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初读《父母改变孩子改变——张文质家庭教育演讲录》,无比羡慕那个小名“豆豆”的孩子,她何其有幸,适逢一个懂得爱孩子、懂得教育孩子的好父亲、好家庭。读这样的书,心绪常常飘摇,恍惚回到童年,忧伤、悲哀、哀恸——各种纷繁复杂的感受纷至沓来。  相似文献   

2.
柯云路 《教育》2007,(11S):52-53
善于关心是一种行为智慧 既然“学会关心”是二十一世纪的教育,那么,如何让孩子学会关心自己、关心他人呢? 也许孩子的年龄尚小,但不管有多大,父母从现在起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让孩子改变观念。要把孩子习惯了的、周边世界都关心自己的氛围有所改变。[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孩子的问题本质上是家长的问题——这是"真理",所以,孩子有"病"需家长吃"药"。家长改变了孩子就能改变——这是"硬道理",所以,想要孩子变,家长自己先要改变。但是家长改变远比改变孩子难得多。家长希望孩子优秀,希望解决孩子的问题,要做到的就是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观念、态度、原则、  相似文献   

4.
淘猫妈 《家长》2009,(2):42-43
他们在处理孩子教育问题上更多的是从自己孩子的特质出发,而不去看别人怎么做。也就是说创意对自己很自信,也信任孩子,这样他们向孩子传递的积极向上的东西也就更容易被孩子接受,孩子受家长的影响也很自信,也学会了信任他人。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它的起点就是家长自身生活态度的改变。  相似文献   

5.
梁东标 《教育导刊》2004,(24):50-52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孩子的思想与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家长的思想、言谈、行为与情绪表现模式的影响。所以,欲要孩子改变,家长必先要作一些改变。  相似文献   

6.
幼儿攻击性倾向的成因及矫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遗传素质及家庭环境的影响,许多幼儿具有较为明显的攻击性倾向。要矫正幼儿的攻击性倾向,首先要改变父母的教养方式,要树立起现代的教育观念,建立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教育孩子正确对待挫折,提高孩子的挫折容忍力,并通过合理的惩罚,让孩子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7.
当你带着孩子串门或路上遇见熟人时,内向的孩子或许不敢说话,甚至不敢抬头。这时候父母经常说的是孩子胆小、怯生、不爱说话。朋友们的回应往往是孩子还小,大点就好了。可是,这样的孩子即便长大了也很难改变胆小、怯生的毛病。原因就是父母给孩子贴上了胆小、怯生、不爱说话的标签。正是这种消极的语言助长和巩固了孩子的缺点。  相似文献   

8.
做了八年的孩子王,孩子的率真可爱令我陶醉,孩子的聪慧活泼更让我迷恋,但少许孩子的“愚钝不化”“不可救药”也着实让我体会到了“伤透脑筋”的滋味。可今天的这件小事让我改变了这一愚蠢陕隘甚至错误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张作岭  姜岩 《吉林教育》2000,(12):45-45
音乐能改变与丰富孩子的情感世界,有利于孩子美好品德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徐琼 《学苑教育》2012,(20):64-64
农村孩子的英语水平比城里孩子低,导致这种差距的原因是环境,改变这种现状的方法是激发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1.
李子勋 《山东教育》2005,(27):61-61
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5岁孩子出现的行为问题,最大的可能是父母与孩子的互动中存在信息误解,某些不当行为被父母无意识强化的结果。比如,5岁的孩子不喜欢父母忙自己的事,不怎么在意他;而当他犯了一个错误的时候,父母立即增强了他的关注。为了让孩子改变而增多对他的表扬和爱,结果反而使孩子犯罪的冲突增加。  相似文献   

12.
刘胤  赵莹 《学前教育》2006,(5):40-40
【活动背景】 我们班很多孩子干事磨磨蹭蹭,我们对孩子一日生活进行了观察和分析,发现或多或少有磨蹭习惯的幼儿高达78%。在家中,幼儿磨蹭的行为习惯更为严重,早晨起床让家长很头痛。大班孩子将要升入小学,孩子没有时间观念的现状急需改变,于是,我设计组织了“一分钟”的社会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13.
又到开学季,孩子们的学习又成了头等大事。很多家长反映说,自己没少下功夫,可孩子却不领情,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怎么才能改变这一情况,让孩子变得爱学、会学?  相似文献   

14.
家教文萃     
《家教指南》2005,(10):32-33
告诉孩子的10条网上安全规则。专家:三成矮小孩子改变生活方式就会长高,儿童服用成人药危害健康,孩子交友六大要旨,怎样为孩子设定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5.
孩子不爱写作业一般不是一次两次的偶尔行为,待发现之时已经形成了坏习惯,而坏习惯的矫正是最难应对的教育现象。美国行为主义学派对儿童良好行为的塑造和不良行为的矫正,已经进行了近一个世纪的试验与研究,他们提出的行为改变技术和教育策略,对我们有很好的启迪。孩子出现某个不良习惯往往不是某一单独行为,常常夹杂许多不良行为在内。这种情况下,先把孩子的问题行为列个表,然后依据严重性排列出来,从中选出严重的和关键的一两个行为,作为改变不良习惯的突破口。下面所举的不爱写作业的种种表现及其改变策略,可为您提供寻找和改…  相似文献   

16.
李红彬 《四川教育》2010,(12):10-10
每天与孩子们朝夕相处,我自认为很了解他们。前不久,收到班上许多孩子的来信,我彻底地改变了看法。原来,每天看上去天真活泼、健索快乐的孩子,实际上有许多的烦恼,他们从内心里渴望得到帮助。  相似文献   

17.
蛋糕盘作画     
陈丽 《幼儿教育》2011,(5):30-31
春天来了,草绿了,花开了,外面的世界什么都是新的了。和孩子一起面对家里熟悉的环境、空白的墙面,您是否想要做点小改变,为温馨的家再添点春意?那么,和孩子一起动手,来个创意无限的蛋糕盘画。  相似文献   

18.
方向明 《考试周刊》2011,(62):91-92
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进行数学教学改革,已成为广大教!师探索的热点课题。生动活泼的数学课堂教学,能够促进孩子积极参与,改变孩子心目中认为的数学就是枯燥无味的讲讲练练。对此,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实践。  相似文献   

19.
教育改变人生,我亲身经历了这个神奇的改变。今天,让我们携起手来加入到一场为期13年的国家教育圣战中来,为所有孩子赢得更好的教育、更辉煌的未来!  相似文献   

20.
现实生活中,有一些孩子很自卑、人际交往困难、没有伙伴关系;但这类孩子往往资质不错,起码想像力丰富、有想法,希望改变希望自己更好,一旦从“阴影”中迈出来往往会很优秀。有关专家针对这些自卑的孩子的具体情况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