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宗教冲突与调适问题,是构建宗教和谐的重要话题。以云南红河县哈尼族聚居地区为个案,对当地哈尼族传统宗教与基督教之间的冲突和调适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认为信仰和习俗的差异以及现实利益的冲突,是引发不同宗教文化之间矛盾冲突的主要原因,并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有着不同的类型和表现。这种冲突和矛盾可以通过双方在现实生活中的不断调适而得以解决,也体现了社会文化发展的“相遇—冲突—调适—共存”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2.
基督教对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特别是傈僳族的社会生活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这是研究中国民族和宗教状况时应该予以关注的一个方面。近代以来基督教在云南的成功传入,得助于当时一系列的主客观条件,从中也反映了傈僳族在面对西方强势宗教带来的文化挑战时的某种应对之态。  相似文献   

3.
音乐深奥微妙、可感不可见,通过听觉给人纯净的美感和想象。音乐和绘画是基督教文化的常设要素,基督教音乐抒发情感,赞美神圣,给人既崇高又优美的艺术享受,充满宗教意味又不止于宗教领域。基督教音乐无法脱离自身的社会文化背景,是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发展变化的。本文论及基督教音乐的两个方面:(1)基督教音乐的社会文化启示。(2)基督教音乐与社会文化之间多样化的交集。  相似文献   

4.
《宜宾学院学报》2017,(10):50-59
借鉴扎根理论方法对一个基督教组织所举办的三项社会服务工作之实地调查得出三个主轴编码,即"采用了与个案或小组社会工作方法相似的工作方法""具有一定的价值伦理取向""具有一定的助人自助效果"。三个主轴编码与专业社会工作某些要素契合,归纳得到一个核心理论概念"类社会工作"。这一核心理论概念表明了基督教社会服务与社会工作存在着关联性:既揭示出基督教会组织与社会工作机构(包括教育机构与实务机构)存在的合作前景,也预示着专业社会工作介入基督教社会服务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5.
宗教是社会文化的主要部分,其影响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分析了宗教一主要是基督教和佛教对英、汉语的影响以及两种文化在宗教意义上的冲突和渗透,指出对异域文化的充分了解是避免文化误读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基督教典籍翻译在中国的历史发展进行概述,分析各阶段的基督教典籍翻译方式特点、影响及其对中国文化规范的影响,从而呈现出宗教翻译对社会历史和文化的影响,对了解宗教对社会的推动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非利士主义"在维多利亚文化研究中具有丰富的语义,阿诺德将英国中产阶级命名为"非利士人",凸显了这个基督教国家主流社会庸俗市侩、追逐实利和远离理性的特征。乔治·爱略特的小说《丹尼尔·德龙达》中并置着两个世界:一是非利士主义占据的基督教社群,一是文化视野更为光明博大的犹太社群。爱略特对非利士文化进行了自内而外的审视和反思。本应与犹太教希伯来宗教传统一脉相承的基督教英国,却被信仰缺失的现代非利士人占据,而边缘犹太人中却出现护佑希伯来传统的"光明之子",为倾颓的基督教文明提供了光明的指引。  相似文献   

8.
基督教在滇北彝族地区传播与发展已有百余年之久,对当地的社会文化均产生了重大影响。但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基督教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过程中也呈现出一些特殊的问题,民族地区的宗教管理便是其中之一。本文以云南撒老坞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基督教与当地政府的关系现状,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和应采取的相应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整体的文化传播当中,是社会工作的灵魂.这样不仅界定了社会工作的本身,还对整体的财务控制进行调整,最终加强传统思想的建设性控制.西方的一些宣传博爱、大爱的基督教的文化自进驻中国以来,得到了迅速的普及,但在加强文化的调整上,应结合中国本土的实际情况进行文化的发展,本文主要是针对西方传入的文化与中国的本土文化进行对比,并结合先进的社会文化的调和进行分析,充分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对社会本土的价值观进程的推进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以"宗教生活"亦即社会一般信仰和仪式、行为体系为观照对象,是认识中国古代社会宗教复杂性的合理思路。"宗教生活"与"通俗文学"之间不仅仅是"影响—反映"的关系,而且是深层次的"需求—功能"互动关系。以"世俗性"和"商业性"为本质特性的"通俗文学",对近世中国社会一般宗教生活起到了传播、抟合、建构的作用。"通俗文学"作为一种关键性媒介和创造力量,在大、小传统分殊、区域文化多样、阶级差别显著的古代中国社会实现价值观分享和文化共同体认同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