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继晏殊、欧阳修、柳永之后,大拓词境,别开风气,一新天下人耳目的是横放杰出的苏轼。从文学史的角度看,苏轼的成就比前者更大,也更有独创性。 首先,苏轼在词的发展史上最主要的贡献是豪放词派的创立。这是他迥出于前人而给后世以巨大影响的一个重要方面。相传苏轼官翰林学士时,曾问幕下士说:“我词何如柳七?”幕下士答道:“柳郎中词只合十六七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见俞文豹《吹剑录》)这一传说虽不可信,但是,它生动的说明了柳词和苏词的不同风格。即苏词一改柳永等前人婉约的风格,开创了具有豪迈奔放、坦率开朗的作词风格。事实上,苏轼的词确实具有豪放的风格。如苏轼在山东密州任知州时,曾写过一首  相似文献   

2.
《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分别是苏轼、辛弃疾的“怀古”名篇,历来被选入高中语文教材,震撼了一代又一代热血青年的心魂。殊不知,它们的最初出现也曾被人视为异端。特别是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一出,就有伶人把它和当时红得发紫的柳永慢词放在一起调侃:“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  相似文献   

3.
词学家龙榆生先生校订《苏门四学士词》,在“弁言”里说:“宋词发展到了苏轼,划下一条大界限。……长短句歌词在苏氏以前,虽然也有很多好的作品,但在当时一般小市民阶层中,却弥漫着柳永‘浅近卑俗’的浪潮,格调是不够高的。苏氏举起大旗来,和柳七这一派对抗,因而创建了‘清壮顿挫’的‘豪放派’,使后来英雄豪杰之士,都对填词发生莫大兴趣,因而延长它的生命”,这话是大致不错的。不过,作为苏门及室弟子的“四学士”,虽然不同程度地受到苏轼的熏陶启迪,且在现实政治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美学风格论中,有一个著名的故事,说苏轼在一次歌宴上问“善歌”的“幕士”:“我的词和柳永的词比,有什么不一样吗?”答者以“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拍,歌‘杨柳岸,晓风残月’”说柳永的词,以“关西大汉,执铁绰板,唱‘大江东去’”蜕苏轼的词。形象准确地把握住了苏柳词的风格特色。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美学风格论中,有一个著名的故事,说苏轼在一次歌宴上问"善歌"的"幕士":"我的词和柳永的词比,有什么不一样吗?"答者以"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拍,歌‘杨柳岸,晓风残月'"说柳永的词,以"关西大汉,执铁绰板,唱‘大江东去'"说苏轼的词,形象准确地把握住了苏柳词的风格特色.  相似文献   

6.
袁哲 《当代教育科学》2005,(6):58-58,64
在诵读中,要根据不同的体裁、内容、情调,注意采用不同的语速、语调、音高、音长、音量。古人云:“柳郎中(永)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苏轼)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这就是说,读柳永之词,应慢语轻声,含蓄缠婉;读苏轼之词,须激情饱满,慷慨激昂。“一般的见解,往往以为文言可以吟诵,白话就没有吟诵的必要。这是不对的。只要看戏剧学校和认真演习的话剧团体,他们练习一句台词,不惜反复念诵,就知道白话的吟诵也大有讲究。”  相似文献   

7.
南宋俞文豹的《吹剑续录》中有一段很有名的故事: 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东坡因问曰:“我词比柳词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须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1)  相似文献   

8.
这是讽刺吗?     
宋·俞文豹《吹剑续录》载: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此柳词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扳,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游国恩等编的《中国文学史》在引用上面这段话(删去了最后一句)来说明苏词风格时说:“词在当时不是由关西大汉来唱的,这话显然是对苏轼的一种讽刺。”我们觉得这种说法不妥。词在宋代崛起,创调数百,列体盈千,多达两万多首。这些词,在当时不只是由歌妓来唱,亦如不全由文人来写一样。苏轼的词,当时唱的人就很多。据《独醒杂志》载:“东坡守徐洲,作燕子楼乐章。方具稿,人未  相似文献   

9.
柳永生年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永的生年,近来文学史多采取唐圭璋先生的推测,为约在宗太宗雍熙四年公元九八七年。唐先生的根据见《柳永事迹新证》,他说:“柳永的生年与张先是差不多的(李易安并说张先是继柳永而起的)。按《鹤林玉露》卷十三说,孙何帅钱塘时,柳永曾作《望海潮》词送他。词中有‘千骑拥高衙’语,正指的是孙何,在这以前,杨湜《古今词话》也说,柳永与孙何为布衣交,孙何知杭州门禁很严,柳永不得进见,因作《望海潮》词,托名妓楚楚歌  相似文献   

10.
南宋俞文豹的《吹剑续录》中有一段很有名的故事: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东坡因问曰:“我词比柳词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须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1)  相似文献   

