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新时代背景下,基于地理学科特征分析初中地理课程思政建设的现实意义和优势条件,从选择融入点和融入方式、提高地理教师思政教育水平、创设思想熏陶的环境、立足社会发展需求等方面,探索初中地理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和方法,以期实现地理课程的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2.
课程思政为在高校课程建设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高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载体,其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目标同向、内容互通、功能互补、方式类似等特点。在厘清课程思政视域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价值的基础上,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建构必须从内容建设、课堂环境创设、师资队伍建设、组织机制支持等方面着力。  相似文献   

3.
课程思政改革在全国各类型高校产生广泛影响,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课程”“思政”融合难问题成为改革痛点,相关研究尚未充分开展。基于课程场视角的研究发现,课程思政实践处于心理场和环境场两大场域之中,其动力是多元的。破解“课程”“思政”融合难,应从促进环境场和心理场的和谐互动着手,其有效途径就是以课程思政促进专业与课程规划,引导师生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目标相吻合;遵循教研评价规律,创新课程思政评价机制;以课程思政反哺教师教学,推动教师形成专业自觉;深化对课程思政本质的认识,引领师生实现价值寻根与价值自觉。  相似文献   

4.
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教育目标的有效实践途径。文章以“环境社会学”课程为例,探讨实施课程思政的思路和途径。基于环境社会学课程内容特点和教学实践,通过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打磨教学内容与教学环节,将思政内容融于“环境社会学”课程的具体探索实践,为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提供一定参考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5.
课程思政与课程教学融合是当前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针对课程思政与课程贯通融合问题,提出了教师施政与学生悟政、践政深度融合的全程育人模式.基于此育人模式,研究了课程思政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过程中融入PBL的必要性、基于PBL的课程思政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措施及实践探索.在基于PBL课程思政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过程中,通过问题驱动,引发学生思政意识;通过教学翻转,引导完善学生思政问题,通过学生践行思政,有效洞悉学生思想深处的思维和意识等课程思政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实施路径,实现教师施政、学生悟政及践行思政三位一体,实现课程思政与课程教学贯通融合.  相似文献   

6.
课程思政最初是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来的,而课程思政所折射出的大思政观、协同育人理念、融合育人思想,对高中教育教学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文章以所在学校为基地,联合其他学校,以高中思想政治课为主阵地,以思政课教师和其他学科教师为实施主体,整合利用课堂、环境、活动三类课程资源,开展由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的教改实践,取得可喜的育人实效。  相似文献   

7.
基于《植物造景》课程定位,明确了《植物造景》课程思政思路,探索了《植物造景》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从发挥教师的主体影响和感染作用、通过课程内容充分融入思政元素、建设《植物造景》课程的“课程思政”案例库、通过实践活动开展课程思政、完善课程思政教学评价和激励机制等五个方面,研究了《植物造景》课程的课程思政路径,助力美丽中国的建设与生态文明的进步。  相似文献   

8.
课程思政背景下,各高校要把专业知识教育和思政教育进行融合,积极探索专业课课程育人方法,利用榜样教育法、使命激励法、实践锻炼法、环境教育法、行为示范法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提升思政教育效果,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9.
“幼儿园环境创设”作为学前教育的核心课程,通过健全教学目标体系、增强专业课教师思政育人能力和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等策略来提升课程思政能力,提升学生的职业修养、家国情怀、文化自信、团队协作精神、创新意识等,彰显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0.
提升高校实验教学课程思政亲和力,是增强实验教学课程思政实效性的必然要求。分析高校实验教学课程思政亲和力,既要基于具体内涵,也要把握现实实践。从实验教学师资、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教育环境3个方面统筹谋划、整体推进,提出具体路径,切实发挥实验室在课程思政过程中的实践作用。  相似文献   

