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过去,我写过一篇《浅谈作文的“新”》(刊于2000年8月《语文天地》),主要从审题、立意、构思等方面谈了作文怎样给人以“新”意。但作文仅有新意是不够的,还必须以生动、灵活的语言为载体。  相似文献   

2.
创新是写作者的一种宝贵品质,也是中学生作文写出新意深意的一个基本条件。那么,怎样才能写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作文呢?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供同学们参考。一、立意求“新”。“文以意为主”,文新,首先是意新。意新,是文章的关键所在。立意新,就是要多角度观察、思考,在相同的表象中  相似文献   

3.
一篇“有创新”的作文要立意新,结构新,选材新,表达新,语言新。1.高考作文怎样才能做到立意新?①多角度思考,悟出新意。多角度,就是对作文命题多推敲,多琢磨,多出点子,多想门径,在比较权衡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无论高考还是中考对作文均提出了“有创新”的要求,显而易见,这是为了适应创新教育的需要。不容置问,一篇“有创新”的作文,是学生个性特征的最显著标志,最能体现学生的才情与创造力。具体为:见解新颖,有个性特征;材料新鲜,不落俗套;构思精巧,独树一帜;语言清晰,想象独到。笔者结合多年作文考前辅导实践谈谈考场作文的“创新”问题。1、立意新①多种角度思考,悟出新意。多角度,就是对作文命题多推敲,多琢磨,在比较权衡中,爆发出创新求异的新火花。例如:1994年高考作文试题为《尝试》,有个考生从尝试接受继父的感情,弥合继父和家庭…  相似文献   

5.
传经送宝 文章有新意就有了生命力,所以,写出作文的新意很重要哦。 超能力秘笈一:立意求新。 文章的立意就好像文章的灵魂,难怪文学巨匠曹雪芹曾说:“词句终究还是末事,第一是立意要紧。”比如说呢,很多人都认为开卷有益,可是有个同学一下笔,就提出“开卷未必有益”。很自然,他写的作文很有“市场”,刚一交稿,就被许多同学争相传看。这就是立意新带来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6.
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主题,“意”是文章的灵魂。立意的高低不同,文章的好坏深浅大不相同,语文老师指出学生的作文“立意不深,也翻不出新意”,说明了该生文字基本功还可以,但在立意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7.
学生的作文常走不出“千篇一律”的怪圈而缺少新意。这与作文命题的“新”或“老”并无必然联系,而与为文立意所取的角度则紧密相关。在作文教学中,教师经常出些“老掉牙”的作文题,或给些老生常谈的“旧材料”让学生来提炼写作的主题,这对学生突玻常规思维进行构思主意很有好处。因为新布料裁制新衣服比较容易,而旧衣服翻出新款式则比较难。我曾在两个平行的教学班做了以下实验。出了一个常见的作文题——《我的老师》,要求大家写一篇记叙文。在甲班,我未对命题作任何提示后发。而在乙班,我则引导学生从扩大“老师”这个词的内涵与…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意为主”.“意犹帅也”。这就是说,主题是文章的统帅、灵魂。它是决定文章质量高低、价值大小的重要依据;同时文章的选材、布局、详略以及语言的运用等,又必须根据主题的需要来确定。而考场作文大都要求立意自定,可见写作文立好意是十分重要的.能否找准角度、巧找角度,以独特的眼光审视作文命题者提供的题目和材料.确立出一个准确、有新意的主题,是一个考生面对相对自由、广阔的空间时,整体素质的最集中体现。下面就告诉你几种立意创新的方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王小华 《现代语文》2013,(4):128-129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对于作文而言,更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只有充满个性魅力的文章,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偶尔看到几篇谈有关作文创新的文章,引发了笔者的同感,下面就从立意、选材、拟题、布局几方面谈谈笔者的看法。一、立意新立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文章的成败。新颖的立意可使整篇文章增色添彩、意蕴隽永。清代学者王夫之说:"意尤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这一语道破了立意的重要性。因为从近年学生考卷上的作文情况看,对  相似文献   

10.
王水露 《辅导员》2009,(14):68-68
长期以来,学生作文总是千篇一律,呈现模式化的倾向,如写老师总牵扯到“蜡烛”,写同学总写到铅笔、橡皮,写爱心总离不开希望工程。学生作文缺乏创新意识,缺乏生动和鲜活的语言,不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那怎样才能突破程式化的写作思路,写出具有新意的作文?要做到立意和角度两个方面的创新,我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1.
纵观近几年中考考场的满分作文或是一类文,其共性是富有新意.要想打造出考场“新”作文,自然离不开平时多读书、多积累和多练笔,在考场上的有限时间内,应从题目新、语言新、结构新、立意新等几个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12.
黄鹤 《考试周刊》2014,(13):50-50
本文针对学生作文立意陈旧,形式单调,题材老化,语言缺乏个性等现象,分别从立意、结构、选材、语言等方面探讨作文求新的重要性及措施,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3.
<正>文以立意为宗,文要取胜,贵在立意创新。立意就是提炼和确立文章的主题。"意犹帅也","文章以意为主"。这就是说,主题是文章的统帅,它是文章的灵魂,是选材的依据,是结构的轴心,可见立好意在作文写作过程中是最关键的。而立意新颖,更是作文高分的第一张有效通行证,"新颖"就是观点看法要有新意,意新文自胜,这是优秀作文必须具备的条件。那么,怎样教育培养学生写出立意新颖别致的文章呢?首先,要敢于变换角度突破旧思路,大胆标新立  相似文献   

