不才明主弃”之辨看,此诗著作权当属孟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