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铁匠铺放飞大企业梦想 20世纪下页,乡镇企业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崛起了,世代中国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由此改变。这是穷则思变的产物,是中国农民自身创造的神话。而鲁冠球这面乡镇企业的旗帜,就是创造万向集团乡镇企业神话的人。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新事物层出不穷。但是,事关中国命运与前途的创新,是在农村这个大舞台演出的。江泽民主席评价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乡镇企业是中国农民又一伟大创造”,“星火计划是中国科技界的一个创举”。这后一个“创举”是由前两个“创造”引发的,是为  相似文献   

3.
十年来,中国的发展是同改革紧密地交织在一起的。发展为改革创造了条件和机会,改革又是推动发展的最重要的力量。在未来的十二年,中国的经济发展将有哪些重要趋向值得重视呢?有哪些严重的困难需要克服呢? 第一,农村工业化的趋势还将蓬勃发展。不少国家工业化初期都曾出现过大量农户破产后盲目流入城市的状况。我国这几年农村工业(也叫乡镇企业)的发展,开拓了一条城乡共同富裕的新路。七年来,已有八千多万农业劳动力转入乡镇企业。由于乡镇企业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增强了农村的经济力量,从而也就增强了农民对农业生产的再投  相似文献   

4.
星火计划是以乡镇企业为主要载体,通过科技成果转化以振兴农村经济的计划,经过10年的实施产生了巨大的效益。星火企业正是承担了星火科技项目的乡镇企业,它们为整个乡镇企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培养了企业人才,集聚了大量资产,积累了宝贵经验。据统计,到1995年底,锦州市星火企业创造的总产值占乡镇企业总产值的7.5%,  相似文献   

5.
阳泉市地处山西东大门,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地面工业薄弱。通过实施星火计划,初步实现了由采掘业向加工业转移,地下工业向地面工业转移,传统工艺向现代技术的转移,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初步的基础。1993年,阳泉国家级星火技术密集区正式建立。3年来,农村经济结构发生显著变化,1995年在农村总产值中林果业、蔬菜业、畜牧业的比值达到51%。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1995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39元。密集区内乡镇企业超常规发展,1995年,乡镇企业总产值突破百亿元大关。星火项目在乡镇的覆盖率达80%,到目前为止,共组织实施各级星火计划项目175项,实现产值17.3277亿元,利税4.5320亿元。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乡镇企业已由以  相似文献   

6.
乡镇企业的迅速崛起,打破了中国传统的城市工业、农村农业的旧模式,一个以城市为中心、以星罗棋布的小城镇为纽带、以广大农村为基础的城乡结合、工农结合、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城乡体系正在形成。从而导致广大农民生活方式和精神文明的深刻变化,使农村经济朝着专业化、商品化和城市化方向前进,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引导农民共同致富的社会主义探索出一条崭新的道路。当今社会,情报信息已日渐成为决定  相似文献   

7.
实践证明,发展乡镇企业是推动我国农村经济持续发展,使八亿农民走上脱贫致富道路的主要途径。发达地区起步阶段道路较为平坦,发展很快,乡镇企业已成为当地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而广大的中间和落后地区,特别是边远落后地区,却起步维艰,普遍苦于缺少门路,现有的少量企业,效益也很差。边远落后地区乡镇企业能否发展,如何起步,这是现实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一、发展乡镇企业是促进边远落后地区农村经济脱胎换骨的关键我国边远落后地区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经济落后,交通闭塞,以农业为主、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三中全会以来,农村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大多数地区基本  相似文献   

8.
守均光 《未来与发展》1993,(5):12-14,20
一、前言在一个乡镇中,用乡镇经济带动村庄经济发展,走向共同富裕,是加速乡镇经济发展,走向现代化的重要课题。而用乡村合作办企业的方式发展乡镇企业,优化乡村经济结构,则是一种用乡镇经济带动村庄经济发展的强有力的纽带和走向共同富裕的有效方法。乡镇企业的发展,促进了乡镇经济的繁荣,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改变,发展乡镇企业,使农民离土不离  相似文献   

9.
星火计划是依靠科技振兴农村经济,推动农业和乡镇企业发展的指导性科技开发计划。星火计划的宗旨就是把科技之“星火”撒向农村,使科技与经济有机结合起来,指导农民依靠科技发展农业,引导乡镇企业科技进步,促进农村小城镇建设,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12年来,我县共组织实施各级星火计划项目156项,其中国家级56项、省级33项、市级38项、县级  相似文献   

