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解放日报的《新世说》专栏,因其风格独特,语言生动,长期以来一直受到读的欢迎。大家说,读《新世说》,其平和的态度,聊天式的语言,不拘一格的章布局,常常让人觉得耳目一新。不仅如此,笔认为,《新世说》的另一独到之处,就是在于能够做到“用群众语言,做精彩章”。  相似文献   

2.
值得称赞的《新世说》沙金上海解放日报一版有个专栏,名曰《新世说》,经常刊登五六百字的署名小言化,颇受读者欢迎。《新世说》的文章,有的文笔犀利,振聋发聩;有的幽默风趣,令人叫绝。有“金刚怒目”的檄文,是对腐败现象的鞭挞;也有“菩萨低眉”娓娓而谈,那是对...  相似文献   

3.
经晏殊手校, 《世说》多非旧貌,尤其是刘孝标注文,删改最多.日本馆藏之唐写本《世说》残卷和宋人篡改前之类书引文为我们提供了晏殊篡改至误的证据.  相似文献   

4.
新书推荐站     
《江南文化读本》;《开辟》;《银行理财赚钱法》;《世说心语》;《外汇投资一本通》  相似文献   

5.
《四库全书总目》子部小说类存目一著录《续世说》十卷,旧本题唐陇西李垕撰,提要谓"其书惟取李延寿南北二史所载碎事,依《世说》门目编之"。"别无异闻,可考据,盖即(俞)安期辈依托为之,诡言宋本"。"明代伪书,往往如是,所谓欲盖而弥彰也。"按:此书作者李垕确非唐人,然提要目为"明代伪书",亦疑之过甚。明初《永乐大典》已收《续世说》,亦题作唐李垕撰(据台湾学者所编《〈永乐大典〉待辑书目》),其非万历时人俞安期辈可得而依托明甚。宋王应麟《困学纪闻》卷十二云:"李仲信垕为《南北史续世说》,朱文公谓《南北史》凡《通鉴》所不取者皆小说也"。可知为宋人李垕字仲信者所撰,即史学家李焘次子也。明州丹棱人,乾道七年,应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试,特赐制科出身。淳熙初,与其父李焘同典史事,缙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浩浩洪流中,《世说新语》(以下简称《世说》)是一部出类拔萃的杰作。它饮誉今古,蜚声海外,目前已成为一个国际性很强的研究课题。本文即是在广泛借鉴国内外学术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撰成的。一由于晋宋时代的文献资料所存无多,因而《世说》的许多基本问题至今仍然使研究者深感困惑,如它的作者、成书时间与过  相似文献   

7.
不以儒家之是非为是非──读《世说探幽》札记康金声近读一本研究《世说新语》的书,受益匪浅,也勾起自己许多遐思。记得幼时读唐诗,得“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之句,十分喜爱。注者评点,师长讲析,均以《后庭花》曲为“亡国之音”。其时自己脑子里一片空白...  相似文献   

8.
眼下,全国很多报纸在一版设有新闻评论专栏,如人民日报有《今日谈》,解放日报有《新世说》,文汇报有《虚实谈》,笔者所在常州日报有《延陵语丝》。这类专栏评论很突出:位于一版,方方整整的一块,活体字,加框,是新时代的“花边文学”。因其主题鲜明,形式活泼,普遍受到读者欢迎。其更引人注目的是:它正在吸收着杂文的某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9.
哈佛所藏《世说笺本》1826年日本刻本和哈佛、韩国所藏《世说新语补》1586年刊本是配套的训诂书,前者为笺注本,后者为被笺本。从文本内容看,《世说新语补》和《世说笺本》均具有较好的文学价值。《世说笺本》不仅有与传统训诂一致之处,如以释词为核心,也注重解释单字,也解释句意、段意、语法、修辞、文体等。同时它也有自己的个性,即两用史注之法。征引训释成果时,除了采纳中国学者旧注之外,也精采日本学者的训释成说,显示出其作为日籍著述的域外特点。打破了传统训诂不引文学评点的惯例,在其广征史籍、中日、传统小学文献的同时,也精简录入并注解文学评点,甚至自身也加入文学评注。  相似文献   

10.
栏目巡礼作为一个窗口,主要展示广播,电视、报刊中创办得较有影响力的优秀栏目(节目),欢迎各新闻同行向我们推荐!来信请寄:郑州市纬一路一号河南日报《新闻爱好者》编辑部。——编著河南日报政教科文版的《新世说》杂文专栏创办于一九九五年初,是河南日报在新闻版上进行大胆革新的产物。专栏创办一年,发稿二百多  相似文献   

11.
纵观那些办得好的报纸,无一不是与他们有一些高水平的评论专栏有关。这些评沦专栏,如《人民日报》的《今日谈》、《文汇报》的《虚实谈》、《解放日报》的《新世说》等等,以其刊登的文章切中时弊、富有文采、短小精悍而赢得了广大读者的青睐。专栏评论的重要作用,吸引了一大批作者为其撰稿。但是许多作者感到,专栏评论的稿件不仅文章难写,而且标题也难作。那么,怎样才能为专栏评论稿件制作一个好的标题呢?本文根据自己的写作体会,谈一下看法。  相似文献   

