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欢  刘荣高 《资源科学》2012,34(2):242-247
利用上海台风研究所整编的《CMA-STI热带气旋最佳路径数据集》数据资料,建立了以每次热带气旋6h间隔中心位置为基础的西北太平洋地区1°×1°经纬度格网,统计分析了西北太平洋地区1990年-2009年热带气旋的路径变化、发生频数、频率的年际分布和季节分布等。结果表明:①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影响的区域大概为100°-180°E,3.5°-51°N,主要影响的国家和地区有:菲律宾群岛,中南半岛,中国东部沿海各省、海南省、台湾省,朝鲜半岛及日本三岛;②西北太平洋地区热带气旋发生次数有减少趋势,2000年-2009年年均发生次数比1990年-1999年年均少3次;③7月-10月热带气旋发生频繁,其中8月占到20年各月累计的21%;④热带气旋频数分布密集区为南海中北部以东、菲律宾吕宋岛以东,整体呈抛物线向东辐射减少;⑤热带气旋路径频率值的分布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突出表现为频率最高值中心位置的规律性移动。  相似文献   

2.
依据太平洋增暖事件当年及衰亡位相的热带海表面温度(SST)的分布差异,将其演变过程分成3种类型,即赤道东太平洋增暖衰亡至次年的拉尼娜位相(Ⅰ型),赤道东太平洋增暖衰亡至次年的正常位相(Ⅱ型),以及赤道中太平洋增暖衰亡(Ⅲ型).本文研究了三类太平洋增暖衰亡年夏秋季东亚热带气旋(TC)登陆活动的特征及其原因.研究发现,对于Ⅰ型,TC登陆呈现“偶极”型分布,即登陆华南、海南岛和北部湾的TC增多,而登陆华东的TC则  相似文献   

3.
文章利用1980年~2011年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整编的CMA-STI热带气旋最佳路径数据集,进行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快速增强阈值的计算确定,并分析快速增强个例的时空分布特征。主要结果有:(1)在西北太平洋海区,选取-30h Pa/24h作为快速增强热带气旋的阈值最恰当;(2)120°E~140°E、12°N~20°N是快速增强热带气旋出现频率最高的区域;(3)9月是快速增强热带气旋出现频数最高的月份,11月是最易形成热带气旋的月份。  相似文献   

4.
台风     
“台风是热带气旋的一个类别。在气象学上,按世界气象组织定义:热带气旋中心持续风速在12级至13级(即每秒32.7米至41.4米)称为台风(typhoon)或飓风(hurFiCane),飓风的名称使用在北大西洋及东太平洋;而我国习惯称海温高于26℃的热带洋面上发展的热带气旋(Tropicalcyclones)为台风,热带气旋按照其强度的不同,依次可分为六个等级: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和超强台风。1989年起我国采用国际热带气旋名称和等级标准。中国对发生在北太平洋西部和南海的热带气旋,根据国际惯例,依据其中心最大风力分为:  相似文献   

5.
运用改进后的台风降水分离客观方法,利用华东地区1957—2004年129个台站的逐日降水量资料,对48a间影响该地区的热带气旋降水(Tropical Cyclone Precipitation,TCP)进行分离。在此基础上,利用小波分析、带通滤波、合成分析等方法对不同时期的TCP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华东地区TCP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的因子不同。年际变化的影响因子与热带中东太平洋SST有关,西北太平洋TC的生成数量也是影响TCP年际变化的原因;年代际变化的影响因子与副热带北太平洋SST和东亚地区位势高度有关。  相似文献   

6.
西北太平洋地区是世界上台风活动最频繁的地区。为了方便交流.避免名称混乱,1997年.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决定.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采用具有亚洲风格的名字命名.并决定从2000年1月1日起开始使用新的命名方法。  相似文献   

