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代的人们曾经梦想把一种元素转化成别种元素,他们梦想“点铁成金”,这就是古代所谓的“炼金术”。在科学发展的初期,还认为“炼金”只是术士们的空想,事实上那时候也没有成功,可是在今天却已经有了成为现实的可能。现在“点铁成金”虽然还没有实现,但是科学家们不但已经实现了元素间的转变,而且还制造出许多种地球上原来没有的新元素——超铀元素,也制造出许多种元素的放射性同位素。这些人造元素在科学上已经发生了重大的作用。例加:人造的超铀元素钚,已经在原子堆中应用,产生着原子能;各种放射性同位素在化学、生物学  相似文献   

2.
科学的历史     
在自然哲学理论的指引下,炼丹术和炼金术推动了化学的发展。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摆脱了古老的自然哲学理论的桎梏,化学从而走上正轨,新元素不断被发现,原子、离子、电子……人们对物质的理解更加深刻。  相似文献   

3.
现代炼金师     
唐玮  崔凯  格雷 《科技新时代》2008,(7):94-100
尽管现代化学的起源和古代的炼金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现代化学家已经和古代的炼金术士没有几分相似之处了。不过,有个精通化学的人仍然像炼金术士那样沉迷于收集各种元素单质,且利用并不复杂的物理或化学原理创造比炼金术还要神秘的实验。  相似文献   

4.
化学是自然科学的六大基础学科之一。它研究物质的化学组成、结构、性能和变化规律,对人类文明起着重要的作用。古时的炼金术或炼丹术就有化学问题。十九世纪初叶和中叶经历了两次革命性飞跃之后,现代化学就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到本世纪初、化学和化学工业则处于带动并制约社会物质文明进步的重要地位。近年来物理学和生物学走在科学的前沿,但它们的新成就也离不开化学提供的材料。因此,有人说化学对社会进步、科学繁荣、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起着中心作用,并非过誉其词。  相似文献   

5.
正财富与长生在大多数的人眼里,西方的炼金术和东方的炼丹术分别是东西方神秘文化的代表,其主要区别在于,前者追求的是"点石成金",而后者追求的则是"长生不老"。其实这样的理解不免有些望文生义了,事实上,炼金术和炼丹术所追  相似文献   

6.
汞硫理论被认为源自散发物理论。但散发物理论只是对矿物成因的自然哲学解释,汞硫理论却隐含技艺操控自然的预设,构成炼金术实践的理论基础。通过阐发汞硫理论,9—13世纪发展出对炼金术实践的多种批判或辩护思路。其中伊本·西那强调自然与技艺的鸿沟,对炼金术提出根本质疑,保罗则以物质主义的矿物成因阐释,悬置了理智无法企及的自然原则,捍卫了技艺的正当性。经由炼金术观念的洗礼,矿物从自然之物转变为被技艺操控的物质对象。但保罗的微粒炼金术未能直接导向现代矿物观念,后者的形成还有待一种在自然哲学、炼金术物质理论和基督教神学之间的调和。  相似文献   

7.
在人类的童年时代,就已经有了元素的思想,即认为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是由一些基本的元素组成的,例如古代中国的金、木、水、火、土“五行”学说;古希腊的水、火、土、气“四元素说”;古代印度的地、水、火、风、苦、乐、生命“七元素说”;以及到了15、16世纪,欧洲的医学家和化学家还流行一种“三元素说”,认为万物都是由盐、硫、汞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尽管在不同的文化里面,对于元素如何相互作用而组成这个世界,具有风格很不同的理解,但是,它们一致的地方就是,世界的繁复表相总是应该能够归结到一些简单得多的基本元素上面去。  相似文献   

8.
龚龑 《青海科技》2013,(2):80-82
锑(元素符号:Sb),是一种有金属光泽的类金属,是有毒的化学元素。目前已知锑化合物在古代就用作化妆品,金属锑在古代也有记载,但那时却被误认为是“铅”。大约17世纪时,人们知道了锑是一种化学元素。尽管这种元素并不丰富,但它依然在超过一百种矿物中存在。虽然自然界中会有一些锑单质存在,但多数锑依然存在于它最主要的矿石——辉锑矿中。  相似文献   

9.
夺天地之造化高速发展的现代化学工业造出了许多自然界本来没有的物质,可以说已经达到了古人所梦想的“夺天地之造化”。然而这门学科发展之初也曾经历了一个幼稚的阶段——“化学的原始形态”的炼丹术。我国唐代陈少微《九还金丹妙诀》所载的“销汞法”(用汞和硫磺制丹砂),已经相当精确细致,其中详细记录了汞和硫的比例、加热的火候以及操作程序,最后达到“化为紫砂,分毫无欠”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在生产实践中,随时都会接触到千千万万种物質的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为什么会發生这些变化呢?假如不联系到物質的构造,那是难以理解的。为了探討物質的构造,人們付出了不知多少的劳动。元素、单質和化合物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古代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認为,物質是由我們感官能够感觉到的四种要素——冷、热、干、湿配合而成的。热和干成为火,热和湿成为气,冷和干成为土,冷和湿成为水(圖)。水、火、气、土是最基本的、最簡单的物質,他把它們叫作“元素”。他認为,宇宙万物都是由这四种“元素”构成的,只要增减一些性質就可以得到任何物質。这种說  相似文献   

11.
到公元九世纪的时候,随着阿拉伯医学的发展,原始的化学在炼金术发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炼金术的发展起源于两种因素:一是将贱金属炼制成黄金;再就是炼制出能治百病的  相似文献   

