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湘南学院学报》2017,(4):49-54
莫里森的《爱》以上个世纪中后期美国后民权运动为背景,叙述了种族主义和男权制度下黑人女性群体的个人和集体创伤经历。小说借助非线性叙述和多重叙事视角的转换来构建创伤事件。结合创伤理论和叙事学理论,从创伤叙事策略、集体创伤和家庭伦理创伤三方面解读了《爱》中的创伤叙事。  相似文献   

2.
托尼·莫里森的《宠儿》以高超的叙事手法书写了不同的黑人创伤经历,透过这些黑人的创伤叙事折射出当时美国社会中的黑人处境。整本小说的创伤书写呈现出空间维度。运用佐伦的叙事空间理论,分别从地形学空间、时空体空间与文本空间三个层次分析空间在该小说创伤书写方面的作用:地形学空间隐喻和展示了小说人物的创伤经历,时空体空间展演了人物的创伤治疗过程,而文本空间,通过语言的选择、线性时序和视角结构,则呈现出了黑人集体的创伤体验。莫里森不是单一地描绘黑人个人创伤经历,而是透过黑人个体的创伤书写黑人集体创伤,同时也诉诸了黑人只有借助黑人集体与黑人社区的力量,他们才能从过去痛苦的记忆中走出来。  相似文献   

3.
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一生都在探索黑人的种族文化与矛盾,其作品中许多关于暴力,种族冲突和黑人悲惨人生的描述,都透露着浓浓的创伤情节。《天堂》回顾了黑人种族百年来的生活境况和思想情感,再现了他们充满艰辛磨难的创伤历史,深刻表征其心理创伤和文化创伤。该文从种族的集体创伤和以女性为主的个体创伤两个部分来解读,探讨如何帮助创伤个体或集体走出创伤,开创崭新的生活。  相似文献   

4.
加拿大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2016年发表的长篇小说《女巫的子孙》改编自莎翁传奇剧《暴风雨》,文本叙述了不同类型的个体创伤与文化创伤。本文结合叙事时间机制分析人物的幻觉、解离等创伤心理,探讨人物时间观、文本叙事时间和文本历史时间与个体创伤及文化创伤的深层联系。两个文本中主要人物的创伤经历蕴含着不同的时代语境,小说的现代性反思赋予创伤叙事以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王梦巧  吴静 《海外英语》2015,(3):193-194
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一生都在探索黑人的种族文化与矛盾,其作品中许多关于暴力,种族冲突和黑人悲惨人生的描述,都透露着浓浓的创伤情节。《天堂》回顾了黑人种族百年来的生活境况和思想情感,再现了他们充满艰辛磨难的创伤历史,深刻表征其心理创伤和文化创伤。该文从种族的集体创伤和以女性为主的个体创伤两个部分来解读,探讨如何帮助创伤个体或集体走出创伤,开创崭新的生活。  相似文献   

6.
创伤叙事是记录人类社会创伤的一种形式,即通过特定的叙事策略将灾难、战争、耻辱和遗憾等物质性创伤和精神性创伤加以表达。创伤叙事也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中激活能量的一种重要手段,是集体记忆建构中的一个重要类型。《向导》周报关于五卅运动的书写是中国共产党创伤叙事的重要体现,是中华民族集体记忆的重要部分。从创伤叙事角度切入,分析《向导》周报对五卅事件的报道,可以从叙事文本、叙事角色、叙事技巧的维度剖析其创伤叙事逻辑的呈现。  相似文献   

7.
美国土著女性作家莱斯利·马蒙·西尔科在其小说《仪典》中,将个体创伤经历与民族文化创伤相结合,表达出以印第安传统文化叙事与讲述来治愈文化创伤的意图。在作者看来,首先,个体创伤经历与民族文化创伤是不可分割的;其次,讲述在构建印第安文化身份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最后,有关死亡的讲述能够实现对个体创伤困境的超越。个体创伤的治愈最终有利于民族文化的建构,对于民族文化复兴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天堂》再现了一群黑人为了理想之国鲁比镇的建立所遭受的身体及情感创伤。运用创伤理论,分析《天堂》中黑人群体历史记忆中的迁移创伤,揭示现实鲁比的个体创伤和集体创伤,探讨叙事对黑人男女创伤的治疗作用。莫里森的创伤书写既是她肯定黑人民族光荣历史的方式,也是她正视民族自身问题、努力寻找黑人民族前进方向的方式。  相似文献   

9.
抗战胜利后,南洋华侨谢松山基于日据时期自身和其他战争亲历者的苦痛经验,著就一度创南洋出版记录的旧体诗集《血海》。该书秉承中国诗史书写民族苦难的叙事传统,充分发挥诗史题材纪事、感事之长,从创伤性质、受害人性质、创伤受害人与更广大受众间的关系以及责任认定4个向度再现了华人群体对肃清大屠杀的集体创伤记忆。谢松山这段创伤记忆书写的旨趣并非在于铭记仇恨或寻求复仇,而是寻求在集体和普世的语境下,通过赋予其形塑人类道德伦理和未来命运的普遍意义,把个体血淋淋的交流型记忆转化为华侨集体乃至整个人类的文化创伤,并最终籍此实现纪史、存史、治愈创伤以及建设世界持久和平的记忆之责。  相似文献   

