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据深圳报业集团发行有限公司官网消息:2014年1月1日起,深圳报业集团的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深圳晚报、晶报四份报纸,零售价将由现在的每份1元提升至2元。在当下的媒体生存环境中,深圳报业集团的提价之举会不会是一个好的选择?报纸提价是否会使读者群流失加速?  相似文献   

2.
媒体管家     
<正>深圳报业集团旗下报纸提价发行据业内人士消息透露,从2014年1月1日起,深圳报业集团旗下党报征订价格上涨,具体上涨幅度接近30%。业内人士表示,由于党报征订的特点,这一做法不会影响党报征订数量,有利于集团改善自身经营状况。此外,自2014年1月1日起,深圳报业集团旗下的《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深圳晚报》《晶报》四份报纸,零售价格将由现在的每份1元提升至每份2元。伴随着价格的提升,四份报纸的版面会不会随之扩大,提价做法是否会导致读者流失,目前尚未可知。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报业发展局势中,既可看到免费报纸迅速崛起,也可看到纸质报纸发行提价已在国内外频繁出现。提价究竟是逆势而行,还是一种新的经营环境中隐现的发展趋势,有其合理性存在?文章试图对此从纸质报纸发行提价状况、为何提价,以及怎么提价3个层次来分析,在梳理报纸提价现象的基础上,探讨纸媒提价的缘由以及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4.
从2007年11月南方都市报在深圳的零售价从1元提至2元为发端.拉开了中国报纸涨价的帷幕。2008年随着新闻纸价格每吨几近上涨2000元的飙升.不少城市报纸终于“扛不住”了。根据中国报业协会的估算,2008年全国新闻纸用量约为380万吨。以新闻纸平均上涨1500元计算,整个报业的成本就将增加57亿元——这几乎将耗噬报业的所有经营利润。于是,报纸提价便成为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国报业的一道景观。  相似文献   

5.
段继凯 《记者摇篮》2008,(11):36-38
从2008年7月28日开始,大连市三家都市报联合提价,零售价从原来的0.5元/份提高到1元/份。从成本角度看,报纸提价是在新闻纸等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不得已而采取的对策,但从报纸自身管理的角度看,提价矫正了原来极不合理的定价,从根本上堵住了“吃报”的漏洞。  相似文献   

6.
早在2007年广州部分报纸已开始提价.2008年9月,继南京、成都、上海、武汉等之后,北京报纸开始涨价。报业媒体希望通过提价减少对广告的过分依赖.这其实是低成本和差异化战略遭遇困境的无奈。从长远看,变革报业经营管理模式才是根本出路.必须重塑和再造报业媒体供应链。  相似文献   

7.
海外     
《青年记者》2008,(6):3-3
扬子晚报等南京报纸提价 自3月10日起扬子晚报、金陵晚报、现代快报、南京晨报提价,每份报纸零售价调整为0.7元。解放日报报业集团2007年实现利润3.36亿元 解放日报报业集团2007年实现利润总额336亿元,同比增长104%,连续6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相似文献   

8.
从2007年11月南方都市报在深圳的零售价从1元提至2元为发端,拉开了中国报纸涨价的帷幕。2008年随着新闻纸价格每吨几近上涨2000元的飙升,不少城市报纸终于“扛不住”了。根据中国报业协会的估算,2008年全国新闻纸用量约为380万吨,以新闻纸平均上涨1500元计算,整个报业的成本就将增加57亿元——这几乎将耗噬报业的所有经营利润。于是,报纸提价便成为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国报业的一道景观。  相似文献   

9.
深圳报纸读者市场结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圳一度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报业竞争市场.但随着前几年深圳特区报和深圳商报的合并.深圳报业的市场竞争活力也开始淡化。虽然报纸众多.市场较大.但在有竞争力的综合性报纸中除了南方都市报外.都属于同一家报业集团。目前深圳报纸的读者市场究竟是一种怎么样的状况?本文通过“覆盖率”指标来进行考察.“覆盖率”就是指报纸在整体居民群体中、或者在某一特定群体中拥有的读者比例。覆盖率与发行量是有区别的两个概念.有的报纸发行量大.但传阅率不高.读者人数也就不大.从而覆盖率不高。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10.
新闻纸成本创十年来新高;国外两大纸张制造商将提高杂志纸价格;新闻纸涨价的持续性预测;大连三家报纸将集体提价;报纸提价的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11.
2008年9月22日,继南京、成都、上海、武汉几大城市之后,北京市<北京晚报>等五家报纸涨价,零售价由每份0.5元上调至每份1元,上涨一倍.其实早在2007年,如<南方都市报>等广州的部分报纸就已经提价.至此,报纸涨价风暴遍及国内的主要报业市场,而对其他地域和市场的影响还未可知.慧聪媒体研究中心认为:"鉴于目前报纸的售价远远低于其成本,因此,未来报纸提价将成为一个趋势."[1]  相似文献   

