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九年义务教育数学教学大纲》指出“数学教学中,发展思维能力是培养能力的核心”,思维能力是在一定的思维品质基础上形成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中学数学教学中,需要着重培养的思维能力有抽象思维能力、收敛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等等.而其中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显得更加重要,发散性思维是对问题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可使学生在亲身的探索中,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深刻地理解知识、巩固知识和灵活地应用知识,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2.
刘燕 《考试周刊》2011,(35):173-174
思维能力是人的各种能力的核心,而创造性思维又是人类思维发展的高级阶段,是意识能动性的最高表现。在教学中一题多变,能使学生克服思维定势的影响,不局限于某一方面的思考、多角度多方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更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达到提高复习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发散思维是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培养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发散式联想、观察思维、多向思维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4.
发散思维,它是创造思维的核心。在生物教学中,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的训练,对于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将十分有益。根据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的观点,发散思维具有三个特性:多端性、变通性和独特性。结合中学生物学教学实践,探索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方法,将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为“四化”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一、发散思维多端性的训炼 多端性也称为流畅性。它反映发散思维具有发散、流畅、敏捷的特点。因为,多则发  相似文献   

5.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教育教学重点,创新的心理基础是创造性思维,而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性思维.因此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是数学教学的重中之重.笔者根据教学实践,本文主要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必要性和有效途径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必要性 发散性思维是人们依据研究的对象所提供的信息,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对信息和条件加以重新组合,探求多种解决方案或新途径的思维方式,它表现为思维广阔、富于联想,善于分解组合,引伸推导,敢于创新.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求异性、创新性,有效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王正 《家教世界》2012,(20):74-75
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是学好政治课的关键,而探究课更离不开发散性思维的培养,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一些规律:首先要培养流畅性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从指导学生正确预习和思考,适当设置思考任务到培养学生一个高效率的知识储备技能;其次,从培养变通性的发散性思维入手,着重从触类旁通、注重知识的拓展运用上培养;第三从培养独特性的发散性思维上入手,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独立解决问题,并且鼓励学生归纳整理。  相似文献   

7.
在日常的生物教学过程当中,如何借助科学的方法提升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是当前高中生物教学的主要方向。因此,从发散思维的基本内涵出发,重视学生的发散思维训练、联想训练以及逆向思维训练,有利于促进高中生物教学中发散性思维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8.
新课标强调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包括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在语文的作文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依据当前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在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并阐述了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加强时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运用的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改革要求,在具体教学中要着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要逐渐提高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文章结合高中物理习题课教学,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一个人创新能力形成的基础主要体现在发散性思维上,这是个人适应创新型社会的必要条件之一.新课改在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的同时,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十分重视.由此可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给予足够的关注.文章从课程改革的背景出发,根据发散性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来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并从教学问题的设置、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效果等多个角度探究数学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路径,以期找到能适应当前教学需求的更优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