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混合认知是不同认知方式的组合或整合。它是认知科学和人工智能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实质是不同适应性表征系统(自然的和人工的)的融合,其中适应性表征能力是不同认知系统的共性。混合认知系统的其他属性或特征都是由这种基本能力衍生而来的,这些特征包括自主性、能动性、具身性、交互性、符号性和语义性。尽管混合认知强化了人工的“智能”,但其黑箱性仍然难以消除。混合认知作为可解释人工智能的出现,有助于我们弄清认知背后的隐性机制。  相似文献   

2.
有关情境觉知研究是目前航空工效研究领域中比较活跃的一个方向,本文通过对情境觉知的发展历史、概念定义、影响因素、定性模型、定量模型分析,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建立了一个新的情境觉知定义和相应的情境觉知多级触发定性分析模型,为进一步的模拟实验设计及定量模型的建立打下了一个基础。  相似文献   

3.
有关情境觉知研究是目前航空工效研究领域中比较活跃的一个方向,本文通过对情境觉知的发展历史、概念定义、影响因素、定性模型、定量模型分析,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建立了一个新的情境觉知定义和相应的情境觉知多级触发定性分析模型,为进一步的模拟实验设计及定量模型的建立打下了一个基础。  相似文献   

4.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用计算机模拟人类实际科学推理的思维过程成为可能.于是,在计算机人工智能与认知心理学研究的交叉点上形成了“人类问题求解“理论.同时,又在计算机人工智能与逻辑研究的交叉点形成了适用于计算机的新颖逻辑理论及算法.计算机人工智能(AI)研究虽化分为两派,但无论哪一派,在对于思维的计算机模拟研究,包括机器学习和机器实现方面的研究,都为逻辑和科学方法论带来革命性变化和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人工智能领域的理论不断地应用于远程教学系统中,从而给网络教学系统的研究与应用开辟了新的思路.结合Agent的智能性,构建了一个基于多Agent的网络远程教学系统的模型,模拟人类在教学活动中的智能活动过程.通过建立学生Agent和教师Agent,使得系统能够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和认知能力,灵活地通过网络学习,实现个别化的教学.  相似文献   

6.
未来智能社会的公民,需要具备与社会相适应的智能素养。当前有关低龄儿童人工智能教育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为了培养未来社会有竞争力的公民,有必要探讨面向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低龄儿童的人工智能教育的价值取向、教育内容和途径等。本研究基于相关理论和低龄儿童认知特点,探讨低龄儿童人工智能教育价值取向、人工智能教育教育目标和内容、实践形式、实施途径等,强调低龄儿童人工智能教育要承担好启蒙作用,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培养计算思维、创新能力和人工智能应用意识、促进人工智能素养的后续发展作为AI启蒙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提出通过趣味性方式、简易性工具和方法、生活化和情境化活动的途径开展包括认知体验、思维训练、编程创新和伦理理解等的AI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7.
面向真实实践的学习研究,以及促进学习者从事真实学习的教学设计,是学习科学与以往认知研究相比最为显著的特点之一.本文报告了作者及其团队关于面向真实性学习的教学设计模型的研究和实验历程.论文系统梳理了真实性学习的研究脉络,剖析了“真实性”和“真实性学习”等关键概念和教育价值,阐释了“适应性设计”的理论基础、方法论依据和重要特点,提出从“知识维度”“情境与活动维度”和“社会关系维度”逼近真实性学习的理论观点,并建立了“三维-八要素”的设计模型结构.随之,遵循设计研究的方法与原则在案例学校展开研究和设计实验,获得模型有效性的证据,发展出实施有效的适应性设计的多环工作模型.文中以中学科学学习主题的学习项目的设计与开发为例,详释了适应性设计模型的结构和工作模型的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8.
情境认知学习理论强调知与行的交互性,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对情境认知的过程,即个体参与实践、形成参与实践的能力的过程.基于情境认知学习理论的英语实践教学改革要转变教学理念,明确目标定位;调整课程设置,确定英语实践教学的内容选择;创设情境化的实践教学环境,切实把英语实践教学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9.
教学专长是教师在教育性教学中经过验证的能够有效解决教学问题的个人特征的总和。教学专长研究已开展了几十年,人工智能、教育学的有效教学研究、认知心理学的专长研究和人事心理学有关胜任力/素质的研究,对教师教学专长理论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目前关于教学专长的领域一般性与领域特殊性,教学情境的复杂性以及构成成分的认知性与非认知性,发展路径的经验累积性与能动突变性等都存在争议。教学专长研究的理论整合要充分认识教学工作的复杂性,突出教学专长发展中的情境应对特征的动态性、生成性和教师的能动性,加强对专长实践表现特征的研究,探索专长发展的能动性转变机制,特别是要探索适应性专长的获得机制,专业发展能动性的启动机制,总结促进教师专长发展的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智能技术时代,人工智能与人类的重新分工为教学理论发展创生新社会时空背景,人类智慧和机器智能的有机协同为教学理论发展培育新智能基础,实体到联通的知识形态与生产变迁为教学理论发展根植新知识论基础.由此,智能技术时代的教学理论问题域从本体追问转向基于人工智能的教学本质再构,教学理论生产机制从经验范式转向经验+大数据的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