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闽都书院源远流长,已经成为闽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闽都书院于明清之际传入台湾并产生深远影响.清代台湾教育的进步与发展,在相当程度上得益于闽都书院渡台山长、教谕的辛勤教学及其提供的教材、典籍.清廷治台213年间,设立的书院有61所之多,遍布岛内各地,大部分深受闽都书院教育宗旨、培养理念和教学方式之影响.清初台湾还是移垦社会,文化与风气较为落后,动乱频繁,只能以武力维持社会安定.台湾能从“武治社会”儒化为“文治社会”,书院教育在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福建地方官员及士绅与台湾书院的发展,闽学对台湾书院的影响、闽台书院主要制度的比较等问题的探讨,认为闽台书院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相互之间的交往和联系十分频繁,互补性很强,在一个统一的国家里得到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3.
道南书院、龙城书院为常州地区奠定了“高扬的文化风骨和坚实的学术底蕴”,钱名山先生创办的寄园则在民国初年传统文化严重滑坡的时代背景下,为常州乃至中华文脉的继承、延续作出了贡献,留下了宝贵的“读书种子”。常州寄园与章太炎先生的苏州国学讲习会、唐文治先生的无锡国专,并称“民国时期江南三大书院”,三足鼎立,各有千秋。  相似文献   

4.
邓洪波先生所著《中国书院史》是一部全面系统地论述中国书院历史的学术专著。邓书通过大量唐代地方志和诗文,对书院的起源问题进行了深入考察,并作了全新的解释,将唐代书院的面貌呈现出来。但是,引用地方志和诗文论证唐代书院起源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甚至可以看出唐代书院与后世书院的性质是决然不同的,因而书院的起源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古代书院的发展史上,福建书院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与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福建书院研究的进展,因其文献整理的滞后而相对迟缓。为了拓宽与加深福建书院研究的视域与深度,全面系统地发掘、收集、整理福建书院文献,具有不可或缺的启示津梁、嘉惠士林的作用。明清福建书院文献是一座充满书香的巨大福建历史文化遗产,它集中而翔实地记录了福建古代书院的发展历程、生员规模、教育理念、授学方式、培养水平、藏书刻书等情况。不仅对还原古代福建书院的历史面貌与发展规律,揭示古代福建书院的教育成就与文化贡献,彰显古代福建的学术思潮、人文精神与社会风尚,均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对福建传统书院的复兴与新时代书院的建设,进一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以现实的地域辖区而论,台湾之有书院,最早可以追溯至南宋时期的金门。以本岛而言,则施琅所创西定坊书院应为台湾最早的书院;与其后所创的8所书院,是台湾书院发展的初期,而不应认为是“徒具书院之名”的“义学”。以卫台揆崇文书院为转折点,台湾书院进入了成熟期,并由此迎来了台湾书院发展的高潮。福建书院的成功经验,为台湾书院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办学模式以供参照和借鉴。而赴台的福建官员和学者的努力,则是台湾书院成功办学的关键。在以闽学治台的政策导向中,台湾书院起到了振兴纲纪,教化民众,促进台湾经济、文化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滁州学院学报》2018,(3):102-106
通过对安徽古代书院的文献资料进行量化统计和质性分析,梳理发现有安徽古代书院的相关研究逐年增加,研究主体多为高校研究者,且多采用文献研究法进行历史资料的收集,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书院历史与书院志、书院与学术、书院与地方文化等方面,对于安徽古代书院的区域研究也集中于徽州书院的研究上,对于皖江地区古代书院的研究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8.
2011年5月26日至29日,由台湾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主办,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研究中心、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科举文化专业委员会协办的“第七届科举制与科举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东亚的书院与科举”在台湾清华大学举行。来自海峡两岸、美国、  相似文献   

9.
湖湘文化是湖南古代书院学术研究的精神实质。湖南古代书院在长期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蕴育了一系列学术研究精神。学术研究与教育教学紧密联系;著书立说,刊印发行;自由讲会、门户开放;师生互相砥砺,关系融洽;博学多思,存疑多问;经世致用,力行践履等,都是湖南古代书院的学术研究特征。这些特征启示当代湖南高校,在学科建设中必须明确教学与科研之问的关系,科学定位教学与科研,使其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加强学术带头人建设,塑造大学名师;打破学术壁垒,加强学术交流、促进学术发展;灵活设置课程,大胆创新,加强学科资源建设。  相似文献   

10.
厦门东亚书院创办于1900年,是一所教授日语、英语及普通课程的新式学校。该校由日本人与厦门当地绅商合作创办,而其背后则是台湾总督府在指使操纵。台湾总督府企图通过此举在厦门收揽民心,扶植日本势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