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假象与真实:合作研究中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问题是以理论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构成的合作研究方式中无法避免的问题,而且这种研究方式更能表现这一问题的本真状态,它是教育理论研究者与实践工作者进行的面对面的直接交锋,这种交锋在一定程度上说也是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交锋。在这种研究方式中,由于合作主体“生活世界”的差异,无法避免在视域上的难以融合,而实际存在的对合作研究的实践性和主体关系本质的不同预设,最终产生了一系列在理论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的主体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 “假象”,破除这些假象只有依靠对教育实践的历史性的充分尊重和对话的主体间性的回归。  相似文献   

2.
李和英 《课外阅读》2010,(11):77-77
“新课程改革已在健康、有序、全面地推进,一步一步地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走进教师。”新课程改革的学习与实践,给我们每一位教师最大的收获和体会,归结起来一言以蔽之,——那就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还是在于教师。新课程改革与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水平、教学经验、个人风格、高尚师德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课程改革是促进素质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它以其不可抗拒的力量和崭新的姿态走进了我们的校园,走进了师生的生活,走进了我们的课堂。在新课程的指引下,我校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人文立校,特色立校,人才立校,努力办让人民满意的学校。一、建设学习型的人文校园。新课程的起点应该是新的思想和观念的建立,对一所学校来说,新课程的起点又应该是校长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内涵发展的管理理念。为充分发挥百年老校积淀的文化底蕴,引领师生共同成长,我们在学校管理中实现“三变”。1.建设人文校园,变“美化”的校园为“文化”的校园。…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改革的实质是“构建充满活力的开放的课堂教学,倡导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具有实践和创新能力的新人”。当新课程改革从理论走向实践,当我有幸成为一名实践者,真实地走进新课程时,我产生的何止是惊叹!理论的不断学习与初步的教学实践体验,不断冲撞着我们头脑中的教育信条,构筑着崭新的教育天地。一、新课程要求教学观念须从“封闭”走向“开放”以往的“教学”仅仅是为了传授教材中的知识,没有了课程意识,教学便简单地成为了一种技术,渐渐地走向了封闭。而今,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学观念须从“封闭”的状态走向“开放”。1.教材…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预设”和“生成”成了教育教学领域的热门语汇,并伴随新课改的深入,“预设”和“生成”应该成为教育教学领域的“深度语汇”,只有透彻理解、深刻把握“预设”和“生成”的本质内涵、价值追求以及相互关系才能真实地走进新课程,实现教育教学观念、内容、方式的切实转变,不断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从这一期起,本刊将新辟《新课程·新教材·新教法》专栏,以反映在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语文教学。新课程、新教材、新教法,“新”在哪里?这是本栏目所要探讨的全新话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到目前阶段,我们不能只是停留在“理念”的层面,空喊“新”的华章;理念与教学实践的结合,才是我们所要追求的最佳创新生成点。比如,教学内容的最“新”整合、教学目标的最“新”生成、教学过程的最“新”优化、教学评价的最“新”呈现,等等。总之,是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教学在常态背景下的最“新”反映。本期首推《人生寓言》教学案例。以教学案例来诠释“新”的理念、新的教学实践,恐怕最能与一线的教师贴近。这是一种走进新课程的新的策略。教师通过自我的教学设计、自身的教学实践、自己的教学反思,达成与新的教学理念的融合。“应该怎样教、不应该怎样教、还应该怎样教”,每一个人都应有这样的思考。本栏目就是提供这样思考的平台。《人生寓言》的教者和评者,都是宜昌市的年轻的教师。他们的教学案例,是否真正张扬了教学的个性,还请读者评议;同时,也欢迎实验新课程的教师,参与到我们的栏目中来,交往互动,以达成对新课程理念的共识。史绍典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理念寄寓着我们的理想,新课堂教学是我们实践和探索的现实。走进新课程,我们发现,过去一味地由教师积极地“传授”和学生被动的“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开始“裂变”,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行为正在逐步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逐渐成为主流.三维目标已逐渐成为教师们教学的指针。欣喜之余,我们也有许多困惑和思考:我们的新课堂教学需要注入什么样的生机与活力?语文新课堂教学怎样才能体现“语文”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体现新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物理新课程推广和使用,对于我们这些学着“旧教材”长大,教着“新教材”成熟的教师提出了严峻的考验,我们物理教师能“走进新课程”吗?我们能胜任新课程的教学吗?能进一步把新课程理念带进物理课堂,指导物理教学吗?物理新课程呼唤“新”教师,教  相似文献   

9.
走进新课程 ,是一种全新的体验 ,全新的感受。课堂上我们关注的是人 ,关注的是学生的发展 ,课堂上不再有繁琐的、理性的、枯燥的分析 ,有的是精彩的、感人的、个性化的人文景观。走进新课程 ,我们创设出民主、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 ,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 ,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走进新课程 ,我们注重实践 ,注重过程 ,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高。新课程是适合学生发展的理想课程。一年来 ,我们在实践新课程的教育理念 ,积累新课程的教改经验。我感受到 ,走进新课程 ,进行语文新课程实验 ,应该重视以下几个方面。一、重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已走进校园,走进课堂.新的教学模式,是实施课程改革的有效途径.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入目标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数学课程应关注学生的情绪、情感,我们应该让学生在课堂上伴随着知识的获得,越来越积极,越来越自信.俗话说:“一个好的开头,便是成功的一半.”引入新课环节是一节课中的先契,引导好了,能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唤发出来,吸引他们主动参与,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是最好的老师.”在兴趣的支配下,一节课的数学任务就能水到渠成地引流下…  相似文献   

