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曹宏阁 《教育与职业》2012,(24):180-181
全纳教育是国际特殊教育发展的主要思潮,也是21世纪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聋人高等全纳教育在欧美已很流行,而在我国则刚刚起步。文章从聋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出发论述了构建聋人高等全纳教育学习支持系统的必要性;从差异教学的角度指出了系统的理论依据——多元智能理论;同时,重点设计了系统的构成要素,包括手语支持要素、助听要素、心理支持要素、特殊的教学策略和网络学习支持要素;最后,从实践角度验证了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我国随班就读工作总体取得了较大发展,但农村的随班就读进展缓慢,特殊儿童个别学习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这主要是受到农村随班就读师资专业化水平偏低的制约。因此,地方师范院校必须进行教师教育改革,才能培养出适应农村基层教学需求的专业化教师。  相似文献   

3.
我国随班就读工作总体取得了较大发展,但农村的随班就读进展缓慢,特殊儿童个别学习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这主要是受到农村随班就读师资专业化水平偏低的制约。因此,地方师范院校必须进行教师教育改革,才能培养出适应农村基层教学需求的专业化教师。  相似文献   

4.
全纳教育的元型   总被引:7,自引:10,他引:7  
在普通学校采用随班就读的方式 ,帮助残疾儿童学习的改革存在两种几乎无法兼容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随班就读是很有成效的 ,值得加以大力推动 ,深化改革。另一种观点认为随班就读的条件尚不具备 ,存在随班就混的情况 ,需要得到纠正。本文采用全纳性教育的理论与来自 8个实验学校的案例 ,对学校在实践中所取得的经验进行描述性分析 ,借此讨论、评述构建全纳教育、全纳学校、全纳课堂的教学改革的可行性以及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全纳教育之论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全纳教育之论争主要集中在概念、理据、模式、规模、效果等方面。其论争反映了人们追求教育机会均等的理念。全纳教育并非完美无缺,我国特殊教育工作者应该辩证地对待特殊.儿童的随班就读,积极创造条件以提高随班就读的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6.
意大利完全全纳教育模式述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意大利是实行完全全纳政策最早和最彻底的国家之一.早在上世纪70年代,立法规定所有儿童,不论其残疾多么严重,都有在普通班级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为了保证随班就读的成功,普通学校建立了强有力的支持系统,近年来特殊教师和残疾学生之比在1:2.2左右,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学生随班级就读的比例约为98%,评价结果表明意大利的特教模式很成功.基于意大利的经验,我国要取得随班就读的更大成功,迫切需要为中小学配备100万特殊教育教师.  相似文献   

7.
宽容是全纳教育真正实现的重要保证,缺乏宽容的全纳教育只能徒具形式.同时全纳教育也为学生形成宽容的价值品质提供着契机。要想使宽容贯通全纳教育我们需要营造一种宽容的全纳学校氛围,提升全纳教师的宽容意识和宽容教育意识,通过行动传递宽容,将全纳教育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8.
普通小学随班就读教师对全纳教育态度的城乡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农村与城市已经参加随班就读的教师对全纳教育思想的态度与认识进行调查与比较分析。结果发现:(1)教师对全纳教育的态度由对全纳教育的利、弊以及特殊教育学校的利组成;(2)无论农村还是城市教师都对特殊学校教育持最赞成的态度,同时又对全纳教育有较高的支持率;(3)农村和城市教师对全纳教育的理解与态度有显著差异,且农村被试的意见分歧要大一些;(4)城市教师对全纳教育所持的否定、负面的看法多于农村教师,农村教师对全纳教育持更积极的态度;(5)农村与城市教师对全纳教育的态度都没有受到师资培训的类型、时间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随班就读是中国式的全纳教育.特殊儿童随班就读虽然在我国特别是农村地区早就存在,但目前仍存在理念落后、师资难以保障等问题,需采取转变观念、建立专家支持团队等措施,推进随班就读工作顺利展开.  相似文献   

