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成人教育发展的基本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大力发展成人教育是符合我国国情、实现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必由之路1.国际成人教育、终身教育的发展规律证明了成人教育在终身教育体系中有其独特地位从国际教育变革进程看,由传统学校教育到1788年第一所以当地花边和织袜女工为主要对象的成人学校在英国诺丁汉市成立,即标志着现代成人教育活动的开始,到1919年英国一份报告中首次正式提出终身学习概念,再到20世纪60年代郎格朗提出终身教育提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倡导和不遗余力地推动下,终身教育终成国际教育潮流,连续多年召开世界继续教育大会、国际成人教育会…  相似文献   

2.
终身教育思想是本世纪世界影响最大的教育思想之一,构建以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为体系的学习化社会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宏伟目标。本文试就此作简要评述。 一、终身教育的概念、社会背景与内涵发展 (一)终身教育的概念 什么是终身教育?按照保罗、郎格朗的观点:“终身教育是一系列很具体的思想、实验和成就,换言之,是完全意义上的教育,它包括了教育的所有各个方面、各项内容,从一个人出生的那一刻起一直到生命终结时为止的不间断的发展,包括了教育各发展阶段各个关头之间的有机联系”。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  相似文献   

3.
<正> 终身教育作为一种国际思潮是进入21世纪的关键所在。"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认为,终身教育从时间上讲,与人的生命共始终,从空间上讲,与人生活的所有方面都有联系,因此,无论学前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成人教育,都应该在终身教育的背景下重新认识。由此可见,终身教育是21世纪教育发展的一个焦点问题。终身教育带来教育观念的变革。终身教育改变了人们把学校教育和教育概念等同起来的传统观念,对教育概念作了新的理解和定义。教育应是每个人从出生到死亡持续进行的全过程,是一生中所有受教育机会的综合。此外,终身教育思想还体现在教育内容、方法、形式乃至教育功能、价值、地位等一切方面。  相似文献   

4.
当前,人们对终身教育、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等几个相关概念的认识比较模糊,以致影响到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和成人教育的正常发展。本文从这几个相关概念的产生历史着手,在分析、研究其各自内涵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明晰的认识与界定。本文认为,它们的逻辑关系是:终身教育包含了成人教育,继续教育又被包含在成人教育之中。终身教育与成人教育、成人教育与继续教育这两对概念均是属概念与种概念的关系。这三个本质属性不同的教育概念,不能互相代替混用。  相似文献   

5.
教育与终身教育是教育学学科不同时期出现的两个概念。对比研究发现,教育与终身教育有两方面的相同之处,即都包括人的一生的教育和学习过程,都包括全部的教育活动、形式、内容等方面;二者也存在着教育概念的明确性与终身教育概念的模糊性、教育概念的普适性与终身教育概念的从属性、教育概念的目标性与终身教育概念的渐进性、教育概念的恒定性与终身教育概念的阶段性等几个方面的区别。终身教育突破了学校的樊篱、开拓了发展的范畴、强调了学习的价值、扩大了教育的对象、丰富了教育的目的,对于教育概念是超越和升华。  相似文献   

6.
一、终身教育概念的界定从本世纪6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的三十年间 ,终身教育经历了由一般的国际教育思潮升华到理论高度 ,并进一步发展到理论成熟的历程。198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促进委员会在曼谷会议上通过了法国学者保罗·郎格朗关于终身教育的提案。在这次会议上 ,保罗·郎格朗第一次解释终身教育的内容是 :数百年来 ,把个人生活分成两半 ,前半部分用于教育 ,后半部分用于劳动是不可取的 ,教育应是个人从生到死始终不中断的过程。教育应随时能够在每一个人需要的时候 ,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郎格朗认为一个人从…  相似文献   

7.
中国入世,教育也将面对学习化社会的挑战。学习化社会是近年来国际社会刚刚出现的概念。早在1972年富尔向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学会生活》中就已经提出“终身教育”的思想。但是那时的概念与现在有很大不同。从英文和法文中,我们可以看到经历了原来“经常性教育”到“伴随生命的学习”和“学习化社会”的变化。这一变化有三个根本特征。第一是更加强调了学习的终身性。第二是提出了学习的全民化。1996年1月,经合组织教育部长共同提出,要使终身学习成为每个人的现实。就是说人人都应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遇,都应有大学学习的…  相似文献   

8.
终身教育与学习化社会的再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薛孝宏 《继续教育》2001,15(2):29-30
终身教育的概念最早是由联合国教科组织终身教育科长朗桥提出。他1965年召开的巴黎成人教育国际会议上提交一份关于终身教育的报告,认为:数百年来,后半部分用于劳动,是毫无要根据的。教育是一个从生到死不间断的终生过程,它应当是在每一个人需要的时候以是最好的方式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一次性的终结型教育,到终结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9.
终身教育的产生及影响刘传德终身教育理论萌芽于本世纪50年代,形成发展于60年代,是至今依然对国际教育事业发展起重大影响的一种教育思潮。尽管在终身教育的一些理论问题上众说纷坛,莫衷一是,但无论就终身教育的概念看,还是就终身教育的基本原理来看,都存在着许...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传统的学校教育已经不能满足未来个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就有人提出了终身教育的思想。从宏观上看,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是建立在人的素质不断提高的基础上的,终身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从微观上看,这也是个人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本文从终身教育的概念及其演变出发,分析了我国实施终身教育的必要性,并进一步提出了终身教育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终身教育思想演变及其在中国实践中的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终身教育这一国际教育思潮自上世纪60年代起就开始在世界各国广为传播,然而关于"终身教育是什么?"这一基本问题却始终没有确定的答案。由于各国具体国情不同,对终身教育的理解和诉求也不尽相同,这使得终身教育的内涵具有不确定性。但如果对终身教育的内涵缺乏深层次的把握,就很容易引起实践层面的偏差与混乱,在中国也不例外。为使我国在推进终身教育进程中能把握准确的方向,在探源终身教育理念演变脉络的基础上对终身教育的基本内涵予以界定,进而对我国实践中产生的偏向进行辨析,则变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2.
居峰 《成人教育》2012,(11):18-20
终身教育思想自上个世纪60年代被提出以后,便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在终身教育的发展演变过程中,"终身学习"概念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并大有取代"终身教育"之势。然而"终身学习"的提倡是否就是理论上的进步,从而在实践中有利于终身教育的推进呢?尤其对于教师教育来讲,是否更有利于教师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以及教师素质的提高和专业化发展呢?文章认为对待"终身教育"向"终身学习"的转化应做进一步的思考,在重视学习者主体性的同时更要强调政府的职责。  相似文献   

