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温家宝总理说过:“教育是爱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班主任不仅要无私地去关爱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更要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给学生一个信念,激励和帮扶他们。  相似文献   

2.
劳技教育课程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它具有鲜明的基础性、综合性、参与性、操作性、开放性。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让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要为学生的创新提供适宜条件,激发学生创新欲望,开发每一个学生的创新潜能。将他们培养成为21世纪的创造型人才。  相似文献   

3.
将学生看成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理解他们不同的发展过程.在教学、教育各个方面站在学生的角度上考虑问题,使每个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享受到获得知识的快乐,得到适合他们自己特点的发展和进步,这就是苏霍姆林斯基给我们的教诲.也是新一轮中小学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理念。  相似文献   

4.
国学教育注重仁、义、德、智、信等高贵品质的培养,能够给人生命的愉悦,使我们的思想不再彷徨,回归心灵的家园,这是人类思想文明的结晶。西式教育注重学生个体的个性发展,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孩子,鼓励学生对老师及他人的论点提出不同意见。"求异存同"的思想使他们善于思考创造,敢于打破常规,对事物惯于发表自己的不同观点,从而善于发明创造。教育要与时俱进,我们应当走两者相结合的教育之路。  相似文献   

5.
“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该给学生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值得我们好好思考。当我们领着学生徜徉在文字世界里的时候,字里行间所流露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等,都影响着我们的学生,语文学习对学生情感的触动,心灵的震撼,往往会影响他们的一生。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们的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在写作教学中,我们更要给学生一个自主活动、自由创造的空间,使他们充分放松自我,通过观察和实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写作时,要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善于观察、主动实践,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我们还要注意为学生提供真实的生活素材,将抽象的东西形象化、直观化,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开阔思路,给他们一个轻松的写作氛围,以达到在写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人都说:“事不过三”,但是我在教育我的学生的时候,却经常给他们第四次机会。
  就拿本学年初我刚接的班说起,也就是我现在的3、2班。暑假中,校长便多次打电话给我让我有心理准备,开学又要给我一个难以管理的班。没办法,我还要迎难而上。这几年我每年都要中间接一个其他老师不愿教或不愿管的毕业班。每一个班来到我手中,经我一管理,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都会变得异常听话,更不用提成绩好的学生。说起来也不神奇,原因就在于我尊重每一名学生,尤其是那些成绩差又捣蛋的学生。我会用我的耐心去引导他们、爱心去感化他们,让他们认识自己的错误。这就是我的教育法宝:“第四次”“老师,周六王超在校外又打架了,这次打的不是咱本校的学生,还是校外的小学生……”周一我刚进办公室,班长就急匆匆的反映情况。我听了第一反应并没有特别的生气,更不用说发火,因为我太了解这个学生了。如果放到以往,我会真狠狠的处理这个王超,但是现在我不会。因为我知道对于问题学生的教育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急不得。现在学生又犯错了,如果我着急、发火只能让学生产生更强的逆反心理,何况,这名学生已经有很大的进步了。这次我还要用我的耐心去处理这件事。我问班长:“他在哪里?”“校长室”。班长一看我温和的脸色,又小声说:“校长让你去校长室”,“我知道了”。我们做老师的当遇到学生犯错的时候,一定要保持冷静,不要总想着如何去处理学生。我们面对的毕竟是些十四、五岁的孩子啊!  相似文献   

8.
周慰 《上海教育》2009,(11):22-23
“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创新型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要从基础教育开始”逐渐成了教育界的共识,但在具体的办学实践中,如何克服体制机制的束缚,突破社会上重视显性的分数提升、轻视隐性的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不利氛围,保护学生的创新精神,为他们提供创新实践的平台,还需要我们不断思考、不断探索。向明中学二十余年来始终坚持“创造教育”,向课堂效率要空间,在课程设置和师资队伍上想办法,他们的思考和实践,或许可以为我们带来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9.
素质教育理念的落实——走向学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前对素质教育的认识是见仁见智。顾明远教授指出:“素质教育确切地说,不是一种教育模式,而是一种教育思想,一种教育理念。”素质教育的理念是什么?笔者认为“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容纳了素质教育理念丰富的内涵。这句话,要求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他们整体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作为校长,心中要装着全校的每一个学生,作为班主任、学科老师心中要装着班里的每一个孩子,不因孩子的淘气、笨拙、不听话而放弃一个孩子,深深地爱着他们,为每个孩子现在的基础、将…  相似文献   

