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范长江同志离开我们18年了。回忆他的生前,我曾在三个不同时期和他有过接触,并在一起生活过。第一次是1940年在重庆,我在长江同志直接领导下的国新社重庆办事处工作近一年。长江同志早在新闻界享有盛名,我对他怀有敬慕之情,能在他领导下工作,自然感到十分高兴。国新社是由长江同志和我国新闻文化界一些知名人士发起创办的。国新社在重  相似文献   

2.
我过去长期从事新闻工作,许多新闻界前辈曾经在多方面给予我帮助,三年前不幸病逝的邵宗汉同志,就是这些前辈中的一位。宗汉同志是国际新闻社(简称国新社)的创始人之一。国新社于1938年由周恩来同志授命创办,团结了许多进步的  相似文献   

3.
一人老了常沉缅于回忆往事。最近,新闻界的朋友们欣喜地庆祝新中国第一个记者节,我不禁又想起了把我引上新闻工作之路的长辈之一范长江。在战争年代,我曾经在他领导下工作过一段时间,他的教诲,使我永远难忘。1940年6月,我从浙江上虞来到金华,进入了国际新闻社金华通讯站工作。国新社是党领导下在国民党统治区的一个新闻通讯社,社长就是范长江。只是当时总社设在桂林,离金华很远,我只能从来往的信函和文件中,聆受长江同志的教益。1941年1月,“皖南事变”发生,东南地区的国民党当局掀起了又一个反共高潮,我与通讯站的负责人计惜…  相似文献   

4.
在52年以前,我有幸被介绍到在长沙新创办的国际新闻社工作,名记者范长江是这个社的社长,我从此就当了他的一个学徒。我随长江工作了两年,以后由于皖南事变后国新社在国统区的机构统统被封闭掉,我就再没有同他在一个单位工作,但是,我作为国新社这个革命组织的成员,还继续受到他的多方关照,他办新闻事业的思想和作风,还一直影响着我。长江比我大7岁,他在20—30年代,正好经历了国内许多重要事变。他当过兵;参加过“八一”南  相似文献   

5.
1939年秋,抗战进行了两年,国新社从长沙转移到桂林也有十来个月了。由于有党的领导,有广大民主力量的支持,成立将近一年的国新社总社创出了一个崭新的局面。它团结了一百多位进步的新闻工作者,其中不少是当时全国知名的。除了担任国新社领导的范长江、胡愈之、孟秋江、黄药眠、恽逸群等同志外,还有金仲华、刘尊棋、徐迈进、陈翰笙、刘思慕、  相似文献   

6.
范长江同志是中国青年记者学会(简称“青记”)和国际新闻社(简称“国新社”)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人,从抗日战争时期到解放战争时期,他和我们一起在新闻战线上战斗,引导并鼓舞我们排除一切困难,奋勇前进! 这里我想提供他在1947年2月5日有关“国新社”工作的一封来信作为例证。  相似文献   

7.
我从三十年代中期起,就在上海同范长江同志相识。抗日战争爆发后,随着时局的改变,又先后在武汉、长沙,桂林和他相逢,并有一个短暂机会,在桂林“国新社”朝夕相处。解放后,直到文化大革命之前,由于工作和其他关系,仍有若干接触。长江同志是我所尊重的卓越的新闻战士,也是我的诤友。他给我留下的印象栩栩如生。他被万恶的林彪、“四人帮”残酷迫害致死的冤案,虽已平反昭雪,但我仍然觉得我应该用文字的形式来表达我怀念长江同志的哀思,来表达我对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的深恶痛绝。  相似文献   

8.
1940年10月底,重庆《新华日报》派我到昆明采访,主要目的是访问云南地方实力派龙云将军,并走一趟重新开放的滇缅公路。国际新闻社(简称国新社)社长范长江同志和我结伴同行。龙云在连年军阀混战中以武力统一了云南。抗战以前,他已培植了一支完全由他指挥、给养由地方自给的正规滇军三万多人。在政治上他对国民党中央政权保持“若即若离”的态度,形成“半独立”的地方实力派。抗战爆发后,国民党中央与云南地方当局的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日益加剧。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个革命者的一生,能在抗战初期、解放战争初期和建国初期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在长江同志领导下工作,该是十分幸运的。遗憾的是,我没有很好地向长江同志学习到很多东西,至今只能作为新闻战线上是一员退伍兵,来追忆长江同志一生中最可宝贵的道德品质,我想在今天十分强调廉政建设的时机,还是有一定意义的。回想当年,我在上海当学徒时,受到《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等歌曲以及《中国的西北角》、《大众生活》、《永生》等进步报刊书籍的熏  相似文献   

10.
调入南方局文委工作 国民党政府迁都重庆后,第十八集团军办事处也由武汉迁到重庆.1939年1月,周恩来、董必武等同志领导下的南方局在重庆成立.南方局是党中央的派出机关,领导当时国统区和部分沦陷区各方面的工作.下设有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和青委、妇委、文委等,分别主管各方面的工作.主要是贯彻执行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政治路线、方针政策.具体点说,是在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组织人民以争取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  相似文献   