10.
顺应全纳教育的发展热潮,随班就读已成为我国特殊儿童义务教育的主要安置模式。学校作为随班就读工作开展的主要场所和承载体,其支持服务如何,直接影响着随班就读的质量,影响着特殊儿童的教育利益和健康发展。针对全纳教育背景下随班就读学校支持的内涵、学校支持的责任、面临的困境与发展反思等问题展开探讨,以期对完善学校支持体系,提升随班就读工作的质量提供一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1.
特殊需要儿童是指因在身心发展或学习,生活中与普通儿童有明显差异,而需要给予特殊服务的儿童。这些儿童在智力,情绪,肢体,感官等方面与普通儿童有明显的不同。有的发展可能高于普通儿童,有的发展可能就低于普通儿童。但是无论是哪个方面,这些儿童在幼儿园都要受到特殊的关怀和照顾。  相似文献   

12.
李萍 《现代教学》2010,(7):53-54
在有随班就读的学生的课堂里,教师应该既照顾到整体,又兼顾到差异,使随班就读的学生也能学有所得。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不仅要研究教材、研究大多数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还要研究随班就读学生的学习需要,根据其学习需要进行恰当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分析随班就读与回归主流、全纳教育之间的理论联系,认为西方特殊教育经历了从回归主流到全纳教育的深刻变化;对应西方回归主流走向全纳教育的趋势,我国特殊教育理论应该在随班就读模式的基础上走向与全纳教育理念一致的"同班就读"。如同随班就读是我国特殊教育实际和西方回归主流思想相碰撞的产物一样,同班就读是我国对国际全纳教育理论趋势的中国式回应,是西方理论与中国国情之间的嫁接、冲撞与融汇,是基于文化嫁接之上的再生成。  相似文献   

14.
全纳教育是21世纪世界教育及特殊教育的重大发展趋势之一。全纳教育与后现代思潮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试图在揭示这种密切联系的基础上,从后现代的视角对全纳教育的内涵和特点作出新的诠释,以求从中得到有益于我国随班就读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目前全纳教育逐渐成为特殊教育界的基本理念,中国实行全纳教育的模式是随班就读,如何让特殊学生得到更多有效的支持,是开展随班就读工作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应在全纳教育的环境下,遵循适合特殊儿童的特殊需要、特殊儿童和普通儿童共同进步的原则,选择自愿、尊重和理解特殊儿童的同伴支持者,经过严格的培训,使其担当支持特殊儿童的学习、行为习惯、心理疏导等方面的任务,使双方获得共同的提高与进步。  相似文献   

16.
全纳教育是当前全球教育的一种重要教育思潮,也是国际教育研究领域的一个新课题。作为一种新的全球教育思潮,我国对它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了解全纳教育的来龙去脉,把握其实质,通过学术梳理与实践反思,重新审视当前我国全纳教育实施中的矛盾与困惑,探求对策与思路,是我国全纳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题中要义。  相似文献   

17.
随班就读学生与正常儿童的生理、心理都有较大的差别,他们在生活能力、学习能力及身体素质等方面远远地不及正常儿童,但他们又必须与正常儿童一起学习、生活,在心理上压力较大,有些还可能产生一些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18.
随班就读基本理论建设是目前随班就读研究中的薄弱环节。中国随班就读基本理论建设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有:随班就读的思想基础、随班就读与全纳教育的关系、随班就读的内涵、随班就读政策制定与执行的理论基础、随班就读的发展阶段以及随班就读的研究层次等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以成都市部分幼儿园教师作为调查对象,对幼儿园融合教育相关因素进行调查,结果不尽如人意。影响幼儿园教师融合教育的主要原因:幼儿园教师缺乏一定的融合理念和融合知识与技能,学前师资培养体制受到历史发展的制约,学前融合教育缺乏专业人员支持,学前融合教育缺乏经济与政策导向的大力支持。要促进成都市幼儿园融合教育发展,应大力培养学前特殊教育专业人才,提高其学前融合教育的能力,加强在职幼儿教师的培训,整合融合教育支持系统,给予幼儿融合教育切实的支持。  相似文献   

20.
普通幼儿园与专业残障康复机构合作,探索实施听障幼儿融合教育,从整体思路和前期准备、融合教学课程设计、融合园本活动设计三个方面着手,初步探索出一条可行的听障幼儿在普通幼儿园随班就读新模式,有效填补了广西本土在普通幼儿园中开展听障幼儿融合教育的空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