12.
一百年前,人们只知道有六十种元素,而今天已经增加到103种。现在不仅是找到了自然界中存在的各种元素,而且还用人工的方法制造自然界中所没有的新元素。在十七世纪之前的年代里,炼金术分外盛行,炼金术士们把水银和其它化学药品混在一起,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着加热、熔解、过滤、结晶的过程。他们深信这样会使水银变成黄金。炼金术士想尽办法要想把一种元素变成另一种元素,可是这种努力一直没有成功。因为他们不知道物质的结构。化学反应只能改变  相似文献   

13.
元素週期表     
当一百五十年以前化学还很不发达的时候,因为元素种类繁多,性质复杂,并且各种化合物的构成也是千变万化,人们感觉学习化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1815年英国有一位医生,名叫普劳特(Prout)最先提出一切元素都是由氢原子构成的说法,后来,有很多人反对,又经过了很多年,到同位素发见以后哈肯斯(Harkins)又重新提起普劳特的主张,并且加以补充,他说:“元素都是氢与氦的原子组成的。”  相似文献   

14.
《大众科技》2010,(2):7-8
将金属铅转变成黄金或许永远是个神话,不过与其相类似的“炼丹术”不仅可能,而且还相当廉价。美国宾州大学3名研究人员近期发表文章说,他们发现某些元素原子的组合所显示的电子特征同其他元素的电子特征相仿。研究小组带头人艾伯特·卡斯尔曼教授表示,此发现有望帮助人们获得更廉价的广泛应用于新能源、环境治理和催化剂的材料。  相似文献   

15.
衣服烧不坏     
古典名著《西游记》第16回,说唐僧师徒来到观音院,院主为窃取七宝袈裟,企图放火烧死唐僧。孙悟空识破阴谋,去南天门找广目天王,借来神奇的“避火罩”,罩住了唐僧师徒和白马行李。大火过后,唐僧师徒在罩中一点也没有受伤……而孙悟空只要念着“避火诀”就可以在烈火中往来。这个神话反映了古代人们渴望有一种神奇的“避火衣”、“避火罩”、“避火诀”等,使火灾的损失减少。我国古代就有一种“火浣布”,是一种不怕火烧的布,穿上它制成的“避火衣”可以在火中逃生。实际上这是用石棉制作的,是我国古代的一项重要发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制出了比“火浣布”抗火能力高得多的材料,在各种场合发挥了“避火衣”、“避火罩”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教育观之我见 中国要走向世界之林的前端,首先要研究、借鉴、总结各国教育模式,要形成中国式的、有特色的教育,就应从现在抓起,和国际接轨。中国的振兴在教育,为此,作者就中国古代教育观、中国传统教育的模式、中西方教育模式之比较、中国教育的改革方式及创办特色教育、培养学科带头人、培养合格人才和面向21世纪的国际竞争等问题采访了陕西经贸学院院长、教育学家樊光鼎教授。 樊光鼎教授说,我国开办私学是从孔子开始的,当时创办私学有3个进步意义:一是有力地冲击了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加速了“学在官府”到“学在四夷”的历史转变;二是为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改进培养了一批人才;三是揭开了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序幕,为封建制的确立准备了各种理论和政治方案,成为封建制形成和发展的思想上的先导。孔子在教育思想上有独特之处,如“性相近,习相远”,否定了“天命说”和“血统论”,强调了后天学习和教育作用。他提出  相似文献   

17.
<正>古希腊的朴素认识论——四元素论认为,土、火、气、水构成世间万物;古印度则是地、火、水、风。同为古代朴素的认识论,我国古代的五行学说多了一种元素,即金、木、水、火、土,表面好像只是多了一种元素,实际上,这五种元素,无论哪一种,都和其他的四种元素产生了不同的关系,分别为我生者、生我者、我克者、克我者,由此形成了一个闭环,生生不息,循环往复。而这种生克思想,也为我国古代的预测学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趣味科普     
外星人 外星人的反省飞碟盘旋在地球上空,一个外星人问另一个外星人:“下面那个星球上有没有生物?”另一个回苔说:“有铁甲和四个轮子的生物,奇怪的是里面都有一种被叫做人的软体寄生物。”这,应该是我们对自己越来越舒适的生活的反省。 外星人说的精神病院里,一名患者对医生吼道:”我是上帝,你们都要听我的!“医生皱了皱眉头:”谁告诉他的?”“外星人说的!”这时,另一名患者跳了出来:“我没有说过!” 外星人的幸运连环信 据说,科学家接收到了第一份来自地外智慧文 明的信号,经译解之后是这样的: 请给这份名单上的第一个…  相似文献   

19.
付雷 《百科知识》2021,(8):9-12
20世纪中叶以来,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这四大发明一直作为中国对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贡献广为传颂.然而,总有一些人对“四大发明”有异议,要么说它们并非中国首创,要么说中国对世界历史的进步并没有多大贡献,甚至有一些中国人也开始质疑“四大发明”.因此,厘清“四大发明”的提出与传播状况,并重新梳理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及其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  相似文献   

20.
古代的占星术、炼金术等等有没有科学价值?宣扬地球是宇宙中心的托勒密学说,是否曾是有价值的理论?……这一系列科学史实的评价问题,至今仍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人们尽管一次次地争鸣,但各执不同标准,难以达到统一意见。对于现代科学产品的价值的评议,亦有类似状况,比如耳朵识字,等等。这种情况,不仅影响我们对科学史的理解,也影响现代科学的管理,从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