10.
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作一名好的教师,就必须在数学教育的每一个角落渗透对学生的思维的培养,让学生有敏捷的思维,灵活的解题思路。低年级学生入学时间不久,如果我们从他们抓起,慢慢培养他们思维能力,让他们养成思维的习惯,那么他们会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11.
优化课程结构,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谭汉明1993年秋始,我们在南昌市西湖区教委的直接领导下,从改革活动课入手,开始进行优化课程结构的改革。首先,根据现代教育观,教育要面向每一个学生,发展儿童的兴趣个性,尊重个人进步。我们提出了“面向个体、培养兴趣、综合评...  相似文献   

12.
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每当我们登上讲台的那一刻.面对一双双清澈、纯真、探求的眼睛,我们不能不同自己:应浚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课堂?给学生一份什么样的教育?因为这关系着每个孩子一生的生活,关系到他们的未来。  相似文献   

13.
胡旭峰 《林区教学》2011,(12):37-38
通过一节公开课引出一段教学反思:给学生一个机会,还老师一个精彩。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培养和保护学生的自信心,用欣赏的目光去关爱每一位学生,要善于发现每一位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充分挖掘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及时评价,适时激励。  相似文献   

14.
教育的创新,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课堂上学生应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因此,我们广大教师应摒弃一些陈旧的教学思想观念,改革课堂教学方法,给学生一片自由的空间,让他们去充分地读、大胆地想、好奇地问、自由地议,尽情地扮好“主人”这一角色,学生才会有标新立异的冲动,才会有创新意识的萌芽和发展,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5.
陈云琴 《福建教育》2005,(3A):40-40
数学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让他们对日常生活中的数和运算有敏锐的感受力,能有意识地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理解和表示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数据特征和空间形式,善于捕捉一般问题中潜在的数学特征。在小学教学中,我们要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给学生一双数学的眼睛呢?  相似文献   

16.
学生自身就存在各种差异,正是存在这种差异性,所以我认为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选择"让每一个学生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让学生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发展空间,教师要帮助能飞翔的学生让他们展翅自由翱翔;帮助能跑的学生给他们提速的工具;即使是爬着前行也要借助双拐让他们站起来。这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设计要有层次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受益,学到知识,让他们爱上数学,在数学的课堂中快乐健康的学习。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17.
为了造就一大批适合二十一世纪需要的人才,我们必须从传统的保守的教育思想中解放出来。课程教材的改革,是近几年来上海市教育局进行的综合性的教育改革,其目的就是为了变直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适应改革开放时代的新一代。我是教语文的,我们决不能“穿新鞋走老路”,而应端正指导思想,作相应的探索、改革。要着眼于未来,就是要让学生在离开学校、离开老师也能自由自在地继续读书、学习。所以,今天在教学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显得格外重要了。许许多多  相似文献   

18.
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作为一线教师,每当我们登上讲台的那一刻,面对一双双清澈、纯真、探求的眼睛,我们不能不问自己:应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课堂?给学生一份什么样的教育?因为这关系着每个孩子的一生,关系到他们的未来。一、给学生一个真实自然的课堂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个农民在犁地时,发现了一枚古钱币,上面锈迹斑斑,于是农民便把那枚古钱币打磨得平整光亮,结果这枚价值昂贵的古钱币变成了一钱不值的铜板。农民哪里知道古钱币的价值正体现在它那锈迹斑斑的“真实”上,失去…  相似文献   

19.
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必须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1.要加强对学生祖国荣誉感的教育我们要经常给学生讲我们国家的体育健儿为祖国争光的故事,组织他们收看相关的电视节目。当屏  相似文献   

20.
我们今天必须倡导新的教学方式,有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每一堂课都让学生能学得最好,这是每一个老师的向往和追求.要让学生学得最好,就要培养学生的爱好和兴趣,唤起他们的自信;就要让学生理智遭遇挑战,激发他们向上的欲望.同时,教师也要不断地加强自身的修养,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的水平,做一个真正让学生信任和热爱的老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