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从迪斯尼《花木兰》看全球化语境下的跨文化传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闻传播是文化事业的核心构件。当今经济全球化伴随文化全球化,我们应该更新观念.以一种全球化的眼光审视新闻传播。我国现有报纸和广播电视分别为2000多家,有50多万新闻从业人员,其媒体和新闻从业人员的数量之庞大为世界少有,但是我国传媒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并不大。而外国特别是西方国家的各种新闻、信息、影视片等却大量渗透于我们的各种传媒之中,出现了信息传播的严重不均衡现象。“入世”后,我国大众传媒将完全暴露在世界媒体竞争的大环境下,受众也将被置于世界媒体的影响之下,如何抵御文化全球化过程中的文化入侵实乃一…  相似文献   

2.
西方媒体报道与中国形象塑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已成为世界新闻中心之一,近年来西方媒体在报道中国时偏见报道有所减少,客观、中性的报道增加,这一方面是中国的国际地位增强,另一方面也是出于西方国家政治、经济、受众的需要.但是,他们都会在报道中体现本国的价值观和国家利益,不可避免地对中国进行曲解和误解,不会放弃用信息入侵和文化暴力对中国加以遏制.只有中国增强传播力量,在国际传播中取得与西方媒体平等的地位时,才能以中国的逻辑框架有效传播中国新闻事实.  相似文献   

3.
王萌 《传媒》2015,(9):57-59
媒体在国家内部履行信息传递、舆论引导、社会监督职能,对外承担传播本国文化和增信释疑的责任.国外支持媒体发展,不但促进媒体主动顺应融合化、集团化和全球化竞争态势,而且有效维护国家利益.借鉴国外支持媒体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探索国外支持媒体发展的战略与方式,对于我国经济文化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卫星广播电视数字传输技术和数字信息高速网络使传播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人们沉醉在对地球村美妙前景的憧憬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由于综合国力等因素,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正在形成不平衡的信息流,媒介帝国借助信息侵略,向发展中国家传播自己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从而对发展中国家的国家认同和文化认同构成威胁。中国拥有着几千年文化传统的积淀,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传媒大国的电视节目正逐渐地在我们这个越来越开放的国度里落地。如何应对传播全球化的挑战,抵御外来文化的冲击,无疑是我们正在面临着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是在全球范围内运行的一种政治、经济与文化网络增长和加速的过程,也是一种不可逆转的空间逐渐死亡的历史潮流。这一过程在信息和文化领域的表现,就是传播的全球化和媒介的全球化。由于媒介在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结构性失调,使媒介全球化成了文化帝国主义、新殖民主义等文化霸权主义的御用工具,从而造成了文化领域的普遍不公。围绕着媒介"软权力"的争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不仅在政治经济领域,也在文化传播领域展开了激烈的没有硝烟的战争:文化的球土化,成为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文化殖民的"杀手锏";文化的主权化,则成为发展中国家维护民族文化独立的"挡箭牌"。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背景环境下,跨文化传播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推行文化策略的一部分。跨文化传播是人类共同进步的重要条件,但不同文化间的交流由于经济、政治等其他方面的原因是不对等的,这种不对等性导致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霸权。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霸权对弱势国家存在很大的威胁,因此值得引起全球发展中国家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7.
传播全球化≠传播美国化。 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传播新秩序,保护和扶植本土文化的精华,使世界文化保持多元性,这不仅是发展中国家,也是发达国家中不少有识之士的共同看法。发展中国家以及一些发达国家在反对“美国化”、“西方化”方面的措施,可以作为共同的经验加以研究。 一、法律手段,即制定法规、政策、协约、公约等。 一种是地区性的,如欧盟《无国界电视指导原则》,提出了著名的“足额制”;一种是国家法规,如美国《通信法》曾规定广播电视执照或电信业务执照不得颁发给外国公司以及有25%以上外国股份的任何公司;加拿大政府要求广播电视经营者播出的节目中必须有一半以上是加拿大制作。  相似文献   

8.
文化传播"全球化" 文化传播全球化从一开始就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强弱两极的不平等条件下进行的,中国现在还属于发展中国家,文化交流方面自然处于劣势,作为文化范畴的一部分,中国出版业首先要接受文化传播全球化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刘芳 《传媒》2011,(10):70-72
媒体传播能力是衡量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指标。一个国家国际话语权的大小,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媒体的传播能力,包括媒体规模、实力和国际影响力。西方大国为了把持国际话语垄断权,发展中国家为了争得国际事务发言权,都在努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媒体,力求在国际舆论竞争中赢得主动,进而提升本国主导或影响国际事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安思国  张静 《现代传播》2003,(6):106-107
20 0 8年 ,奥运会将在中国北京举办 ,这无疑是展示中国形象的一个绝佳机会。那么 ,中国如何在国际传播中树立自己的国家形象 ?树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形象 ?在全球化语境下 ,由于西方文化在事实上的强势地位 ,要能为国际社会所接受 ,必然要以这种文化习惯所构建的中国形象求得国际社会的认同。但文化全球化也并非是由西方向东方单向的流动 ,它也包括不发达国家本土文化对西方文化的渗透 ,并以自己的民族性、独特性占得世界多元文化的一席之地。未来世界文化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球化与本土化的互动作用。中国《申奥片》① 、《申博片》…  相似文献   

11.
体育传播全球化时代,美国等西方国家通过他们操控的全球传播体系对发展中国家进行体育文化渗透,严重阻碍了发展中国家体育文化的发展。中国体育传播应提升文化自觉意识,将"文化诉求"提升到战略高度,不断发展和创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以应对体育传播全球化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七月热帖     
《网络传播》2010,(8):78-79
媒体是各国人民相互了解的桥梁,媒体关系是国家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在国际新闻报道中仍然存在着大部分新闻信息被西方媒体垄断的现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信息传播不对称和数字鸿沟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发展中国家占世界人口大多数,但在世界上的声音很弱,  相似文献   