13.
发展继续教育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当今国际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宏伟目标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继续教育是构建终生教育体系的重要途径,为终身教育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实践基础。终身教育为继续教育提供发展的理念,提供了全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national agendas for lifelong learning and financial aid for low income countries, especially those on the African continent. It argues that there are subtle differences in terminology written by policymakers respectively in Europe and South Africa for lifelong learning but that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agendas reinscribe lifelong learning for countries in receipt of development aid. Taking a postcolonial perspective the paper provides a textual analysis of case examples from policy documents in two African countries to demonstrate how international aid priorities negatively affect government choices and policies for lifelong learning, in spite of more regional analyses of the role of education and lifelong learning for the continent's development needs. It argues that the inclusion of indigenous worldviews from the south have potential to enhance a global agenda for the social purpose element of lifelong learning.  相似文献   

15.
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共同要求和趋势。数字化教育资源在终身学习的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但终身教育的广泛性决定了终身教育资源的多样性和灵活性,这就对如何高效地组织、检索和使用资源提出了新的挑战。从资源内容与技术标准的视角出发,研究终身教育资源的结构和分类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这一现实难题。基于国际上三种知名的资源信息模型标准,提出一种扩展的信息模型,该模型将内容资源分为物理和教学两个层面,将每个层面的内容粒度分为原子级和组合级,清晰描述8种不同粒度的内容形态,基本涵盖了各种不同结构形式(非结构化、半结构化和结构化)的资源,进而提高了资源的可重用性和共享程度。从面向学习者使用的实用视角出发,终身教育资源分类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对于正规教育资源可以参考国际/国家标准,对于非正规和非正式学习资源可以采用大众标签动态分类的方法。这种扩展的信息模型和分类方法对建设终身教育资源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教育教学的核心目标之一。作为思维能力培养重要手段之一的思维教学于20世纪初在美国萌芽,经历50-60年代的蓄势,70-80年代开始受英美两国思维教学运动的影响,从“潜学”成为“显学”,得到研究者和实践者越来越多的关注。教育哲学层面的理论关注、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以及包括教育在内的实践领域的迫切需求是推动思维教学向前发展的三股核心力量。从思维教学的实践取向来看,思维教学起源于“授之以竿”的“思维技能”教学,发展于“授之以饵”的“思维倾向”教学,回归于“授之以渔”的“知识理解”教学。三种取向的思维教学并没有明显的界限,他们之间是相互重叠的。回归“知识理解”的思维教学并不意味着回归知识的机械学习,而是在提供娴熟思维技能和培育良好思维倾向的基础上,促进对知识的深度理解。我国要实现课程教学的实质性变革,思维教学不仅是有效手段,也是必经之路。如何学习、吸收、应用、创新国外思维教学研究成果,有效发挥后发优势是我国教育界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建设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城市已成为一股国际化潮流。世界各国从20世纪70年代起纷纷把建立终身教育体系作为教育改革的方向,并通过立法等手段为终身教育的实施提供制度保障,社会化的教育制度和终身教育体系成为现代教育体系的主流。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深圳在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的同时,教育也获得了跨越式的发展,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城市,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已成为深圳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取向。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深圳终身教育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构建深圳终身教育体系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进入本世纪以来,在终身教育的影响下,国际教师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教师教育不再局限于师范生的培养,教师职后培训也不是指教师一般意义上的进修提高,而是一个对教师进行一系列系统培养的、时间延续到教师职业生涯甚至是一生生活的全过程的“终身教育”。本文试图在说明教师教育终身化的必然性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教师教育现存的问题,据此探讨了我国教师终身教育体制的建构。  相似文献   

19.
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国际教育思潮已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在此背景下,校外教育越来越成为各国建构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途径和内容。我国2003年召开的“十六大”也提出建立“学习化社会”的奋斗目标。在对校外教育的理念和国内外校外教育的现状及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的基础上,文章提出加强我国校外教育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20.
远程教育在终身教育体系中所扮演的角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光辉 《成人教育》2009,29(3):19-21
终身教育作为一种国际性的教育思潮和理念,已经从最初的理论形态转变到现在的实践形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一方面需要体制和机制的变革,另一方面需要途径和手段的创新。远程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是知识经济时代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主要手段,也是学习型社会人们终身学习的首选形式。远程教育以其独特的优势,将在终身教育体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成为终身教育的有效载体、全民学习的服务平台、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支撑,并进而在社会层面上影响人们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在政治层面上成为实现教育公平的途径。在组织层面上为学习者提供全面的支持服务体系,在个体层面上为学习者自主学习奠定基础。随着远程教育的不断发展,将促使“人人学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的美好理想和共同愿景变成现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