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在十年后     
网上有一个“十年前你在干什么”的帖子。十年前的帖子,十年之后,仍有人跟帖发言。  相似文献   

2.
帖子词是宋代出现的一种新文体,是由学士院所撰进的皇宫门帖用诗,主要用于立春、端午两节。帖子词最早的作品是什么?写于什么时间?作者为谁?创作者的所任官职为何?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了解帖子词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现存王曾、夏竦与晏殊三人作品的考察,我们认为最早的帖子词是夏竦写于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十二月立春前的《春帖子》,具体时间在十二月初十五至十九之间,当时的任职是礼部员外郎、知制诰。晏殊紧随其后,其一组《端午词》写于天禧二年(1018)端午前,当时的身份为左正言、直史馆,升王府记室参军。由此可见早期帖子词并非为翰林学士所作。  相似文献   

3.
错别字趣话     
<正>此枇杷不是彼琵琶明代有个爱吃枇杷的知县,有人奉承他,买了一筐上等的枇杷作礼品送去。并且遣人先把帖子呈上,帖子上面写道:"敬奉琵琶一筐,望祈笑纳。"知县看罢,深感纳闷:为什么要送我一筐琵琶?琵琶为什么要用筐来装?待实物一到,才恍然大悟。原来是一筐鲜嫩的枇杷。知县笑了笑,提笔在那张写着"琵琶"的帖子上写了首诗:  相似文献   

4.
青铜级马屁看完楼主的帖子,我的心情竟久久不能平复,正如老子所云:大音希声,象无形。我现在终于明白我缺乏的是什么了,正是楼那种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和对理想的艰苦实践所产生厚重感。面对楼主的帖子,我震惊得几乎不能动弹了,主那种裂纸欲出的大手笔,竟使我忍不住一次次地翻楼主的帖子,每看一次,赞赏之情就激长数分。我总在,是否有神灵活在它灵秀的外表下,以至能使人三月知肉味,使人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感受。楼主,你写实在是太好了。我惟一能做的,就只有把这个帖子顶去。水晶级马屁楼主的帖子实在是写得太好了。文笔流畅,修辞得,深得魏晋名…  相似文献   

5.
最近,在某教育论坛上看到一个关于“校长的权力有多大?”的专题讨论帖子,帖子上老师们的“哭诉”,引人深思。  相似文献   

6.
休闲小贴吧     
《特区教育》2010,(11):23-23
柠檬头迷上了在网上看帖子,她发现,网上有很多有意思的帖子既搞笑又充满睿智,真的值得一看,不容错过!  相似文献   

7.
在李老师的帖子后面,有很多网友跟帖,我们也选发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篇。  相似文献   

8.
钱旭 《甘肃教育》2014,(20):16-16
正最近,网上有个帖子,说某电视台记者采访一位教师,记者问:"教师工作不错了,钱也不少吧?"教师回答:"见过教师考公务员的,你见过公务员考教师的吗?"帖子上说的这个事情可信度不大,笔者也无从考证,但帖子上教师的回答却是实情,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教师这一职业远没有达到人人羡慕的程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包括教育在内的各项社会事业有了长足进步。但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差  相似文献   

9.
以影响力为衡量标准的影响力扩散模型,广泛用于挖掘和分析社交网络舆论领袖及热门话题,但因其在计算影响力时没有考虑文本内容相似度,导致舆论领袖识别的准确率不高,为此,提出一种影响力扩散内容模型。根据帖子回复关系构建帖子之间的外部链接结构;使用向量空间模型计算帖子间的内容相似度,构建内部链接结构;根据所含高频关键词个数比赋予每个帖子相应的影响力值。该过程整合了帖子回复结构网络特性及帖子内容相似度等信息,提高了舆论领袖的识别准确率。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比影响力扩散模型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0.
网上一个帖子让我莫名地感动。那帖子的大概内容是:一次数学考试,毛毛有一道题做错了,老师在旁边扣了1分。还有一道连线题,左边竖列的内容是“一车土”“一块砖”“一张纸”,右边竖列的是“1吨”“2公斤”“3克”。  相似文献   

