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材即课程内容的载体,教材选择和运用直接影响着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甚至整个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成败。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校本化课程实施的逐步深入,中小学课程教材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这为教师拓宽教材选择空间的同时,也必然要求教师必须抛弃过去固有的教材观,并对丰富多样的教材做出选择,在教学中进行合乎本地区、学校以及学生需要的合理运用。  相似文献   

2.
“圣经式”教材观是教育的社会控制职能和制度化教育强化的结果 ,也是中国教育和社会发展水平有限的反映 ,它不仅限制了教师教学的个性化和创造性 ,束缚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和创造意识 ,而且割裂了课程与社会现实之间的联系。“材料式”教材观的兴起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有助于释放教法在教学中的张力 ,改善教师的职业生活和学生的学习生活 ,提高教学质量。中国还缺少从整体上拒绝“圣经式”教材观的能力 ,但“材料式”教材观也有其发展的一定空间  相似文献   

3.
课程改革的施行,远程教育的发展,深深地影响着课堂教学。教育教学要重新认识课堂及其教师、学生、教材等诸组成要素,树立新的课堂观、新的教师观、新的学生观和新的教材观。  相似文献   

4.
尹旭华 《中学文科》2009,(18):119-119
课程改革的施行,远程教育的发展,深深地影响着课堂教学。教育教学要重新认识课堂及其教师、学生、教材等诸组成要素,树立新的课堂观、新的教师观、新的学生观和新的教材观。  相似文献   

5.
沪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选文中女性形象审察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务院在《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年-2010年)》中重申:“将性别平等意识纳入到教学内容。”教材作为教学内容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其隐含的基于一定的社会文化的性别观对学生的性别观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女性主义研究视角在教育领域中的延伸,教材中出现的女性形象开始受到关注,上海作为我国女性在经济、文化等方面最活跃的城市,具有一定地域性质的沪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其选文中的女性形象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6.
把当代社会生活的经验作为课程的主要内容是一种合理选择,教育具有社会性,将社会生活经验置于课程内容中,就需要课程的编订者、执行者具备正确教材观。本文论述课程内容选择社会生活经验取向下不同的三种教材观。  相似文献   

7.
聂柳  张贺娟 《地理教育》2012,(Z1):111-112
地理教材的功能是指其在学校地理教育中应起到的价值和作用。关于教材功能观还没有定论,笔者认为地理教材除具有一般教材的功能外,还应具有地理学科特色的功能,综合考虑地理课程标准、地理课程、地理学科以及师生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地理教材在其共同作用下发挥着重要作用。一、促进学生建构学习的范例地理新课程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强调学生主动占有与获取  相似文献   

8.
从“圣经”到“材料”——论教师教材观的转变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圣经式”教材观是教育的社会控制职能和制度化教育强化的结果,也是中国教育和社会发展水平有限的反映,它不仅限制了教师教学的个性化和创造性,束缚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和创造意识,而且割裂了课程与社会现实之间的联系。“材料式”教材观的兴起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有助于释放教法在教学中的张力,改善教师的职业生活和学习的学习生活,提高教学质量,中国还缺少从整体上拒绝“圣经式”教材观的能力,但“材料式”教材观也有其发展的一定空间。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材为语文教学提供材料,语文教材设计对语文教学具有一定启示作用。基于现代课程论下的动态教材观、整体教材观和语文教材的特点与功能,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确定语文教材选文的教学价值,充分发挥教材选文用于学生对话与建构的教学价值,立体融合三维目标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在听说读写的言语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0.
女性主义教材观主张改革现存的课程,消除隐藏在课程尤其是教材中的性别歧视,甚至提供女性自己的知识,为先进的性别文化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为教科书编制者提示了有关性别歧视问题多向度、纵深化思考的方向。但其也存在着过分强调性别平等,鼓吹女性认知优越论,课程内容改革定位发生偏差等缺陷。  相似文献   

11.
审视女性主义教材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女性主义教材观主张改革现存的课程,消除隐藏在课程尤其是教材中的性别歧视,甚至提供女性自己的知识,为先进的性别文化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为教科书编制者提示了有关性别歧视问题多向度、纵深化思考的方向.但其也存在着过分强调性别平等,鼓吹女性认知优越论,课程内容改革定位发生偏差等缺陷.  相似文献   