14.
“意尤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清人王夫之一语点破作文立意的重要性。那么,作文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克服“千人一面”的弊病,在作文立意上进行创新呢?教师要激活学生思维,让其针对一件事或一个问题,寻找不同的立足点,多角度地进行推理。如习作《水滴石穿》,按一般思维,得出的立意是“学习要持之以恒”,这显然缺乏新意。若引导学生寻找不同的立足点,就有不同的立意。我们如把关注点放在“滴”上,联想到思想方法,就可以得出“不要轻视小”的立意;把关注点放在“石”上,联想到人的气魄和勇气,又可得出“要敢于碰硬”…  相似文献   

15.
吴昊昱 《现代语文》2010,(2):145-146
“文章随世转,无日不争新。”文以载道,立意是文章的灵魂——“意犹帅也”。有新意的作文,令人读后爱不释于。如果是考场作文,则可引起阅卷老师的审美愉悦,自然“身价”倍增。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 ,笔者在培养学生写创新作文方面 ,作了一些尝试 ,下面谈谈自己的体会与做法。(一 )审题上 ,摆脱定势 ,着意求新以前 ,我和学生在审题时 ,往往缺乏创新意识 ,不善于挖掘题目字面意义之外的深层含义 ,学生作文往往依葫芦画瓢 ,以致作文立意不高 ,流于俗套 ,千篇一律 ,让师生看了只会感到乏味。古人云 :“文以意为主 ,意犹帅也。”这是说文章的立意要像千军万马的统帅一样。近年来 ,笔者与学生一道学习了新概念作文 ,在审题上注重了在一般立意的基础上作深层挖掘 ,不拘泥于一个主题而多向立意 ,并改旧为新 ,对已知的立意或说法加以改造 …  相似文献   

17.
庄子说:“语之所贵者,意也。”说话如此,作文亦如此。立意是文章的灵魂,立意的高下是衡量一篇文章价值的重要标尺。中学生作文的素材,主要源自于他们的生活体验和文化积淀,但要让学生把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文化积淀进行提炼并富有创意的表达出来,这就要求学生在构思立意上推陈出新。换句话说,就是要求学生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能写出立意“深、新、活”的好作文。具体说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些尝试。  相似文献   

18.
段美玉 《湖南教育》2002,(16):27-27
北宋欧阳修说过:“作文之初,意欲奔驰。”如果教师忽视学生“意”的奔驰,作文时给学生太多的条条框框,划定写作素材,规定写作方法,看似“苦练基本功”,结果却不利于学生放开手脚,其思维受到束缚,立意自然“奔驰”不起来。因此,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文,关是让学生放开思维,寻求“意”的驰。只要教师有心,不论课内还是外,都能找到让学生的思维放开驰的天地。以课内为例,我教完将相和》这篇课文后,让学生选择中一个故事进行改编,体裁、情、语言都不作具体要求,让大家体自己的个性,结果大家兴致很高,出了一批立意很有特色的作文…  相似文献   

19.
立意就是根据题目来确定主题。"意"就是文章的主题,是文章的核心和灵魂,也就是写作这篇文章要表达的基本意见和中心思想。只有确定了主题思想,在写作中选择材料、安排结构和运用语言才有依据,情感倾向才有方向性。王夫之云:"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当前的中学生往往不注意作文的立意,看着题目、材料就顺手写下去,文章杂乱无章,让人读了不知所云。因此,我们应运用有效手段,引导学生在写作文时独立思考,确定富有个性的立意,从而以我手写我心,借文传意,写出优秀的作文来。本文从写作中正确立意和创新立意两个角度对初中作文的立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求异思维,是对同一对象或材料,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结构形式、不同的关联出发,分析出不同结论的思维方式。按照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的说法,求异思维具有多端性、独特性、变通性等三种特性,这是就求异思维的广度、深度、灵活程度而言的。在作文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养成一种习惯——运用求异思维去审题立意,不仅可以使学生的作文破“格”出“轨”,不落俗套,富有新意,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创造型人才。下面,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粗浅做法。一、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审题立意日本创造学会比嘉佑典先生说:“我们应当学会从各个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