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化学学习应积极倡导“教、学、评一体化”,发展每个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以控制碳排放,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为主题,创设真实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物质观、元素观、价态观、微粒观的进阶视角认识氧化还原反应,通过学生探究实验、自主学习、教师提问点评等活动,形成“教、学、评一体化”课堂。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金属钠”的教学为例,构建了PCK理论教学设计模型。教学案例中创设了融合“知识、素养、策略、评价、兴趣”五条线索为一体的“素养为本”课程设计体系和方法。利用“知识线”深度挖掘教学内容,“素养线”发展核心素养,“策略线”和“兴趣线”突破难点、激发兴趣,“评价线”诊断目标达成情况,让化学课堂更有效地指向学生个体成长,实现全方位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对建构主义理论、教学模式、及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的内容与步骤进行了概括和分析。根据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理论,以“碳的几种单质”为例,采用“抛锚式教学”思路提出了课堂教学设计中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问题情境。从而实现教学最终目的——意义建构的化学教学设计的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4.
蒋小钢 《化学教学》2016,(10):21-24
元素化学是中学化学的基本内容之一,是进一步学习其他内容的基础,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时总是存在较大障碍,可以从“元素线”、“方法线”和“价值线”三线以及“物质的类属通性”、“氧化还原性”和“特性”视角引导学生建构元素化学知识.  相似文献   

5.
通过基于主题的学科理解,抽提元素周期律主题的本原性问题,并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发现认识视角和认识思路,将学科理解与“素养为本”的化学课堂教学设计有机融合,对元素周期律主题课例进行教学板块的任务化设计。以元素周期律主题为例的基于学科理解的教学设计表明,学科理解可以有效帮助教师设计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化学课堂,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方式、方法与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对化学学科的认识和理解也得以提升。  相似文献   

6.
元素及其化合物是高中阶段重要的内容。新课改下的化学课堂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本文以“氮气及氮的氧化物”为例,以问题导向进行教学设计,探讨如何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设计中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7.
基于问题情境的化学教学,既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也使得课堂中的化学知识变得更加多维和立体,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促进学科育人目标的实现.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中碳单质的第一课时为例,从学生已有生活背景和经验出发,以“问题情境”为引导,结合金刚石、石墨和C60的教学目标,设计了问题情境视域下的化学教学实践案例,达到寓乐于教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正>一、教学主题内容“碳和碳的氧化物”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的内容,涉及碳和碳的氧化物的性质、用途,自然界的碳循环,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的探究等核心知识,承载着发展学生元素观、变化观等学科观念和科学探究素养的教学功能。二、教学思想与创新点本课例充分挖掘育人价值功能,以“碳达峰、碳中和”为大情境、大主题,吻合“素养为本”教学倡导的“真实情境下的问题解决”,从化学视角研究“碳达峰、  相似文献   

9.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将真实生活情景“移植”到化学课堂,增加化学课堂的趣味性,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也明确提出创设真实、生动、直观而又富有启迪性的学习情景,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帮助学生建构大概念和核心概念,促进学生形成科学态度和价值观.本文从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以“暖宝宝的发热原理”这个贴近真实生活的情景为切入点,以化学实验为载体设计教学案例,以化学实验现象为知识主线和问题驱动线,充分实现化学教学的“生活化”,希望对中学化学教学有所启发和指导.  相似文献   