11.
话题索引:近日,一篇名为《网络惊现90后炫富女!钞票满天飞!》的帖子在各大网站流传。帖子中,一女孩手捧大把钞票在网上炫富。帖子被转载后。女主角也被网友们冠名为"90后炫富女",惹来板砖一片,无论"70后"还是"80后",甚至"90  相似文献   

12.
"我们有必要在高中学语文吗?"   这是一位网友的一篇帖子的标题,这篇帖子是这样说的--   我现在回想起来,一直觉得很奇怪.高中三年,我几乎没有好好上过一堂语文课,所有的语文课都是和小说一起度过的,是那种被语文老师认为无药可救的那种.……  相似文献   

13.
《南昌教育》2009,(9):36-36
3月24日,一篇《雷倒人的武汉小学教材》的帖子出现在天涯论坛,各大论坛近日都有转帖,也有很多家长论坛转发。帖子里有两张照片,一本《综合实践活动&#183;信息技术》小学四年级下册的教科书上第13课是“摩尔庄园大探险”,目标是“学习入住摩尔庄园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最近,笔者在某教育论坛上看到一个关于“校长的权力有多大?”的专题讨论帖子,帖子上老师们的“哭诉”,不得不让人深思。  相似文献   

15.
2009年12月6日,一位网名“Cheese窝窝头”的网友在宁波最具影响力的“东方热线论坛”网站发表了一篇题为《在黄土高原的支教生活》的帖子,虽然这篇帖子只有3000多字,但其以朴实的记述和真实的情感打动了众多网友,到次日晚上,帖子的点击量就超过了一万。此后这篇帖子迅速升温发酵,进而在宁波市民中引发了一次大规模的爱心行动。发帖人就是当时在陇西县宏伟乡贾家面小学支教的宁波女孩严意娜。  相似文献   

16.
陈小鹏 《班主任》2007,(11):41-42
近日在网上浏览,看了看学生评价班主任的帖吧,竟然发现了我校学生留下的帖子。这些帖子,表扬真情实感,令人感动;批评一针见血,让人深思。现摘录几段有代表性的帖子:1.我们的班主任张老师很好,特别负责任,经常查自习、查宿舍、找后进生谈话。我原来不爱  相似文献   

17.
今年的高考已经尘埃落定,招生工作陆续开展。可就在这时,一个参加了今年高考阅卷的教师,在某网站发出一个名为爆笑高考作文——来自评卷一线(08广东卷)的帖子,帖子中详细罗列了经由其手批阅的部分高考作文中出现的错误,并加以麻辣点评,大有乐  相似文献   

18.
戴宗 《班主任》2011,(1):53-54
2009年12月,一篇名为《这才叫为人师表》的帖子在网上热传,帖子照片显示,一位中年男教师打着点滴拿着粉笔在黑板前讲解数学题,台下学生认真听讲。帖子一出,网民纷纷回应:这样的画面真让人感动,这样的教师真让人敬佩,这才叫为人师表!无独有偶,我的一个同事,动了一小手术还没  相似文献   

19.
《阅读与鉴赏》2005,(9):34-35
明代有个爱吃枇杷的知县,有人奉承他,买了一筐上等的枇杷作礼品送去。并且遣人先把帖子呈上,帖子上面写道:“敬奉琵琶一筐,望祈笑纳。”知县看罢,深感纳闷:为什么要送我一筐琵琶?琵琶为什么要用筐来装?待实物一到,才恍然大悟。原来是一筐鲜嫩的枇杷。知县笑了笑,提笔在那张写着“琵琶”的帖子上写了首诗:枇杷不是此琵琶,只恨当年识字差。若使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  相似文献   

20.
最近,笔者在某教育论坛上看到一个关于校长的权力有多大?的专题讨论帖子,帖子上老师们的哭诉,不得不让人深思。他们反映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形同虚设,工会组织也名存实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