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内泡沫玻璃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泡沫玻璃具有防火、防水、保温隔热、吸声等良好性能。文章对目前国内泡沫玻璃的生产制备工艺、性能特点、分类、用途及存在问题进行了阐述,并探讨了该产品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通过制备模拟体液来模拟人体环境对制备的多孔生物活性陶瓷进行生物相容性测试,将模拟体系温度、pH分别控制在36.5±1.5℃、7.3±1.5。将制备的多孔生物陶瓷浸泡在1.0倍与1.5倍的模拟体液中,分别培养2,4,6d。通过SEM观察培养之后多孔陶瓷材料的表面发现:培养生物玻璃多孔材料生长的羟基磷灰石状况良好,随着在模拟体液中生长时间的增加,生物玻璃矿化产生羟基磷灰石含量剧增以及磷灰石形貌发生变化。培养2d磷灰石在材料表面以及多孔内部延伸,羟基磷灰石生长尺寸可达到20μm,随时间延长玻璃表面生长出尺寸为10—100μm的树枝状结构磷灰石,培养6d有形状规则的片状磷灰石生成,尺寸达到100μm以上。  相似文献   

3.
采用溶胶一凝胶法在玻璃基片上制备了TiO:多孔薄膜,主要研究了pH值、模板剂以及乙醇添加量对溶胶和多孔膜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溶胶一凝胶制备过程中,pH一3时和以聚乙二醇~1000为模板剂可得到稳定的溶胶,且n(PEO-1000)/n(Ti)为0.050时所得到的溶胶颗粒最小,团聚最轻,由其可制备出结构均一性好、无开裂的多孔膜;n(CH3CH2OH)/n(Ti)为24:1时,溶胶可在玻璃基体上形成完整的膜,烧结过程中随着聚乙二醇分解的CO2和H2O的逸出形成了许多微孔,得到完整的有序多孔TiO2薄膜。  相似文献   

4.
玻璃行业的振兴需要一批高级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给高等学院实验教学带来巨大的环境压力。通过探索实践,建立了玻璃工艺实验教学四个模块,即玻璃配合料制备模块、玻璃熔制成型退火模块、玻璃成品性能检测模块和玻璃缺陷分析模块,以满足"回归工程"的创新教育要求。  相似文献   

5.
《新型玻璃》这篇科普说明文,分别介绍了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和吃音玻璃的特点、用途及在现代化建筑中的作用。根据本课特点,教学时,不仅要让学生读懂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用途,理解文中的说明方法,还要向他们渗透学科学、  相似文献   

6.
以纳米级45S5生物玻璃粉体为原料,采用冷冻干燥法,以丙三醇(甘油)、聚乙二醇为分散剂,制备多孔生物陶瓷材料。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冷冻铸造法制备的复合陶瓷呈薄层状结构,在950℃下烧结的材料能保持多孔形貌,但是孔隙分布不均匀,大多为2-10μm的微孔,由阿基米德排水法测得的孔隙率知道孔隙在60%以上,孔径内部连通性良好;1 050℃下生物玻璃粉体出现玻璃软化,冻干胚体经烧结出现塌陷,微孔消失,孔径的连通性较差,大多数孔隙为不连通的半开孔。高温烧结定向多孔结构陶瓷胚体,温度高于1 000℃生物玻璃发生软化难以保持材料的定向多孔结构。生物玻璃粉体烧结多孔陶瓷的温度为950℃。  相似文献   

7.
以高度有序的多孔阳极氧化铝(PAA)膜为模板,利用非常简单的模板润湿技术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纳米管阵列。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了纳米管阵列表面的网状结构和纳米管的孔径等。结果表明,在多孔阳极氧化铝整齐的纳米孔洞中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纳米管阵列,PMMA纳米管外径约300nm,这种模板润湿法还可以用来制备其他聚合物、金属以及金属氧化物的纳米管或纳米线。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采用nAERO辅助气溶胶薄膜沉积技术制备TCO镀膜玻璃时,在TCO玻璃生产线上出现的玻璃连续炸裂的问题,通过分析和多次对加热炉温度曲线、气浮台高度、镀膜腔室尾气排放量、加热炉与镀膜腔室间隙等工艺及设备调整,对可能存在的原因逐一排查,最终确定炸裂的主要因素,并加以改进,使离线式TCO镀膜玻璃炸裂问题得到了最终解决。  相似文献   

9.
《新型玻璃》(六年制小语第八册22课)是一篇介绍几种新型玻璃特点和用途的知识性说明文.课文分别介绍了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的特点和在现代化建筑中所起的作用.课文有六个自然段,每段介绍一种玻璃的特点和用途,前五段与第六段又构成分一总的关系,文章脉络十分清楚.根据大纲和单元训练要求,现设计如下教学程序.  相似文献   

10.
多孔锰氧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多孔锰氧化合物是一种新型的功能材料,因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能而被用作分子筛、离子筛、催化剂及二次电池的正极材料等领域。综述了多孔锰氧化合物的结构特征、制备方法及应用,展望了多孔锰氧化合物的开发应用前景,新结构和新特性的多孔锰氧化合物的开发将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