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资产阶级维新派的领袖人物康有为从1888年到1898年十年间,曾七次上书光绪皇帝,力陈变法维新,终于打动了光绪帝,推动了维新运动,导致了中国资产阶级第一次重大的政治运动——戊戌变法。康有为在一首诗中说:“忧时七上皇帝书。”从这七次上书,我们可以看到他希望通过变法挽救民族危亡的抱负,也可以了解到经历了多少艰难曲折,才有百日维新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史学界对光绪帝的评价众说纷纭。50年代时,范文澜在《中国近代史》一书中提出:光绪帝是满洲皇族中比较能接受新思想的青年皇帝,颇想有所作为,称赞他:全部接受维新派的建议,有高度的变法决心。封建皇帝变成维新元首,是值得尊崇的,变法失败并不损害他在历史上的地位。但大部分人则强调光绪帝是剥削阶级代表人物,认为光绪帝在维新变法中没有同意维新派君主立宪的主张,与维新派是“同床异梦。”1980年以来,史学界有些人认为,以前对光绪帝的评价偏低了,应客观、公正地肯  相似文献   

3.
杨天石同志在《光绪皇帝与康有为的“戊戌密谋”》一文中认为,在戊戌年(1898年)“光绪是了解并同意康有为杀荣(荣禄)、围园(颐和园)、废后(慈禧太后)密谋的,并曾命令袁世凯实施”。此说值得商榷。 (一) 光绪皇帝不了解康有为“密谋”杨文援引毕永年的《诡谋直纪》、袁世凯的《戊戌日记》等史料中关于康有为、谭嗣同等准备把“圍园废后密谋”奏明光绪帝的记载,断言光绪帝是了解“密谋”的。“准备奏请”不等于实际已经奏请,康有为、梁启超等从未说过已将“密谋”奏明光绪帝,杨文亦未引证一条“已经奏请”的史料。事实上,康有为等未将“密谋”奏明光绪帝。戊戌七月,盛传慈禧太后将利用九月在  相似文献   

4.
【观点梳理】A.秦始皇是什么人?他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他野心勃勃,有无穷的占有欲,……按照境界说的定义法评价他,他不但归属功利境界,而且正是这一境界的代表人物。然而,从历史实际出发,秦始皇却又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封建君王,是盖世英雄,在社会发展、历史进步中的作用显而易见。但用觉解、动机标准衡量,却只能屈居低等境界,无缘和“圣…‘贤”沾边。  相似文献   

5.
十九世纪九十年代,一方面清王朝日益腐朽没落,另一方面外国侵略者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日益加深。光绪皇帝站在历史的潮流前面,是位颇有作为的爱国皇帝。曾留学美国的容闳,在评价光绪皇帝时说:“后人读清史者,必将评其为爱国之君”。光绪皇帝的爱国思想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6.
光绪皇帝称慈禧太后为“亲爸爸”张布雷光绪皇帝称慈格太后为"亲爸爸"是影视艺术的虚构吗?是满族的风俗习惯吗?都不是。那拉氏(慈禧太后)于1861年通过"辛西政变",登上了统治全国的"宝座",开始垂帘听政,在清末的同治、光绪年间其尊一直在两皇帝之上,实际...  相似文献   

7.
“光绪是洋务派的皇帝”辩析买买提祖农,白云清朝末年的光绪皇帝(1871-1908),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历史人物,对其评价,一直存在着分歧。胡绳在《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一书中认为:“拿光绪皇帝在百日维新期间的许多实行新政的诏书的内容看,拿光绪对于维新派...  相似文献   

8.
张惠民 《历史学习》2001,(10):20-22
光绪帝是在清朝统治集团的复杂矛盾中被推上皇帝宝座的,从1876年到1908年,共在位32年,这期间真正有所作为的只有“亲政”的10年,其中给历史留下最深刻痕迹的则是戊戌变法。  相似文献   

9.
大家都听说过秦始皇吧?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封建皇帝,生于公元前259年,死于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姓“嬴”名“政”,他13岁就继承了秦国的王位,22岁加冕亲政。此后,他用10年的时间先后灭掉了韩、赵、魏、楚、燕、齐6个诸侯国,结束了中华大地长达500多年的分裂割据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嬴政在统一七国后,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超五帝”,于是创立“皇帝”一词,并自称“始皇帝”。他曾多次巡游天下,遇到自己执政不合理的地方就予以改正。传说,有一次他遇到一个买牛的老者和卖牛的年轻人在争吵。…  相似文献   

10.
对溥仪被俘时间的考辨徐修宜爱新觉罗·溥仪,是清朝的最后一个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1945年8月,随着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他成为苏联红军的俘虏。溥仪被俘,不仅使“皇帝”这个至高无上的称号,在中国政治舞台上划上了句号,成为历史的名词,同时...  相似文献   