10.
在知识分子题材的文学作品与电影中,"离去—归来"是被经常使用的叙事模式。就这一叙事模式所隐含的创伤叙事而言,个人与历史的关系、自我的反思与确证、身份的脱落与找寻等是其主要内容。就治愈创伤的媒介而言,图像、声音、文字是其常用的手段。这种种治疗手段能否抚平历史与个体记忆中的褶皱,而使饱受创伤的知识分子梦想般地、真正地"离开"或"归来"?《归来》与《牧马人》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范例,鲁迅的小说是一个可供借鉴的参照。  相似文献   

11.
在知识分子题材的文学作品与电影中,"离去—归来"是被经常使用的叙事模式。就这一叙事模式所隐含的创伤叙事而言,个人与历史的关系、自我的反思与确证、身份的脱落与找寻等是其主要内容。就治愈创伤的媒介而言,图像、声音、文字是其常用的手段。这种种治疗手段能否抚平历史与个体记忆中的褶皱,而使饱受创伤的知识分子梦想般地、真正地"离开"或"归来"?《归来》与《牧马人》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范例,鲁迅的小说是一个可供借鉴的参照。  相似文献   

12.
人类生活追求的终极目的是一种人心秩序的建构过程,寻求一个时代文化与伦理的一个完美结合点。古典叙事中孔子的"大同思想"、老子的"小国寡民"是一种德化伦理的奉行,是一种集体的人民大叙事;以《铸剑》为例的现代叙事,强调个体的自由伦理。但现代叙事在凸显个体性的同时,仍撇不掉古典叙事的集体属性。因此,现代性叙事是多样的,它追求个体性,但并不意味着它取缔集体意识。它追求的是一种被遮蔽的集体性即一种生命个体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13.
在《慈悲》中,莫里森用了大量篇幅描写人物和集体遭受的心理创伤,这对人物性格刻画和彰显文章主题具有重要作用。事实上,小说中的每个人物或多或少在成长过程中都经历了巨大的心理创伤,也都采取了相应的应对机制。为此,基于创伤理论视角,文章旨在剖析十七世纪的美国社会遭受的个体心理创伤、集体心理创伤和创伤应对机制。  相似文献   

14.
张锐 《安徽教育》2009,(12):24-25
<正>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在发展过程中,在某一时期,对外界刺激的变化特别敏感,容易接受特定影响而获得某种能力或行为习惯。如果错过这个时期,就很难形成某种能力或行为习惯,这一时期被称为"关键期"。在集体形成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关键期,班级初建后,通常要经历机械聚合、有机联系、集体目标、健康舆论和集体意识形成等  相似文献   

15.
余华童年时期的孤独感受,频繁见证死亡的创伤体验,以及在特殊年代的集体创伤经验,都深刻影响着他的小说创作。余华作品中出现的少年形象,贯穿小说创作的死亡叙述,以及特殊年代的创伤记忆,都有着他童年创伤记忆的深刻印痕。余华通过作品疗愈并反思自己的创伤经历,使之更好地服务于作品的主题表达、人物塑造以及叙事策略的选择,从而传达他对人类生存困境和存在状态的思考,不断深化着作品的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16.
在《守护世界的女人》这部自传中,霍根通过对印第安群体以及个体创伤的叙事,完成了印第安创伤历史的重塑和整合,使自己的创伤记忆得到见证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创伤的治愈。霍根在这部自传中的创伤叙事,不仅生动深刻地表现了印第安人所遭受的创伤,而且突出强调了只有重新构建与印第安传统的联系、回归印第安"神圣环形"才能最终实现创伤治愈这一印第安观念。  相似文献   

17.
巴拉德是英国新浪潮运动的领军人物,其作品风格鲜明。作为巴拉德的经典短篇小说,《终端沙滩》是他早期表征二战心理创伤的书写之一,勾绘出了一幅战后人类的创伤图景。小说以超现实主义书写呈现创伤主题,其中的碎片式叙事结构和多重叙事视角、景观意象、时空交错的非线性描述等叙事策略勾勒出一幅超现实主义图像。从超现实主义书写的角度探究小说中的创伤主题,拓宽了主人公特拉文创伤经历的意义和效果,映射出战争对作为个体的特拉文和全人类造成的创伤,表征了巴拉德对二战后人类创伤心理的深刻认知。  相似文献   

18.
《远山淡影》是当代日裔英籍作家石黑一雄的处女作。小说以主人公悦子回忆故友佐知子及其女儿万理子的故事展开。回忆叙事是整部小说主要的叙事形式。主人公悦子的讲述在现实和过去中不断穿插进行,叙述记忆与创伤记忆时而分离时而汇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双线叙事结构。通过这样一种双线叙事结构,悦子内心复杂矛盾的个体双重世界和分裂的性属身份得以展现。石黑一雄以其巧妙的构思和细腻的语言揭示了受创者在经历创伤后的苦难心路历程,表达了作者对于创伤和苦难人群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9.
《唐山大地震》成功的运用了电影传统的叙事模式,避免了宏大的叙事,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讲述唐山地震大灾难之后一个普通家庭的悲欢离合。电影运用传统的亲情叙事模式设置多条情节线索讲述了地震灾害后带给人们心灵的创伤和余震,以及个体在经历灾难后命运的改变,从个体人物形象表现让人为之动容的人性光辉和亲情伦理。这种平民化和个体化的叙事模式让观众在影片中找到了一种亲情的回归、一丝心灵的慰藉,这种温暖对于观众来说也是一次情感的巨大认同。  相似文献   

20.
托尔斯泰的作品中,折射着一种精神的洗礼,闪耀着一个伟大作家的人格魅力。本文通过分析托尔斯泰的三篇作品——《哥萨克》、《琉森》和《复活》中的人表现,来透视作者坚持人性本善的精神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