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青春是生命的自然,不朽是精神的永存。如果说青春是生命的朝霞,那么不朽则是生命的丰碑。人皆有青春,无论灿烂或暗淡,共同的生机蓬勃都是自然的恩赐。然而,它又必然地走向年迈老朽这自然生命的归宿。青春易逝,韶华难留,岁月匆匆是自然的脚步。青春如何常在,生命何以不朽。执着以求是人生永恒的渴望与梦想。  相似文献   

2.
在以道德规戒为主的语场中,立言不朽是一种最高的人生追求.为防止巧言乱德,要求人们慎亩.圣人之言是天道的体现,理性自足;民众的话语出于真心,自然呈现.二者皆为不朽之言.中国文学对于不朽之言的崇拜主要表现为述圣言、观民风的文学传统.  相似文献   

3.
捷克高法国作家米兰·昆德拉的小说(不朽),以当代法国社舍生活为背景,以世俗人生穷其心智追求的“不朽”为主题,揭示了其追逐者的功利与世俗,从而也解构了“不朽”的神圣性,同时,小说从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理想化人生在社会现实局限下孤独与荒诞的生存处境,并由此对人终极的自由幸福发出质询。小说在艺术上继续延用复调与离题等手法,独到地把不同历史时间纷在了一起相互对照,在历时与共时两种形态下,还原了人性与“不朽”的面目。米兰属德拉的小说一直致力于对世俗本相的揭示。怀朽)的创作已经表明昆德拉正在对世俗生活的终极追求…  相似文献   

4.
“文章”一词最早出现于《诗经·大雅·荡》“序”:“厉王无道,天下荡荡,无纲纪文章。”这里所说的“文章”是指礼乐法度、礼仪制度的意思,从一定层面上看,文章的起源就注定和时代社会的发展相关联。而真正意义上的“文章”概念则出自曹丕的《典论·论文》:“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进一步强调了文章的社会功用。所以说,文章是感情的升华,是内心思想的独白。任何缺少思想、缺少情感的表述都是苍白的。而思想情感的表达必须以现实社会为载体,必须有感而思,有感而发。综观当下的考场作文,失范的最大原因是考生只关注了形式,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不朽的存在与价值两重意蕴的分析入手,探讨和论评了王夫之的不朽观,认为王夫之一方面从存在论的角度坚决批驳了肉身不死和灵魂不灭的观念,另一方面又从价值论的角度创立了“立德、立教、立功、立名”的“四不朽”学说。王夫之的“四不朽”学说,立德是基础亦是核心,立教是立德的内在要求,亦是使立德完善的条件,立功是立德的结晶亦是进至立德的环节,立名是立德的表征亦需受立德的规约,四者因德而互贯兼通,构成一个涵蘊丰厚且颇有新意的思想体系。王夫之的“四不朽”学说是中华民族伦理思想史上的一座丰碑,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6.
《现代语文》2005,(7):110-110
中国是很早就使用书面文字进行社会交际的古代文明国家,而且是一个文章大国。旱在商周时期就出现文章写作,《尚书》就是当时的行政文书。在中国古人的心目中,书面语言文字不仅具有历史记载的功能,具有“惊天地、泣鬼神”的艺术感染力,还具有实现生命永恒的理想的价值。《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上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这里的“言”既包括作为口头语言的关于政治、德教的“言  相似文献   

7.
论不朽     
人的肉体是会死亡的,人的灵魂也并不能轮回,那么人能否不朽呢?当然能!那么什么东西能使我们不朽?精神!个体的人不断死亡,但人类却长存。在人类存在的过程中,精神、知识、真理被世世代代传递下去,那些创造了精神、知识和发现了真理的人们,因此便在这种传递过程中而得到不朽。唯有精神才能够被后代传递下去,因此人生的意义便在于精神的创造。由此可见,自我的不朽只能在他人中实现。  相似文献   

8.
无我与不朽     
古今中外,讨论人生问题,似乎有两个大理论是多少相同的。一是无我,一是不朽。初看若相冲突,既要无我,如何又说不朽。但细辨实相一致,正因为无我,所以才不朽。  相似文献   