10.
“研究与实践”是现行人教版教材中的新栏目,该教学的实施能有效促进学生将“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科观念”“问题解决的能力转化为科学探究素养”。以“检验食品中的铁元素”为例,阐述了在课堂中如何设计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搜集资料、确定方案、实施探究、证据推理、结果评价”等研究与实践活动,呈现了教学实施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让学生的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要把学习变成促使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得到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并在此过程中,建构起学生自己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化学的重要方式,逐步改变教师、课堂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这就要求新型的化学课堂教学应以激发学习动机为前提,以学习知识结构为基础,以启发创新思维为中心,以多项信息传递和多种器官协调活动为过程。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提出了基于“教学做合一”理念的学科教学“四动策略”,即“问题驱动、学生主动、教师引动、多元互动”。本节课就“四动策略”应用于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2.
元素化合物是中学化学知识的主要内容之一,属于化学事实性知识的学习,在教学中合理设计教学主线,能够将所学知识串成线,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好的记忆。文章通过举例提出了在元素化合物教学中设计教学主线的三种方法,分别从联系生活、化学史、揭秘释疑三个角度来介绍教学主线的设计,启发读者。  相似文献   

13.
一、教学分析1.教材分析“离子反应”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二节的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该内容历年来都是高考热点,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拓展了初中所学化学知识,而且为接下来的元素化合物学习打下了基础,对学生的化学观念建构有很大帮助。2017年版课标对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倡“素养为本”的教学,可通过真实问题情境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1],PBL教学较好地响应了新课标要求。  相似文献   

14.
冯晴 《化学教学》2016,(11):37-42
IMMEX-C不仅有评价功能,也有教学功能.基于IMMEX-C评价的复习教学设计既是对日常教学的超越,同时也是对日常化学教学的补充,有助于发现、诊断学生在日常化学学习中的问题,促进学生知识应用和理解,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以“元素周期律”复习课的教学设计为例,就发现、优化、干预、稳定、深化五个方面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5.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各学科都做出了相应的改革,为了适应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和标准,提高化学课堂的教学质量,使高中化学教学课堂具备高效性 ,化学教师也需要及时转变教育思维与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本文主要以高中化学教学的主要方法为重点,结合当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简要从“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引导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 “引导学生适应多媒体教学”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盛颖 《化学教与学》2023,(2):64-67+63
针对初三化学一轮复习教学中的问题和学生学习的障碍点,设计了基于“元素化合物认识模型”的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复习教学。以元素和物质为研究对象,从物质类别的角度,设置有梯度的问题和能力任务,促使学生掌握物质的通性和转化关系,从而构建系统的知识框架和稳定的认识方式。结果表明,模型的应用有利于教师落实“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有利于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监控和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认识发展,增强化学学习兴趣,有利于促进学生初高中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衔接。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弥补原有翻转课堂的不足,以数据库原理课程为例,探讨课程内容和结合“思政微视频”的教学模式。“思政微视频”围绕专业知识、思政理念、教学评价三个维度,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知识点,以故事化或漫画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学习内容导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学生传输正确的“三观”。通过“思政微视频”与线上教学平台的深度融合运用,促进了课堂多元化、智慧化发展,形成了思政浸润的、有温度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8.
郭增霞 《海外英语》2024,(7):161-163
文章以大学英语线上教学为例,介绍了O-AMAS有效教学模型中课堂激活、多元学习、有效测评和简要总结四个教学环节的系列实践活动。通过有效的师生以及生生互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参与度,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深度学习,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了“教有道,学有效”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封建新 《考试周刊》2012,(23):108-109
在信息技术课堂中,“任务驱动”的教学法深受教师的喜爱,因为“以任务为载体、教师采引导、学生是主体”恰巧符合新课程改革中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师对知识点进行分析和推敲,为学生设计出切实可行的一系列“任务”,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完成“任务”,掌握课堂上必需的内容、技能与方法,培养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相似文献   

20.
训练是教学过程中学生实践的重要形式。教学中要强化学生对“双基”的理解和掌握,使知识转化为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必须通过训练。对初中生来说,做练习题是训练的主要形式和内容。因此,课堂练习题的设计是化学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学生认识新知,是一个由陌生到熟悉,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心理发展过程。在不同的认识阶段,只有解答与该阶段相一致的练习题,才能创造出“最近发展区”,才能真正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同步共振,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因此,探讨最概括、最适用、最本质的课堂习题,已成为广大化学教师和教研工作者共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