12.
《图书馆》1980,(3)
我国刻版印书,大约起于唐僖宗中和(公元881—884)年间。湖南最早刻版印书的人,据现有史料记载,是北宋初年的朱昂。朱昂,衡山人,宋真宗时为翰林学士,致仕后还乡,以“知止亭”、“幽栖亭”名义刻过书,但其书今尚未见。现在还有书可查、有记载可考的,是南宋初年刻印的孔平仲《续世说》十二卷。据《宋史·孔平仲传》称,孔为北宋时新喩(今属江西省)人,绍圣(公元1094—1097年)中曾知衡州。《续世说》是仿照南朝刘庆义的《世说新语》体例编写的叙述南朝及隋唐五代  相似文献   

13.
《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修订案的颁布实施.为我省档案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支持。修订后的《实施办法》条文简洁,语言精炼,让人耳目一新,其中最大的亮点是根据新时期档案工作的需要和四川省档案工作的实际情况,增加了很多新的内容。深人学习《实施办法》首先应从这些新增内容人手。准确理解和把握新增内容的内涵和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14.
沟通情况,提供信息是大众传媒的基本功能,它不仅通过大量的新闻来传递信息、引导舆论,而且还通过评论向受众展示丰富多采的信息世界。其中,报纸上的新闻小言论就像一支轻骑兵,它以短、新、快、实的专栏形象出现在报纸的第一版,不仅活跃了报纸的版面,而且还发挥着重要的信息传递功能。例如《人民日报》的《今日谈》专栏、《解放日报》的《新世说》专栏以及《新民晚报》的《今日论语》专栏等等。这类新闻小言论由于它的群言性、微型化、形象感而倍受读者关注,也由于它的新闻性,在信息传递、舆论引导方面更有着独特的魅力。本文以信息观为基点,探讨信息在新闻小言论写作中的运用以及浸透着新闻信息的小言论在传播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浩浩洪流中,《世说新语》是一部出类拔萃的杰作。千余年来,影响深远,后世之儒雅学子,倜傥骚人,莫不仰其俊秀,揖其清芬。书中之佳事佳话,风流缅邈,至今传之不衰。对于《世说》,历代之硕儒通人,皆有极高之评价。而回顾我国之《世说》研究,自刘宋末年以至今日,一千四百余年,未尝稍断。在这一领域,可谓群星会聚,名家如云。明人如王世贞、王世懋、凌濛初,清人如郝懿行、王先谦、李慈铭,近人如叶德辉、严复、李详,现代如刘盼遂、程炎震、鲁迅、陈寅恪,当代  相似文献   

16.
模糊语言是指在意义上不明确,在表述形态上不清晰.内涵伸缩性大,解释或理解可变性大的这一类社会交际使用的语言:(见《语文学习》1994年第5期《模糊语言新界说》沈卢旭)。  相似文献   

17.
如果我们对90年代中期以来中央和省级广播电视报作一粗略的浏览,就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曾经风靡一时的“炒作”这星那星的篇什,在报纸上明显减少,几至寥若晨星,而昔日为老总们困顿的言论,却异军突起,蔚为大观。这表现在:一、为适应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需要,各报相继扩版、增版,纷纷办起评论专栏。如《中国电视报》的“荧屏思考”、《湖南广播电视报》的“一周论语”、《辽宁广播电视报》的“视听茶座”、《福建广播电视报》的“一家之言”、《吉林视听导报》的“一吐为快”、《甘肃广播电视报》的“新世说”、《山东广播电视报》…  相似文献   

18.
《五代新说》是初唐时期的一部轶事小说,所谓“五代”是指梁、陈、北齐、周、隋,并非唐后之五代。此书原为二卷,分三十门,现存有节录本,其作者是张询古。有的著录以为此书已失传,以为作者是张说、徐铉,都是错误的。《五代新说》是张询古从“五代史”中选取材料按照《世说新语》的体式改写而成的,因此它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如保存梁简文帝、梁元帝、陈后主、北齐后主的佚诗,还可用于五代史的校勘等。此外,它也是传世的第一部世说体小说,对于研究世说体小说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世说新语》又称《世说》,南朝宋刘义庆及其门客撰,是一部笔记小说集,记载汉末至东晋的遗闻逸事。《世说新语》的艺术成就比较突出,它善于用素描式的笔法勾勒人物,揭示人物个性。鲁迅曾称赞它:“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奇。”《世说新语》的体制多为零章断简,文章短小精悍,并且它以史笔为  相似文献   

20.
马苏蕊 《大观周刊》2012,(51):298-299
何为“语感”?“语感”是主体对语言所产生的敏锐的直接感受和对语言形式、语言意义进行再加工再创造的心理行为能力.是人类学习语言、发展语言进行交际的最根本基础。根据新《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的要求。注重对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的培养.不但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和有效教学方法.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鉴于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高度重视语感的培养.将其作为教学目标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