11.
课程思政是开发高校所有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与功能的重要举措,而专业课程教师则是实施课程思政的重要主体。结合专业课教师在课程思政推进过程中面临的实际问题,提出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能力主要表现在课程思政的内容拓展、课程思政的课堂教学、课程思政的师生互动。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培育路径包括:认知维度的融合与转化、教学手段的综合与尝试以及教学氛围的创设与维护,而此三者综合起来,便体现为高校专业课教师在课程思政创新过程中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2.
医学专业教育现状与人才培养需求对接中的问题推动了专业课程思政改革。以“诊断学”课程思政改革为例,分析了课程思政改革的原因,明确了育人目标。基于三全育人理念提出“强化教师团队课程思政意识是前提、重视课程思政资源建设为基础、创设多元化隐性育人课程教学过程做平台”的“三课育人”模式教学改革,将三全育人理念指导下的临床医学课程思政实践落脚点定位为注重知与行、师与生、教与学三种关系的平衡与处理,为医学院校课程思政体系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模式。  相似文献   

13.
介绍环境地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明确环境地理学课程思政教学目标,从环境地理学教学内容与课程思政的关联、发掘环境地理学中的思政元素及环境地理学课程思政的精细设计与精心实施三个方面讨论了环境地理学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4.
随着高职课程思政教学理念不断深化和推进,课程思政育人成效评价越来越受到关注。学生作为受教育主体,其获得感成为重要的评价指标。通过对武汉职业技术学院1279位学生的抽样调查,从知、情、信、意、行五环节描述统计分析高职生课程思政教育获得感的现状,并进行效果评价。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提出三条提升高职课程思政教育获得感新路径:丰富“三教”思政内容供给体系,搭建知识“意义建构”;创设“思政味”教学情境,多元内化价值观念;设计“协作”与“会话”,实现立体化思政育人。  相似文献   

15.
以环境艺术设计原理课程为例,探讨环境设计专业理论课思政教学改革的新模式。从课程思政的内容、教学设计、原则、路径进行研究,分析实现课程思政与环境设计专业理论课程有机融合的方法,阐述改革原则和构想。  相似文献   

16.
针对高职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结合其课程内容特点和对应的岗位能力,创设了“双主线、三层面”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按照层级递进、互浸互融开展课程思政,并在实际教学中进行实践应用与推广,取得了“思政育人,专业强人”的实效。  相似文献   

17.
基础会计是会计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对学生的专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传统的基础会计教学注重学生知识与技能学习,忽视学生素质教育,这不符合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基础会计教学,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课堂教学质量,凸显专业教育立德树人作用。主要从课程思政理念下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现状分析、课程思政理念下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有效举措阐述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高职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8.
林任风 《广西教育》2023,(12):53-56
本文分析当前师范院校教育学类专业课程教学融入思政元素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常态化开展教育培训活动提高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育人能力、根据教育学类专业课程思政育人目标深挖思政元素、建立适合教育学类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资源库、通过情境创设在教育学类专业课程中自然融入思政元素。  相似文献   

19.
课程思政建设的宗旨是充分挖掘各类课程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将其融入课程的知识讲授过程中,发挥其育人功能。文章从线性代数自身的课程特点出发,深入挖掘线性代数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提出该课程发掘思政元素的五条思路:基于教师自身修养和言传身教、基于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基于数学发展史和基于数学知识点本身发掘课程思政元素,给出了相应的课程思政案例,为线性代数教学提供了课程思政素材,也为其他数学类课程提供新的课程思政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资源,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丰富的可挖掘的课程思政元素。但在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意愿不强;课程思政目标不明确,缺乏针对性;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活力不足;以及由于课程思政间接内隐的特点,难于有效评价等现实困境。对此,本研究提出主要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强化教师育人意识,提升思政能力;在教学大纲中明确课程思政总目标及各主要章节的思政目标;利用混合式教学方式创设“全息”的思政教学场景,提升课堂活力;从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以成效为导向明确思政评价指标,最终探索课程思政融入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