7.
基于1979~2010年的NCEP/NCAR再分析风场资料和美国联合台风预警中心(JTWC)热带气旋资料,文章通过研究越赤道气流准双周振荡对东风波、赤道辐合带等的影响进而揭示低空越赤道气流准双周振荡与西北太平洋台风路径的关系。传统意义上,西北太平洋台风路径可划分为:西行路径、西北行路径、转向路径和异常路径,文章的主要研究对象为西行路径和西北行路径。首先利用风场资料对低空(925h Pa)经向风进行低频(10~20天)滤波并对滤波后低频经向风场进行EOF分解,分析表明低空越赤道气流及与其相联系的经向风存在明显的准双周(10~20天)振荡现象。研究表明,越赤道气流对西北太平洋台风路径预报有一定的指示作用,较大的低频越赤道气流经向分量使得季风槽位置北抬,从而影响台风移动路径偏北,相反,较小的低频越赤道气流经向分量或负的分量不易使台风转向。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热带气旋风雨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影响浙江省热带气旋的风雨进行了区划,同时还对其带来的暴雨类型进行了分类。研究表明,浙江可划分为5个风雨影响区,东南沿海区是热带气旋风雨严重影响区.浙北沿海区为大风严重影响、暴雨较严重影响区,浙北内陆区为风雨影响较严重区,浙南区以暴雨严重影响为主.浙西区风雨影响均较轻;不同路径的热带气旋带来的暴雨空间分布也可划分为5型,其中Ⅰ型和Ⅱ型降水强度最强.其典型移动路径为福州以北至象山港以南之间登陆台风。本文的热带气旋风雨影响区划较为客观地反映了所有影响浙江热带气旋的风雨概况,但在业务应用中需根据具体情况作相应调整。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乐东气田为中心,取300公里圆形区域为半径,统计1949~2013年影响乐东气田台风的气候变化特征,统计表明4~11月份均有台风影响该海区,7~10月份出现比较多,影响该海区的台风中60%生成南海,40%生成西北太平洋,生成南海的台风比生成西北太平洋的台风移动路径规律性差,它对乐东气田的防台抗台和科学安排作业生产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1949-2007年影响浙江热带气旋灾情分析及评估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1949-2007年间登陆或影响浙江省的热带气旋灾情进行统计、分析和研究.选取有完整记录的84例热带气旋概况及灾情资料,引入台风灾情指数G和灾害损失率S的概念对台风灾害等级进行客观定量划分,并通过统计分析,得出热带气旋路径、致灾因子(雨量、风力)、潮汛和灾情之间的关系,以期对台风灾前评估提供有价值的评估方法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风暴潮(Storm Surge)是指由强烈大气扰动所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高现象。它主要是由于热带气旋、温带气旋等强烈风暴移向近海登陆(或出海),或沿海岸移行,诱使海水向岸运动,在有利地形约束下所导致的近岸增水。它与相伴而生的巨浪以及天文潮相互叠加并相互作用,使水位暴涨,甚至海水漫溢而造成严重灾  相似文献   

12.
基于CN05.1高分辨率降水数据JRA-55再分析资料,利用Lanczos滤波、经验正交分解等方法,分析了西藏、青海和四川(以下简称“三省区”)的夏季降水年际变化及其大气环流特征。三省区的平均降水东南部降水最多,由东南向西北递减,降水年际变率也呈相似的分布。夏季降水年际变化时空变化可以大致分为“南部型”降水模态“、纬向三极型”模态“、西南-东北”偶极型三个主要模态。“南部型”降水主要与三省区南部的异常反气旋有关,“纬向三极型”降水模态则与中亚、我国东北地区的异常气旋有关,“西南-东北”偶极型降水模态主要与中亚的异常反气旋、三省区东部的异常气旋有关。三种模态降水增多处均与局地的高空辐散、垂直上升气流关系密切。低层西南气流将印度洋水汽输送到三省南部,有利于“南部型”模态形成;朝鲜半岛极强的低层气旋型环流将太平洋水汽输送到三省区中部以及西南气流带来的印度洋水汽,有利于“纬向三极型”模态形成;而印度半岛的低层异常气旋为三省区西南部带来水汽辐合,有利于“西南-东北”模态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科技风》2015,(14)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会对我国沿海航运产生重要影响,影响区域主要是我国华南、华东沿海。了确保船舶在该区域内的航行安全,了解该区域的台风特点,对于经常在该区域航行的航海人员尤为重要。"桑美"是百年一遇的台风,是建国以来登陆我国大陆最强的一个。本文以"桑美"为典型的台风案例,分析台风的防抗。  相似文献   