10.
现代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之一,是通过创办工业团地,组织密集型的工业群落来获取相对理想的规模效益。如何通过经济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引导众多的乡镇企业相对集中到农村工业小区内创办,以取得现代工业所追求的集聚效益,是乡镇企业长期发展中需要高度重视并致力解决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1.
从中国山区的地理与地质分布特征入手,总结出中国山区自然与社会资源的X型相关模式,山区人均工业产值仅相当于全国人均值的20%。首次提出了中国除东、中、西部三大差别外,还存在一个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的三大垂向经济差异。一个是水平方向上的从东到西经济上的发达到8中国山区、资源体系、资源丰度对比、三大垂向差异、基本格架  相似文献   

12.
这篇文章是根据王晓方同志在广州番禺市石楼镇召开的全国星火计划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整理而成的,文中谈到的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思路,为“九五”期间星火计划向深度和广度进军指明了方向。文中认为,农业产业化将是中国农民继“包产到户”、“乡镇企业”之后的第三大创造。对什么是农业产业化进行了精辟的概述,即“三以五化”,以需求为导向、以效益为纽带、以科技为动力;布局区域化、生产专业化、管理企业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社会化,并鲜明指出农业产业化是星火计划发展的动力和希望。文章思路清晰,认识深刻,情感真挚,对各级科委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带来了我国经济的全球化,我国的乡镇企业作为新农村改革的领头区域,在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之下,面临的也是多方面的竞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我国的乡镇企业中,经济财务问题也是尤为重要的问题。解决好了这一问题,也就解决了整个乡镇企业的问题。本文将从这一现状入手分析,寻找出相应的培养措施。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明显巨大的变化,乡镇企业蓬勃兴起。早在1984年,全国乡镇企业总数仅达606万个,其产值达1.700多亿元,而据1986年上半年统计,全国乡镇企业总数已经1.200万个,总产值超过2.500多亿元。这就说明乡镇企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发展乡镇企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工业向农村扩散,以及农业联产承包后,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寻找出路的需要,是促使我国八亿农民参加到国家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农村城市化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中来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众所周知,乡镇企业的发展还存  相似文献   

15.
简泽 《科学学研究》2011,29(3):366-372
 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地高速增长,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中国奇迹”。 然而,我们就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认识还局限在线性增长的框架中。在一个非线性增长的视角下,这篇文章显示,国际贸易活动中的知识溢出效应和市场范围的扩展激发了中国经济从传统技术下的低增长路径向现代工业技术下高增长路径的转换,技术变迁、工业革命和经济起飞联合内生。通过把国际贸易发展的门槛效应、技术变迁与中国经济发展的非线性行为联系起来,这篇文章从理论和经验上揭示了中国经济从贫困向现代经济增长起飞的一个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6.
创建星火技术密集区,使合肥市肥西县三河镇驶上了依靠科技振兴经济的快车道。如今这一具有千年历史的商贸重镇,已成为生态农业发达,纺织、塑料、机电制造等乡镇企业高速发展的新型城镇,1997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7.19亿元,创利税15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50元。如今三河镇列入了  相似文献   

17.
星火计划是依靠科技进步,振兴农村经济,发展乡镇企业的一个科技发展计划。它为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开辟了良好的途径。西宁市依靠科技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促进乡镇企业发展取得较明显的成效;依靠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提高了农民科学种田的意识,农业产量连续创历史最好水平。西宁的乡镇企  相似文献   

18.
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为格兰仕的国际化进程并不是单纯的实现从OEM到ODM再到OBM的转变,而是在于其通过生产要素的低成本优势获得规模经济,再通过规模经济增强低成本优势,进而形成其在市场上的垄断权力。借助市场权力和低成本优势使其在贴牌生产过程中获得积累资源和研发资金的时间和经验,逐步实现从贴牌到创牌的嬗变和突破,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  相似文献   

19.
提出的问题十年改革,我国乡镇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到1989年,全国乡镇企业已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9200万人;乡镇企业总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已由1978年的31%上升到60%,成为农村经济的主体。实践已经证明,发展乡镇企业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繁荣农村经济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西藏和平解放60年来,伴随着西藏社会经济面貌的历史性巨变,西藏农业特别是种植业生产从原始到传统、从传统向现代的跨越式转变。现代农业科技事业的创建发展,冬小麦推广和全区青稞良种化两大技术成就直接推动了全区粮食总产两次翻番,实现了粮油自给有余,同时也使种植业生产条件与技术水平得到根本改善与提高,农民经营观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