12.
郭全中 《新闻实践》2008,(10):48-49
眼下,都市类报纸和行业报纷纷提价,而最具提价潜力的机关报却"静悄悄一片".……  相似文献   

13.
彭剑 《青年记者》2008,(1):18-20
报纸收入结构中"广告独大,发行倒贴"的局面,是报纸长期以来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南都大胆发动提价,直指这一痼疾,一石激起千层浪,成为业界热议的话题,大家对提价的后果作出了种种猜测,担心是否会造成南都的读者流失或发行下降.  相似文献   

14.
报纸纷纷提价,但观望者仍不少。相当一部分报纸处在提也难、不提也难的“进退”两难的困惑中。透过提价,看到的是报业市场竞争的加剧。究竟谁会在这轮竞争中出局?  相似文献   

15.
报纸纷纷提价,但观望者仍不少。相当一部分报纸处在提也难、不提也难的“进退”两难的困惑中。透过提价,看到的是报业市场竞争的加剧。究竟谁会在这轮竞争中出局?  相似文献   

16.
南方都市报提价以来,深圳和广州的其他媒体均暂时采取观望态度.众所周知,广州和深圳报业市场,几家主要的报纸都是1元钱一份,这种局面维持已久,读者也都早已习惯.南都为何要在这样一种态势下"迎难而上",勇敢地把价格提到2元钱一份呢?真的是要实现"价值回归"?真的是要"取之于读者,用之于读者"?真的是所谓"南都性格"使然?……  相似文献   

17.
经营     
北京晚报等5家报纸统一提价;北青传媒中期纯利1264万元增95.59%;今年上半年图书零售市场增幅放缓;青岛报业集团打造青岛电子商务平台;湖南日报倾力打造信通商务网。  相似文献   

18.
报业竞争,说到底是争取读者的竞争。报纸要赢得读者,除了内容好形式美这些质的因素以外,报价也是影响读者订阅的一个重要因素。 进入一九九六年,由于纸张价格暴涨,众多的报纸都较大幅度地提价,这给一九九六年度的报纸发行工作增添了一定的难度。几乎所有的报社,在上一年度就早早动手,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想方设法推销自己的报纸。然而,推销的结果并不尽如人意。有些报纸虽一时发行量比较可观,但好景也难持久,全年的总发行量并不容乐观。造成这种局面,固然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但与报纸较大幅度提价,报价偏高有着直接的关系。试想,如果此时某报公开声明,本报在不降低质量的前提下,不提价,甚至降价,该报的发行量定会比一上年度增加,甚至大增。由此,笔者认为,目前不宜较大幅度提高报纸的“身价”,恰恰相反,而应树立“廉价报纸”意识,逐渐降低报纸“身价”,努力实现“廉价报纸”,不断扩大报纸的发行量。  相似文献   

19.
陆遥 《新闻实践》2008,(5):30-31
继《南方都市报》涨价后,今年南京报业市场也掀起了提价热。《现代快报》、《扬子晚报》、《金陵晚报》和《南京晨报》等4家都市报,自3月10日起将零售价由0.5元/份调整为0.7元/份,订阅价格也从每年180元提至252元。南京由此成为国内首个报纸集体提价的地区。南京四大都市报的集体提价行为,是原材料价格、南京报业市场竞争格局、报业赢利模式调整以及报纸需求弹性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报纸是社会重要传媒之一。报纸每天发表大量的新闻、评论,对社会舆论影响巨大。在香港快要回归祖国的时候,为了保持香港的繁荣安定、平稳过渡,加快深圳的社会主义建设,搞好深港两地对接,研究深港两地报纸的现状,比较两者的异同,并探索其走向,是一个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的问题。 深圳现有全国公开发行的报纸12家,香港共有报纸77家,其中综合性报纸十余家。深圳的报纸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香港报纸除了文汇、大公等中资报纸外,绝大多数都标榜自己是无党派的商业性报纸。其实,这些报纸皆为政党、政府、财团出资创办,或者支持举办,它们代表了出资者的利益,是那些政党和财团的喉舌。本文选取了《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和香港的《成报》、《星岛日报》、《东方日报》、《天天日报》、《信报》等部分报纸为研究对象,对其宣传内容和宣传方式,按经济报道、社会新闻和专刊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