11.
关于对清季光绪皇帝的评价问题,在一些中国近代史专著和报刊上的有关文章中,有着不同的看法,主要是对他在戊戌变法中的作用有不同评价,对他在中日甲午战争和义和团运动中的看法也有分歧.现将这些不同看法综合介绍于下.一甲年战争时的光绪光绪帝1875年登基,1889年"亲政",五年后便爆发了中日甲午战争.在战争中,光绪主战,慈禧主和,对光绪主战的目的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以光绪为首的帝党主战和后党的主和  相似文献   

12.
戊戌变法中光绪帝的历史地位问题,众说纷纭。有的持洋务派的皇帝之说;有的说是维新派的皇帝,也有的认为是爱国的开明君主。这些论断都有合理的成分。但从光绪帝在戊戌变法中的所作所为看,他是早期维新思想的实践者。 首先,从他颁布的大约二百条诏书中的重要内容来考察。 政治方面,开懋勤殿,裁彻京内外大批衙门、冗员;广开言路,不论士民一律可以上书言事,准许自由设报馆、出版等。前者被持维新派皇帝论者认为是开议院(制度局)的先声,或被持洋务派皇帝论者作为其重要依据。其实开懋勤殿是一种“议院制”,而这种议院制是早期维新思想家们提出来的。郑观应提出学习日本“本其国之成法而参以西法”,“凡事应由上下议院议定,仍奏其君裁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光绪怎样对待“卖国求荣”、光绪的“变法”决心及光绪是“百日维新”的决策者三方面,评述了戊戍变法中的光绪皇帝,认为光绪皇帝是戊戍变法的支持者和“百日维新”的实际决策者,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试图仿效外国革新中国的开明皇帝。  相似文献   

14.
史学界对光绪皇帝的评价不一,从现行高教教材(人教版)所涉及的内容看,他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呢?从戊戌变法前后的所作所为来看,光绪皇帝是一位颇想有所作为的具有爱国思想的封建君主。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台湾等大片领土的割让,刺激了  相似文献   

15.
本文是一篇对历史人物——光绪皇帝论评的力作。作者通过对大量历史材料的分析研究,充分肯定了光绪皇帝在戊戌变法中对“兴民权,设议院,立宪法”政治主张的支持和赞同,肯定了光绪皇帝在维新变法中坚定、果放的态度,认为他不愧为一个“爱国之君”,并对历史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汉武帝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学界对汉武帝的评价一直存在着严重的分歧。多数人对汉武帝是肯定的,极力讴歌他的雄才大略和功勋德业:“孝武皇帝躬仁义,厉威武”,“廓地斥境”,“功德茂盛,不能尽宣”。汉武帝是“一座雄才大略的封建政治家”,他“对外用兵,扩张疆土,对内兴作,多所创建”,“这是历史上非常灿烂的一个时期,汉武帝就是这个灿烂时期的总代表”。我们认为这种评价不符合历史的实际,纵观汉武帝在位五十四年的所作所为,虽也作过一些有益于民的事,对历史的发展起过一些好的作用,但从整体来看,应该说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封建暴君,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是过大于功。  相似文献   

17.
在给学生上《戊戌变法》一课时。我讲到了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粱启超分别在英国人和日本人的保护下逃走了,而慈禧太后想废掉光绪帝,但遭到英、美、日的反对。课后,有一位学生问我:“老师,英国和日本为什么要帮助康有为、粱启超和光绪帝?帝国主义列强不是不希望中国富强吗?”说实话,我不知道原因。当时我一时语塞,为了掩饰自己的无知,我随口说了句:“也许是他们和一些外国人关系密切吧。”  相似文献   

18.
王永华 《陕西教育》2008,(10):92-92
“贞观之治”是中国历史上屈指可数的太平盛世——短短的23年,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迅速发展,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全盛时代。唐太宗李世民被公认为我国古代历史上首屈一指的好皇帝。“聪明一世,懵懂一时的英明帝王”是一代伟人毛泽东对他的最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19.
梁初 《湖南教育》2011,(3):59-59
什么样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什么样的教育是成功的教育?这或许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学生和家长都关心的问题。明代政治家、改革家、中国历史上优秀的内阁首辅张居正曾担任小皇帝万历的老师。他德高望重、博学多才,对九岁就登基的万历小皇帝的教育尽心尽力,到了呕心沥血的地步,然而,他的教育却被认为是“史上最失败的教育”,让人感慨万千。  相似文献   

20.
《学苑教育》2012,(22):F0003-F0003
奥马尔是一个有作为的皇帝一他的头脑里充满了智慧,而且稳健、博学,为人们所敬仰有一次,一个年轻人问他:”您是如何做到这一切的,刚一开始您是否就已经制定了一生的计划了呢?”奥马尔微笑着说:“到了现在这个年纪,我才知道制定计划是没有用的“当我20岁的时候我对自己说,我要用20岁以后的第一个111年学习知识;第二个10年去国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