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本德育是指从学生的现实生活、现实存在、现实活动出发,采取感性的、实践的方式,让学生在他自己所需要的活动中去经历、去感悟,去建构自己的价值理想。我校在生本德育理论的指导下,开展了以生为本德育管理,从管理制度入手,强化德育队伍建设。拓宽德育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以德育评价为导向举办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将以生为本德育落实到了每一个学生。  相似文献   

2.
发现一 没有学生认为德育对于自己成长“几乎没有作用”,大多数学生认为德育对自己的成长有较大甚至是很大的作用。 发现二 学生对德育活动“情有独钟”。学生关注德育活动的目的是否切合自己的要求,内容是否符合自己的实际,形式是否喜闻乐见,并不认为活动组织者是“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
高校德育认同低效的归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教育者建构自己的品德首先要内化德育内容,而认同是内化的关键环节.但在高校德育中,由于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德育者素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影响了学生的德育认同效果.提高学生的德育认同效果,应优化德育内容,选择科学的德育方法、提高德育教师队伍素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等.  相似文献   

4.
德育生活化要求通过学生主体的德育生活实践,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探索人生的价值,感悟生活的真谛,形成高尚的情操,不断优化自己的道德行为。从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活动、德育管理、德育评价五个角度对初中生德育生活化的基本原则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在进行小学德育日常管理过程中,教师应常采用以理服人的方式来对待学生,通过给学生讲道理、做榜样、找例子的方式让学生明白自己应该如何做,为什么这样做,同时也让学生认为自己确实应该这样做,从而引导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意识,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理"为出发点,探讨了如何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给学生进行德育,从而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水平。  相似文献   

6.
学生德育成长档案袋是一种功能评价学生发展的工具,兼具激励评价、形成评价和发展评价等。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让学生自主自觉进行,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学生自己使用资料、进行自我教育的引导和德育方向把握上,帮助学生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的学习及成长历程。  相似文献   

7.
德育教育的特点是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优良的品质着眼,从细微处着手,不断地强化和深化,在潜移默化中、在学生的认同中完成对学生的教育。生活德育是指从学生的现实生活、现实存在、现实活动出发,采取感性的、实践的方式,让学生在他自己所需要的活动中去经历,去感悟,去建构自己的价值理想,去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生活德育具有生活性、实践性、过程性、整体生成性等鲜明特征。生活德育最大的特点就是把人还原于生  相似文献   

8.
传统德育是一种知性德育、灌输德育、考试德育。传统德育的目标、方法、内容及德育的评价制度等都很难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难以满足大学生道德成长的需要。改变传统德育模式,方法与对策很多,其中体验式德育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德育之路。那就是把高校的德育课从知性德育模式转换到体验式德育模式中来,让学生在体验中形成道德情感,在体验中深化道德认知,从而让学生自己作出道德选择,升华道德水准。  相似文献   

9.
自我教育是学生将自己作为德育对象,有目的培养自己的优良思想品德,克服不良思想的教育过程。它是一个自我教育、自我分析、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过程,是学生主体地位的充分体现。自我教育是德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教育力量。学校思想品德教育最终要使受教育者养成自律、自强、自我教育的良好习惯。在中小学生中进行自我教育。是改进德育方法,增强德育实效的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10.
"生活即是学,学即是生活",这是一种生活德育的理念,提出了学生个体品德和社会道德的提高与发展,要通过学生自己的生活来实现。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和动态进行的,要让儿童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生活德育的理念,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德育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达到德育的生活化。  相似文献   

11.
初中生正处在“叛逆期”,渴望表达自己、展示自己,经常与教师、家长产生矛盾。甚至部分同学为了显示自己的特别,在不知不觉中出现了德育方面的问题,这显然是不利于学生发展的。这就需要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德育意识,针对容易出现的问题加强对学生的教育指导。本文就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有效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不断深入,德育教学愈发受到教育界的重视,这也对初中教育尤其是化学教师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德育教学作为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部分之一,教师要对自己严格要求,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将教学内容进行细化的同时渗透德育教学,使教学目标更加清晰、精准。教师也可以在各式各样的教学实践中渗透德育教学,有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切身体验德育教学思想。基于此,本文主要对优化初中化学教学,渗透德育教学思想进行了探究,以期帮助学生实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德育的建构     
最近,胡锦涛同志指出,要“大力推动思想道德建设的改进创新。重点在充分体现时代性、准确把握规律性、大力增强实效性三个方面狠下功夫”。德育的建构,就是要改变在德育中过分重视行为训练的倾向,特别是要改变德育过程中无视学生自身经历经验的做法,通过合乎他们生活经验的背景形成道德认知。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学生在认知、解释、理解世界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体系,学生是通过人际互动和社会性的协商进行自己德育观念的建构。因此讨论和研究德育的建构显得十分必要和有意义。  相似文献   

14.
郭峰 《甘肃教育》2011,(20):62-62
语文是“百科之母”,内容包罗万象。综合性很强,语文课本中蕴藏着丰富的德育内容,教师要用语文教材中形象生动的德育事例,结合实际,为学生营造是非分明、积极向上的德育环境.从而增强学生的德育意识。笔者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做法。  相似文献   

15.
一、什么是研究性临境德育 研究性临境德育是研究性和德育情境的结合,是指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利用或创设一种有效的德育情境,让学生身处情境之中,自然而然地根据自己已有的道德认识,对情境中所表现出的德育信息进行讨论、分析、批判、选择.教师是德育的组织者、合作者、参与者、引导者,在必要的时候应表明自己的观点,但师生的关系是平等的、和谐的.而研究性临境德育就是要充分发挥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的作用,达到最佳的德育效果,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学生感觉不到教师在教育他;学生对道德的理解和吸收是自主的,是发自内心的自我选择、自我醒悟.  相似文献   

16.
<正>什么是适合学生的德育?我的理解是用学生自己演绎的、能触动学生心灵的故事,通过蕴含着教育力量的活动载体去浸润学生心田的教育。基于这样的理解,我认为探寻适合学生的德育,就得从"协助"学生演绎好自己的故事入手。如果能"协助"学生演绎好能释放乐学、向善等正能量的故事,让学生在自己的故事中学会自我教育、自觉感悟、自  相似文献   

17.
正什么是适合学生的德育?我的理解是用学生自己演绎的、能触动学生心灵的故事,通过蕴含着教育力量的活动载体去浸润学生心田的教育。基于这样的理解,我认为探寻适合学生的德育,就得从"协助"学生演绎好自己的故事入手。如果能"协助"学生演绎好能释放乐学、向善等正能量的故事,让学生在自己的故事中学会自我教育、自觉感悟、自  相似文献   

18.
在实际生活中,德育知识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但学生不是很爱学,这是因为学生对德育知识的认识只停留在认知阶段。因此,教师应该激发学生学习德育知识的兴趣,并将德育知识与学生切身利益密切联系,以利益触动学生,并通过审美化教育使学生自己辨别美与丑,从而表现美的行为。通过这样一个教育过程,实现德育知识由认知到内化为信念,最终实现外化为行动的德育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9.
让孩子在网络生活中健康成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生是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是我们进行学校网络德育研究的共同体。——同伴教育是一种比较适合学生们自己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由学生中的网络高手组织起来,参加建设和管理的校园德育网站是学校实施主体性德育的得天独厚的天然平台。  相似文献   

20.
思想品德课是德育性质的课程,具有重要的德育价值。为了有效实现思想品德课的德育价值,思想品德课教师在教学中要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渗透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强化实践教学,引导学生践行道德行为;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为学生提供典型示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