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杨静  林虎 《山东档案》2012,(2):20-23
一、建国后一90年代末我国档案利用理论的形成与初步发展(回顾) (一)20世纪50年代中期-60年代初期-形成 我们认为:国务院《关于加强国家档案工作的决定》的颁布、吴宝康教授《论当前档案工作方针的正确性》和《关于档案工作矛盾问题的探讨——学习毛泽东同志的〈矛盾论〉笔记》两篇学术论文的发表以及新中国第一部《档案管理学》的出版,是我国档案利用理论形成的显著标志,它们宣告着我国档案利用理论的诞生。  相似文献   

2.
档案价值概念是整个档案价值理论的基石,想要构建档案价值理论大厦,首先要明确档案价值概念,它是档案价值理论的最小构成单位。档案价值的概念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到90年代,为其研究热潮,但直至目前,仍有学者研案档案价值概念。这么多学者关注于此,恰恰说明了档案价值概念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1990—2002年我国档案信息研究论文定量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档案信息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末才开始有学者对它进行探讨,进入90年代以来呈现出了生机勃勃的局面。本文以《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的13种档案学核心期刊所载学术论文作为依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剖析1990~2002年以来我国档案学界对档案信息问题研究的重点、研究方向的变化和发展脉络,反映档案界对档案信息相关问题研究的成果和最新动态,以期总结过去,展望未来,为我国档案信息问题研究的推进提供数据上的支持。一、论文产出量及年代分布一般情况来讲,论文按年份分布可反映这些年来我国档案界对档案信息研究的水平、发展速度…  相似文献   

4.
政府信息公开立法启示下的档案开放制度设计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档案开放问题是一个令档案人爱恨交织、喜忧参半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从80年代“档案开放”方针的提出到2004年我国万卷外交档案的开放,每一次开放工作的重大突破都得到了民众的热情回应,让档案界赢得了久违的关注和赞誉。但是,与国外档案开放率普遍在90%以上相比,与政府信息公开最短时间为一小时相比,近两年外交档案开放的斐然成绩,浙江、广东等地文革档案开放的喜人现象,并不能彻底改变全国档案开放的尴尬状况和落后局面。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90年代以来档案信息研究论文的数量、年代分布、期刊分布、主题分布、著者机构分布的分析 ,探讨我国档案信息问题的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6.
纵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档案编研工作的发展历程,笔者认为大致可划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档案史料编纂时期;第二阶段是90年代档案编研工作的集体反思时期;第三阶段则是信息时代崛起的档案信息编研时期。  相似文献   

7.
徐欣 《档案与建设》2007,(10):22-24
在我国档案学体系中,专门研究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的学科名称不仅变化多次,而且近20年来处于多元化发展时期。从上世纪50年代始至80年代,学科名称主要有文献公布学、文献编纂学、档案史料编纂学、档案文献编纂学等种种提法。80年代至90年代末,档案界掀起档案编研的高潮,档案编纂、编研学科建设向多元化拓展。但业界对于学科的命名,还没能达致共识。对此有必要作细致的探索,以引起同行的关注,促进工作的提高和学科建设的成熟。  相似文献   

8.
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的档案事业随着恢复整顿,迅猛地发展起来。这其中之一就是省、地档案部门纷纷成立档案学会,更有不少县级档案部门也都成立了档案学会。历经20年,基层档案学会存在什么样问题?发展如何?笔者谈些不成熟的想法。  相似文献   

9.
《现代档案与件管理必读》(以下简称《必读》)是国际档案理事会聘请法国、美国、原联邦德国和荷兰等国的名档案专家编撰的一部专,1985年12月由联合国教科组织在巴黎出版,1992年由我国档案学孙钢、丁志民、方鸣、谢明、杜梅等翻译并由档案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汇集了国际档案界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近30年来的学术研究成果,是档案学研究的精品荟萃,  相似文献   