11.
课程改了,理念新了,教学行为也有了很大的转变了,教学思维也有了新的建构了,可是“走进文本”总还是让人们有着“穿着新鞋走老路”的感觉,总还是有着隔靴搔痒的嫌疑.究其原因,主要还是“走进文本”依然是在让学生被动地走进文本而非主动地走进文本.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一些教师在打着“教师为主导”的旗帜下,虽在拒绝着传统教学模式的“低效”,却在固执地实践着所谓新课改的“高耗”.本文提出了如何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的具体策略,对新课程理念的进一步贯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常听一些朋友在谈论:“新课程离我们有多远?”虽说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各地都很讲究通识培训,且提出“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但我们真的走进新课程了吗?作为一名普通老师的“我”,又做了什么呢?从心理上,我们是否已真正地接纳了新课程的理念,并在实践中反思呢?从人际关系看,新课程的学生观与师生观都有了很大的变化,我们是否能理解与适应?从学生学习来看,新课程强调的是建构与感悟,希望能系统地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对此,我们对儿童学习心理学,特别是以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心理学”为代表的建构主义理论又了解多少?是否为此进行了必要的知…  相似文献   

13.
当学校的低年级开始使用“人教版”课本,当课程表在开始悄然变化的时候,我们也已感到新课程在走近我们。学习新课程的书在我们书架上最显眼的地方,我们那颗朴实的奋斗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的心没有改变。我们的年龄让我们处境尴尬:我们无法像年轻教师那样欣然接受新的事物, 也无法像老教师一样固执地“坚守阵地”,我们有点害怕落后,又不甘落后。慢慢地,我们接受了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走进了新课程。然而我们在冷静思考中有点困惑:在未实施新课程的近十年教育工作中,我们带着学生游青山、开篝火晚会,这不就是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吗?那一篇篇美文…  相似文献   

14.
为了追求更高水平的教育质量,基础教育改革伴着风行全球的改革浪潮全面铺开。一年来它走进了各所学校,走进了课堂,走进了教室,推动着素质教育的进程。由于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基础教育改革最终希望能使现存的课程理念和教学实践“脱胎换骨”。“研究性学习”、“教师专业发展”、“教学创新”、“以校为本”、“三维教育目标”、“师生课堂知识建构”等一系列教育改革方案及新生教学方法和手段,让我们目不暇接,我们的目标是使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走进新课堂。新课程来了我们怎么教?现在有的教师已经走过了一年的历程,有的刚刚参与,但无…  相似文献   

15.
基于优秀教师特点的自主成长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理论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开始关注教师素质和教师成长问题。如果说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进行的发端于美国、影响至全球的“新课程运动”最大的馈赠之一是:不管在理论研究领域还是在实践改革领域,人们都已充分意识到教师素质与教育改革的生死攸关关系,以至于这种认识部分直接地引发了一场反思型教师与教师教育运动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勃然兴起[1]。那么,新中国建立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更是充分“悦纳”了这一“馈赠”,强调“教师是课程建设的主体”,强调作为主力军的中小学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和认识、对新课程的适应和升…  相似文献   

16.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日复一日地布置着单调、机械、重复的作业,而这些作业,已经让学生熟悉到能准确无误地猜出来。可见,在走进新课程的今天,不难发现我们的语文作业存在着以下的弊端:首先,现成内容多,实际编写少;其次,巩固知识多,实践应用少;再次,统一任务多,自主选择少。作为教师,该怎样为作业换“新颜”呢?笔者认为,教师应该更新语文作业设计理念,开阔语文作业设计思路,使语文作业“旧貌”换“新颜”:一、“自助餐”式——“趣”;二、“个性化”式——“创”;三、“活动式”——“活”。  相似文献   

17.
姜颖菊 《成才之路》2009,(15):22-22
春去秋来,走进新课程已有几年了。回首这几年的课改之路,感慨万千。从刚开始的“雾里看花”到现在的“拨云见日”,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新课程给老师、给学生带来的巨大变化。下面,谈一谈自己走进新课程这几年里最深刻的感受。  相似文献   

18.
吴勇 《湖南教育》2007,(1):16-17,13
教案教路:永不相遇的“流星”为了广大教师能更好地理解新课程,走进新课程,出版社邀请“名特优”教师编写一套又一套备课用书,详尽到一个句段,精细到一个细节,这为我们语文教师提供了“拿来主义”的范本。不少语文的备课,其实就是名家教案的“大挪移”。  相似文献   

19.
小学音乐的情感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宇 《学周刊C版》2011,(6):124-124
小学音乐的教学不应该局限于以往的传统单一模式,只是一味的“教唱”,让本来充满情趣的课程变得枯燥呆板,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应该是丰富多彩的,让小学音乐真正的“活”起来,让音乐真正的走进小学生的心灵,促动他们的情感,是素质教学对教师的要求,也是为了让小学生们能更好地融入和适应这个时代。  相似文献   

20.
在未接触“小学语文发展与创新教育研究”课题之前,我们觉得走进新课程很难。但参加了“小学语文发展与创新教育研究”课题之后,课题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沿海地区的新思想新观念,也给我们提供了走进新课程的有效路径。教学观念的改变实施新课程,首先是要转变观念,课题研究让我们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这些变化正是走进新课程的必要条件。1.营造平等的对话氛围。教育理念决定着教育行为。“发展与创新要以人为本”,“时时,处处,人人都能创新”,因此教师不再是教室里威严的唯我独尊的主宰者,而是时时眼中有学生,处处为学生的发展着想的朋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