11.
良师益友     
我认识长江同志,是在一九三八年的汉口。这年春天,全国记者云集武汉。为了团结广大青年记者,三月间,在党的领导下,在汉口成立了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长江同志是主要组织和领导者。秋天,武汉外围吃紧,蒋军步步退缩,武汉的失陷,已在预料中了。“青记”决定撤离武汉,一部分同志去重庆,一部分同志去长沙,我是第一批到长沙的。长江与陈侬菲同志等也先后来了。会址设在都正街,房屋虽简陋,但大家在长江同志领导下,情绪很高。出墙报、开座谈会、出版会刊《新闻记者》。那时各报从战场上  相似文献   

12.
1935年—1936年期间,南京新民报相继增加了几个青年人。我和浦熙修同志,都是那时参加这个报社工作而走上新闻战线的。抗日战争时期,又同在新民报重庆社工作。直到抗战结束,全国解放前夕,我们工作的地区虽有变动,但却始终保持着密切联系。她在蒋家王朝统治下的黑暗岁月  相似文献   

13.
在抗日战争期间,凡是在国民党统治区呆过,而又跟书刊打过交道的人,大概没有不知道生活书店、新知书店、读书出版社的吧?这三个单位,后来合并成“三联书店”。从1932年邹韬奋同志创办生活书店以来,已经整整五十周年了。这三家书店在抗日战争前,就致力于革命出版活动。抗战期间,在党的领导下,根据“坚持团结、坚持进步、坚持抗战”的方针,团结广大进步作家,出版大量书刊,宣传马列主义,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  相似文献   

14.
在我的新闻生涯中,接受过好多位省、市、区党委书记、宣传部长的领导,时间最长、印象最深的要数石西民同志。他从1955年到1964年,在担任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长、市委书记处候补书记、书记的十年中,一直关怀和领导《解放日报》的工作。我在他领导下工作,得到他许多指点和帮助。他的好作风,他出的好主意,直到今天仍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各位同志: 这次纪念“国新社”50周年,许多新闻界的老同志、长江的亲密战友都会聚在一起了,机会难得。今天又特地安排了“长江生平事业研讨会”,并邀我参加,我再次向会议的主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和长江在1938年开始认识(实际上只能说是1939年),1940年就结婚了。可是,在解放前,由于历史上客观的原因,使我们象走马灯似的,往往是刚碰到一起,不久就又分手了。解放后,基本上安定了下来。但是,我们在不同的岗位  相似文献   

16.
一、上海沦陷时期“国新社”在桂林展开发稿工作后,就计划筹设上海的通讯站。1939年春,我与王坪、张杰、汤轰振和朝鲜义勇队的韩志成同志,到皖南访问新四军时,曾分别进入苏南沦陷的大、中城市,了解沦陷区敌伪情况,回桂林后研究在华东敌后设立通讯站的问题。长江同志指出,当前开展敌后沦陷区的通讯报  相似文献   

17.
一九四九年冬天,周恩来同志听到一位原来在重庆商务日报工作的同志从香港来到北京时,他回想起了重庆商务日报当年的情景,很高兴地说:“重庆商务日报这段工作做得很不错。一九四一年我党在重庆还是比较孤立,只有文化教育界人士敢于接近我们。商务日报动员工商界反对四大家族,工商界开始靠近我们,扩大了我党的统一战线。”根据我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域要“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方针,  相似文献   

18.
解放前,重庆《商务日报》是四川一张历史较悠久的老报。在它的最后阶段,曾经在党的领导影响之下,在复杂的斗争中起到过进步的作用。关于1943到1949年这一时期,已有同志写了详细材料,载于《新闻研究资料》。这里主要谈谈该报抗战初期的有关情况。  相似文献   

19.
关于写作上的“少—多—少”,有哪位先贤提过,我不知道。我正式听到这个说法,是前不久从我的老同事——八十多岁的张黎至同志那儿听来的。 张黎至同志在30年代便参加了新闻工作,有着丰富的新闻工作的经验。他写文章,在文字上非常讲究,因而他写出的文章干净而漂亮。1980年北京晚报复刊时,他已过了退休年龄,但王纪刚、顾行等当时晚报的领导仍然把他请了回来,让他带年轻的同志。后来,他还到文艺副刊部编《百家言》栏目。他退休后,每次回报社办  相似文献   

20.
《新闻界》2017,(2):107-108
<正>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发行机关党《新华日报》,于1938年1月在武汉创刊,同年10月武汉沦陷后迁往重庆,至1947年2月被查封,历时9年。重庆《新华日报》在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周恩来)的领导下,采用"开天窗"等方法同国民党的新闻管制展开了多方面的斗争。它高举"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旗帜,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原则,采取"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法,进行了合法与"非法"相结合的两手斗争。国民政府先后颁布了《修正新闻检查标准》、《修正战时新闻禁载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