13.
《报刊之友》2013,(9):9-9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在世界经济体中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经过几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中国已经逐步改变了积贫积弱的传统国家形象,正以一个负责任的、强大的大国形象屹立在世界之林。中国五千年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全世界人民景仰的目光,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想了解中国,其中最便捷的方式就是媒体。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世界级盛会、活动不断在我国举办,如北京奥运会、世界媒体峰会、上海世博会、西安世园会、广州亚运会等国际盛会,无疑给中国提供了向世界展示自己的机会,通过本国和国际媒体的报道,中国的国家形象不断向世界传播。国家形象的对外传播其实是一种国家主导的政治传播,因此国际受众构成不同,国家形象传播也就没有一个笼统的、适用所有国家口味的统一标准,这就要求我们根据不同受众制定相应的传播策略,只有这样才能成功塑造国家形象,使中国走向世界。本期“传媒大讲坛”栏目特从对外传播角度刊载相关文章,首先特邀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与传播系戚呜教授撰文《澳大利亚唐人街免费报研究》,文章通过分析澳大利亚唐人街免费报纸的宣传特点,认为此类报纸不仅方便了国人在异国他乡的信息交流,同时也在潜意识中宣传了国家形象。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刘林利博士的文章则从实践出发,细数南京城市形象的对外传播之道,虽然谈的是南京,但我们应以小见大、推而广之,从中学习总结出国家整体形象对外传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在全球化进程中,文化差异成为国际社会各种冲突背后的深刻动因.各国在制定国家发展战略时都将包括国家形象在内的文化传播力作为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内容,从而寻求在此基础上形成对国家形象国际传播效果的普遍认同. 一、传播效应:国家形象传播产生的动因 以国家作为传播单位的国家形象的传播主体,在与其他国家的博弈中通过本国或国外的媒介信息传播系统,将能够代表本国形象的符号通过各种媒介形态传播至传播客体,并期望取得预期效果.在这一过程中,传播主体所希望传播到达的符号系统和实际到达的符号印象间存在一个传播差,也就是传播主体和传播客体基于认知结构不同而造成的差异性.造成这个传播差的原因众多,也成为各种不同国家形象存在差异的溯源.  相似文献   

15.
张国际 《出版参考》2005,(10X):27-27
文化传播全球化从一开始就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强弱两极的不平等条件下进行的,中国现在还属于发展中国家,文化交流方面自然处于劣势,作为文化范畴的一部分,中国出版业首先婴接受文化传播全球化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全球化的终极与国际传播架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全球化的终极是什么 ?西方国家的学者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 ,得出建立世界共和国的结论。这是马克思主义预言的一种折光。早在 1 847年马克思、恩格斯就论证了全球化的进程 ,主张以自由人的联合体代替阶级社会和民族国家 ,先进生产力和市场全球化必然导致这种结果。在全球化进程中 ,国际传播引导世界人民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共同规律 ,坚持科学的意识形态 ,选择先进的文化范式 ,传播各国的友好合作 ,才能不断推进全球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一 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本构成部分,但与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安全不同,它是一种软安全,具有隐秘性和难控制性.具体而言,国家文化安全就是指一个主权国家要防止异质文化对本民族文化生活的渗透和侵蚀,保护本国人民的价值观、行为方式、意识观念、国族认同等主要文化因素不被异质文化同化和重塑①.经济全球化的加剧引发了以西方文化为主导的文化全球化,在此时代语境下的国家文化安全问题,特别是经济和技术处于弱势的发展中国家的文化安全问题成为了政界、文化界、学术界等各方面热切关注的命题.电视节目是电视传播的主要内容形态之一,在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是电视媒介铸就国家文化安全防线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8.
丁刚 《新闻记者》2007,(12):13-16
全球传媒现状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失衡。世界的现实情况是,综合实力强大的国家就掌握着更多的话语权,惟一的超级强国美国因具有相当强大的软、硬实力,在许多方面已经占据了“话语霸权”的地位。这就造成了现有的全球信息传播的不平等秩序。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全球信息的传播是单向的。是从强者流向弱者。如果单从新闻的角度看,许多重大事件,甚至包括那些发生在发展中国家的重大事件。其解释权都掌握在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的媒体手里。他们怎么报道、分析新闻对发展中国家的受众产生着重大的影响。。这是全球化带给发展中国家的一个重大挑战。  相似文献   

19.
流动于国际主流媒体的观点和意见,是当代国际舆论的主要载体。阿拉伯世界6个主要国家的主流媒体对中国共产党二十大的报道,代表着阿拉伯世界的主要态度和认知。本文对9家阿拉伯主流媒体关于中国共产党二十大的报道进行了分析,发现阿媒主要关注中国成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换届和中国道路三个主题;对二十大报告、决议及党章修正案态度客观,高度关注并赞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及其实践。这客观显示阿拉伯世界发展中国家对中国共产党基本认可。中国国际传播媒体应紧密依托阿拉伯世界发展中国家这股支持力量,积极扩大中国执政党在阿拉伯世界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进而辐射全球。  相似文献   

20.
在全球化和新技术发展的背景下,国家文化认同受到了来自全球传媒网的极大挑战,我国的主流媒体在国家文化认同的建构和强化中,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也承担着更大的责任。本文认为,我国主流媒体应该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和报道手法,积极设置中国文化议题,掌握受众的变化,适应传播新技术的要求,综合运用各种媒体,以建构和强化中国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