14.
非均匀加速西行进入南海的台风是台风预报的难点问题之一。本文首先根据1949-2009年间CMA-STI热带气旋最佳路径数据集计算台风的移向和移速,按照文中对这类台风的定义统计后,收集到10个同等类型的台风个例。一般性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此类台风具有月分布集中、强度强、登陆概率大等特征。为了进一步了解此类台风的大气西风带环流背景特征和台风进入南海前后非均匀加速西行的成因,以0313号"杜鹃"和0814号"黑格比"两个典型台风为例,利用1°×1°NCEP再分析资料,从500hPa高空形势场、风场和涡度场这三方面入手分析。分析结果如下:(1)在台风西行过程中,一直都很强大的带状西太平洋副高或不断地非均匀加强西伸的副热带高压脊是维持台风非均匀加速西行最主要的原因;(2)台风北侧强大的偏东气流也在非均匀加强;(3)副高脊线附近的负涡度值区稳定且非均匀加强,是维持台风非均匀加速西行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金秋科苑》2012,(13):84-95
中国东南两面濒临海洋,大陆海岸线北起辽宁省的鸭绿江口,南至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北仑河口,长达18000余公里,是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国家之一。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是西北太平洋的边缘海,总面积达473万多平方公里。中国海域跨越热带、亚热带和温带三大气候带,海洋生物资源十分丰富,近海大陆架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浅海滩涂是建场晒盐、发展海水养殖的优良场所。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隆子站从1961~2005年的12月至4月份的各月沙尘暴出现频数资料,对隆子县近45年的冬春季沙尘暴的年际、年代际以及相应季节的月季的频数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隆子县历年的沙尘暴频数年际、年代际分布以80年为界,80年以前的频数多于历年的平均值,80年以后其频数基本少于历年平均值;70年代是沙尘暴的一个高峰期,60年代次之,进入90年代后沙尘暴天气很少出现;从月季分布上看1、2月份出现频数最多,12、3月次之,4月出现最少的分布特征和规律;从周期变化特征来看,不管是冬春季、还是冬季亦或春季均存在准3年和6年的明显周期振荡特征;从要素相关来看,大风天气是形成沙尘暴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两者相关显著.  相似文献   

17.
侃侃台风     
台风又叫飓风,是一种强热带气旋。每当东经180°以西、赤道以北的海面上,出现风力达到8级或8级以上的热带气旋时,中央气象台就会按照形成的先后顺序,采用四位阿拉伯数字将其编号。编号的前两位数字表示年份,后两位数字表示当年形成的第几个  相似文献   

18.
热带气旋活动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最为严重的气象灾害之一,它直接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危害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开展热带气旋的监测预报研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TBB资料可以揭示云的存在和云所处演变阶段中的一些显著特征。近年来,TBB资料在热带气旋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回顾了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分别从TBB资料在热带气旋风雨区、热带气旋强度及其他各个方面中的应用进行综合论述,同时提出存在问题及研究展望,为热带气旋监测预报提供一定的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9.
2008年第8号热带风暴“海燕”于8月12日20时在关岛附近洋面上生成,生成后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增强,14日8时加强为强热带风暴,14日14时加强为台风,15日11时加强为强台风,16日18时继续加强为超强台风,中心最低气压只有915百帕,并于17日22时05分在温州平阳县敖江镇登陆,登陆时中心气压920百帕,近中心最大风力19级(实测最大风速68m/s)。由于8号台风属于超强台风,风势强,降雨量大,为建国以来登陆我国大陆最强的台风,给温州苍南、平阳、泰顺县等地带来了非常严重的灾害。  相似文献   

20.
清代前期南海北部带鱼渔场集中在琼州海峡、珠江三角洲以及粤东的惠州府、潮州府沿海,粤西带鱼尚不是主要捕捞鱼类。清中叶以后,北部湾带鱼渔场退至海南岛西北部的昌化至临高一带;粤西的阳江、吴川等县带鱼逐渐成为捕捞鱼类,清末在台山的上下川岛一带形成渔场;粤东的带鱼渔场清代变化不大。粤西和北部湾的带鱼种群之间,资源量的此消彼长以及互相渗透,体现了南海带鱼种群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