10.
电子档案信息安全性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化狂潮席卷了全球,建设信息社会成为各国发展的重要一环,其影响范围也波及到各个领域。传统的以纸质为载体的档案渐渐地被大量的电子档案所代替,但电子档案本身的特性和网络环境的复杂性决定了其在信息安全方面上的问题比传统的档案更为突出。本文将着重分析在新形势下引发电子档案潜在安全威胁的各种因素,并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些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1.
关于档案与文化研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士智 《中国档案》2004,(11):40-41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档案界关于档案与文化的研究非常活跃,研究者们从不同方面探讨了档案与文化的关系,提出了档案文化这个新概念。目前,关于档案与文化的研究正方兴未艾。档案与文化研究是档案学术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有继续深入探讨的必要。本文就档案与文化研究中的若干思考阐发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12.
从上世纪90年代起,人们已进入了以知识与信息为主要特征的新时代。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工作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必要性、迫切性,不断地探索研究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的新方法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历史赋予档案部门的任务,进行卡当案信息资源管理工作的创新和升华是档案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3.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档案事业与其他社会事业一样得到了全面的恢复和发展,档案利用工作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也曾经出现过短暂的繁荣,但很快便步入了淡静期。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后,无论是档案利用人次,还是档案查阅数量都开始呈现出明显的下滑趋势,档案馆最不济的时候,与昔日人气旺盛的景象相比,用“门可罗雀”来形容毫不为过。这种萧条冷落的状况,与社会信息化高速发展的现实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无疑就是社会的档案意识、档案部门的社会意识淡薄,从而导致了全社会对档案信息资源利用需求的严重不足,进而大大制约了档案事业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14.
我国档案网站建设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帅 《兰台内外》2008,(2):53-53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档案网站的数量迅速的增长,并逐步成为档案部门开展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对我国档案网站进行了调查,能实现有效链接的档案网站为329家。本文在调查的基础上,对我国档案网站建设的总体状况进行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期能推动我国档案网站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档案利用理论是档案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理论体系随档案工作的发展需要而建立,随档案学的不断成熟而日趋完善。目前,学术界普遍认同西方档案利用理论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之间,成熟与发展于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中国档案利用理论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70年代末至今是我国档案利用理论的发展阶段。通过中西方档案理论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两者在档案利用理论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共性,也存在一些差异。  相似文献   

16.
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档案学界就开始对"双套制"管理模式进行了讨论,进入90年代,随着现代化办公模式(OA系统)的发展普及、缩微技术的应用以及当前在对传统纸质档案逐渐数字化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电子档案、胶质缩微品档案,针对同一内容存在两种不同载体的档案文件是否都要同时保存的问题即档案双套制管理问题就愈发引起热议。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80年代以前,档案部门举办档案展览的数量不多,进入90年代之后,数量开始增加。21世纪,特别是2005年之后,档案部门举办档案展览数量日益增加,主题全面,内容丰富。与此相适应,档案学界对档案部门举办档案展览的研究也随之开展起来。以档案部门举办档案展览期刊研究论文为依据,从论文的年度分布、期刊分布、作者分布和主题分布四个角度,总结我国档案展览研究的成果,以期为今后相关学术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网络信息时代档案编研工作的“热”与“冷”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编研工作是开发与整合档案信息资源的重要举措。纵观我国档案编研工作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档案史料编纂时期、20世纪90年代的档案编研工作集体反思时期以及目前的网络信息时代档案编研时期。21世纪是网络信息时代,进一步研究网络信息时代档案编研工作显得十分必要而有意义。本文拟对网络信息时代档案编研工作作“热”与“冷”两角度的思考,在积极呈现档案编研工作新机遇的同时,  相似文献   

19.
张妍妍 《档案》2014,(4):9-12
关于档案的起源问题.一直困扰着档案界,且呈现出众说纷纭的局面。档案起源问题已有的研究成果,主要有“阶级社会说”、“文字起源说”、“原始社会说”等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但其又都未能克服“阶段论”的局限。而以“过程论”为视角,将“阶段论”中的各“点”串起来,形成一条线,以完整的过程来论述档案起源问题,可以说明档案起源过程论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档案教育起源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档案教育是档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我国档案事业历史悠久,但档案教育却迟至20世纪30年代才开始兴起。本文将对我国档案教育起源的背景和创办的具体情况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