11.
关于宋词的基本风格,前人多分为婉约与豪放两大类。苏轼于熙宁八年(一○七五)作《江城子·密州出猎》时,在《与鲜于子骏书》里,就有意与当时以柳永为代表的传统婉约词风相区别,树起了“自是一家”的豪放大旗。苏轼形容自己这种新词风的特点是:“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据俞文豹《吹剑续录》载:“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耆卿?’对曰;‘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子,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绰铁板,唱大江东去.’为之绝倒。”这一颇具风趣的评论,鲜明而准确地道出了苏、柳词  相似文献   

12.
近日,我在教学高中《语文》第三册第8课《词七首》时遇到了两个始料不及的情况。一个是在教学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准备课堂总结时,一个学生突然举手提问:"老师,在这首词中,周郎和公瑾是同一个人,为什么作者在‘三国周郎赤壁’中称‘周郎’,而在‘遥想公瑾当年’中称‘公瑾’呢?"  相似文献   

13.
<正>宋朝著名词人、被奉为婉约派"一代词宗"的李清照在《词论》中这样评价柳永:"逮至本朝,礼乐文武大备。又涵养百余年,始有柳屯田永者,变旧声作新声,出《乐章集》,大得声称于世。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李清照肯定了柳永创作慢词革新词体形式的功绩,记述了柳永名动京城、名满天下的史实,褒扬柳永词音律协和的优点,同时又指出柳永词"词语尘下"也就是造语  相似文献   

14.
关于柳永词和苏轼词之间的关系,论者多强调二者间的差异.评价二者在词史上的地位时,多倾向于苏轼对柳永的革新.这些对于柳永及其词的评价是不够全面的.柳永和苏轼都是北宋词坛的大力革新者.柳永在苏轼之前的创造性开拓,对后起的苏轼有多方面的启发和影响,二者并非水火不容,而是消息相通.苏轼的大力革新,是以柳永的开拓为基础的.在宋词发展史上,柳永是极其重要的一环.正是从柳永到苏轼前后相继的开拓,使宋词摆脱了花间令词的窠臼,走向繁荣发展的广阔天地.  相似文献   

15.
刘子俊 《学语文》2009,(5):22-23
提起柳词《雨霖铃》,人们不会忘记宋俞文豹《吹剑续录》的记载:“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如何?’对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大苏“绝倒”除欣赏幕士对苏词、柳词风格差异的绝妙评价外,  相似文献   

16.
关于柳永词和苏轼词之间的关系,论者多强调二者间的差异.评价二者在词史上的地位时,多倾向于苏轼对柳永的革新.这些对于柳永及其词的评价是不够全面的.柳永和苏轼都是北宋词坛的大力革新者.柳永在苏轼之前的创造性开拓,对后起的苏轼有多方面的启发和影响,二者并非水火不容,而是消息相通.苏轼的大力革新,是以柳永的开拓为基础的.在宋词发展史上,柳永是极其重要的一环.正是从柳永到苏轼前后相继的开拓,使宋词摆脱了花间令词的窠臼,走向繁荣发展的广阔天地.  相似文献   

17.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归去来兮辞》中有“复驾言兮焉求”一句,注释为:“还要驾车出去探求什么呢?驾言,指出游。”既然“驾言”指出游,串讲怎么变成“驾车出去”了呢? “驾言”语出《诗经》,如《邶风·泉水》:“思须与漕,我心悠悠。驾言出游,以写我忧。”这里是驾车出游。《卫风·竹竿》:“淇水悠悠,桧楫松舟。驾言出游,以写我忧。”此处为划船出游。所以《管锥编·毛诗正义·泉水》云:“操舟曰‘驾’,苏轼《前赤壁赋》‘驾一叶之扁舟’,即此‘驾’:御车亦曰‘驾’,苏轼《日日出东门》‘步寻东城游,……驾言写我忧’,乃此‘驾’,故为章惇所纠,而以‘尻  相似文献   

18.
词人柳永在北宋词坛,乃至整个词史上,都有重要的地位。然而,就柳永词的雅俗问题,学界一直争论不休。本文拟从孙克强的论文《"柳俗"新论》谈起,对古往今来关于柳"俗"的问题,作进一步探讨,得出表现手法对雅俗影响的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关于苏轼“豪放”词,近几年来,讨论很激烈。不揣浅陋,漫议如次。欢迎来自各方面批评指正。 以“豪气”观苏轼一些被认为最有代表性的“豪放”词作,有的并不豪放。吴世昌先生说得好:“说东坡《念奴娇》‘大江东去’这类吊古词是‘豪放’词,是根本错误的。”因为这首怀古词,根本不是,而且根本没有抒发词人的“豪气”。体察判断诗词的风格,是不应该仅从字面上看是否用了些气势豪雄的词语,而应该全面地着力于意  相似文献   

20.
宋人俞文豹的《吹剑续录》中记载了一个段子: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七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好合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这个段子的真实性值得怀疑,但这个段子却精准地指出了宋词两大流派的代表作家、代表作——苏轼和他的《念奴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