9.
我国古代文人以著述追求不朽可以概括为两种类型,一是司马迁式的舒愤,二是曹丕式的警悟。速老是理解曾丕文章不朽思想的精神底色。两相比较,前者的痛苦源泉比较直观,其舒愤式呼号容易激动人心;后者忧患内因比较隐晦难求,它同生命与生俱来的痛苦有联系。从社会层面观照;舒愤式类型较有价值和感染力;从哲学层面剖析,警悟式类型则更具有生命永恒意义。人生短暂的普遍性,建安文人短命的特殊性,现实促成文人速老的文化心理。沿逻辑合理延伸,在三曹和建安七子的诗文中,愁苦悲凄的否定性情感不绝如缕。哀死、伤疾、感乱、伤疫的主题很突出。《典论·论文》追求文章也始终是与生命的忧患意识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积极的理性反思中,将立德、立功、立言的儒学价值观念置于生命追求之中。警悟式触又到生命问题的核心,经过曹丕切入人生的体验和理论阐发,具有浓烈的生命追问色彩。其文化涵盖面更广,衣被后学非一代也。  相似文献   

10.
作为南朝的著名诗人,谢灵运具有怎样的文学观呢?他的文学思想又是如何影响到他的创作的呢?这应该是每一个研究谢灵运的人都很感兴趣的问题。然而谢灵运一生并未留下独立的文论作品,对此,我们只能通过其诗文创作中有关的只言片语来进行分析和探求了。本文将仅就谢灵运文章所透露出的文学思想进行初步的论述。首先,关于文学的价值和社会功用,谢灵运继承了曹丕所说的“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观点,充分肯定了文学在表现个人情感方面所具有的积极意义,他在早期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3.
"不会不"和"一定"的情态义与主语人称密切相关。主语是第一人称时,"不会不"和"一定"一般表示道义情态[保证],但"不会不"也可表示认识情态[盖然]。主语是第二、三人称时,"一定"一般表示认识情态[必然],"不会不"表示认识情态[盖然],但主语是第三人称时,"一定"有时也可表示道义情态[要求]。句法方面,"一定"能跟述补短语搭配,而"不会不"不能,原因在于"不会不"的双重否定结构特点。句子类型方面,"不会不"出现在假设句中,经常表示委婉的请求或者问询,在疑问句中,"不会不"表示委婉的揣度或问询,而"一定"则没有这些语用特点。  相似文献   

14.
教育要提倡生态学,而教育生态学的核心思想是互动,但不少教师和学生对此深感困惑,误以为给学生提问就是互动。提问和互动都有其深刻的理论基础,也有相应的教学模式,但真正的互动有多种形式,提问只是其中一种单边的互动。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充分认识两者的不同,增进对互动的理解,学会灵活运用多种互动模式。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讨了“锒铛”、“独鹿”的本义及其语义发展。“锒铛”本为拟声,由拟声而达意,从而引申出许多新的意义;“独鹿”为“朱愚”一词的声转,本义为驽钝。二词的来源不一,本义不同,但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二者词义演变,部分语义交叉融合。本文还在前人的基础上对“锒铛”、“独鹿”的同源词作了进一步探讨,同时也对前人的一些观点提出质疑并补正。  相似文献   

16.
稍微和略微     
程度副词“稍微”和“略微”的意义基本相同,《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都用二者互释.《现代汉语虚词例释》里也解释说二者的意义和用法基本相同.实际上,二者在语义上和动词的选择上都存在差别.通过对这两个词作深度的比较对照,从三个平面的角度来探讨这两个词的异同。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英语语法中,语法学家从逻辑意义的角度将“分句”分为“限定分句”和“非限定分句”,这样“分句”的下住概念“非限定分句”的所指外延包括传统语法的“词和词组”等结构;从句法功能上讲。“短语”可由一个“词素”或几个单词构成的“词组”或“分句”来充当。因此,“短语”的所指外廷涵盖了从句法角度定义的“分句”的外延,“短语”是小于“句子”但大于或等于“分句”的语法单位,即“句子”〉“短语”≥“分句”。  相似文献   

18.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江总书记提出了许多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论述,构成了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理论的新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建设理论的创新。  相似文献   

19.
对于徐讠于的成名作《鬼恋》,历来研究者都对女主人公的"革命者"身份深信不疑,并以之为出发点将小说解读为一个世俗男子和一个女性"革命幻灭者"的爱情悲剧。本文通过细读,却发现了包裹在文本表层"革命"外衣之下的虚妄,其背后隐藏着作者真正要说的主题:"都市漫游者"的心灵危机。这种对"都市"现代性的悖谬姿态恰恰是徐訏在很多作品中所流露出来的内在心理。  相似文献   

20.
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在于教育。教育的社会职能要通过教师来实现。教师的创造性劳动使人类社会得以延续和发展 ,是过去和未来之间的活的环节 ,是教育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现代教育具有开放性、动态性 ,社会发展的快节奏、教育背景的复杂化 ,使知识陈旧和能力退化的速度加快了 ,青年教师不可能从老教师那里获得行之有效的现成经验 ,必须独立应答教育领域接踵而来的新问题。构建青年教师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模式 ,成为时代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