12.
要真正推动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体育教师要适应课程改革的新要求,必须建立新的教材观。(一)体育教师应具有正确的教材观所谓教材观产是教师对教材本质及其功能的基本认识,它反映了教师对待教材的态度和方式。教材观不仅涉及教什么。也涉及如何教,它从根本上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方式。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中,课程就是教材,就是教科书,而教材是学科知识体系的浓缩和再现,是学科知识的载体,认为教材产是知识。  相似文献   

13.
新课改将教材定义为:教材是教师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使用的、供学生选择和处理的、负载着知识信息的一切手段和材料.“用好”教材,整合资源,“有效”教学,是每位教师的职责.新课程的浙科版“孟德尔的遗传定律”与人教版的该部分在教材内容的编排和教学要求上存在着差异,通过对比分析,提出新课程教学观下本章值得关注的焦点问题,以实现新课程的教育目标与教学要求.  相似文献   

14.
陈志鸿 《青海师专学报》2005,25(Z1):122-123
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普遍存在着教师教教材,学生学教材,考试背教材的现象。教师不敢越雷池一步,把教材奉为“圣经”,并以此来“规范”教学,这就导致学生对教材乃至所有书本的盲目崇拜,割断了教材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限制了学校的课堂生活空间和学生的学习活动空间,限制了教师的创造性。鉴于此,新的地理课程标准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教学空间,教师可以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和教学需要,变更授课顺序,调整授课时间,选择教学实例,把教材作为学习材料,树立新的开放式的教材观。一、开放式教材观开放式教材观要求教师以质疑的精神对待教材,对“教什么”和“如何教”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教师要作为教学资源的设计者和组织者,积极主动地去选择和开发教学资源,并在具体的教学情景中,创造性地研究教的内容和教的方法,挖掘课程的潜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将学生从教材中解放出来,扩展其学习空间。如关于地图要素的学习,可设计如下教学内容:①让学生熟悉校园,为画学校平面图做准备。②让学生回到教室,画学校的平面图。③学生讨论、汇集在画平面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④教师针对出现的问题讲解地图要素及其重要性。⑤以讨论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画校园平面图的一些基本技能。⑥让学生重复①、②...  相似文献   

15.
沈芹  王后雄 《化学教学》2013,(1):9-10,24
传统教学中,不少教师持有"圣经式"的教材观,他们视教材为"圣经",不敢越雷池一步。然而新的课程观和教材观视教材为工具和材料,是教学资源之一。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学情和已有的教学条件,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使教材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本文以人教版中"物质的量"为例探讨了化学新教材"二次开发"的特点和途径。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高考在实验区已经实施两年,各届对高考命题的评价见仁见智,但基本上比较认可其命题方式。即以材料型题目为主体,重视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材料并自主得出结论的能力。这样有助于高考试题跳出各版本教材在知识内容和表述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也有助于推动高中历史教师转变教材观、课程观,将教材作为主要教学资源加以利用,走出以往以本为本的误区。  相似文献   

17.
传统教材观是一种将教材神圣化、强调教师对其绝对服从的教材观。它认为教材的价值在于“规范”教学,教师必须持有一颗“尊敬”之心,不主张教师作为教学资源的设计者和组织者,积极主动地去选择和增添教学资源。这种教材观是教育的“社会控制职能和制度化教育强化”的结果,也是文化发展缓慢及教育发展水平有限的反映。它割断了课程与丰富的社会现实之间的联系,限制了学校的课堂生活空间和学生的学习活动空间,限制了教师的创造性及其教学的个性化,导致学生对教材乃至所有书本的盲目崇拜,扼杀了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创新能力,同时也使教师无法在教…  相似文献   

18.
仔细翻阅高年级《品德与社会》(以下简称品社)的课本,我们不难发现教材中有着大量的社会知识,以丰富学生的阅历,拓宽他们的视野,为他们的成长奠定必要的基础。但品社这门学科又有其必然的特殊性,课程标准是这样定义《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性质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由此可见,《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课程,品德性是这门学科的灵魂。当然,品社教材中的社会知识,不论是教材中出现的历史、文学、地理知识等等,都隐含着一定的道德规范,承载着道德教育的重任。历史赋予我们善与恶的辨识与选择,文学闪烁着人性深  相似文献   

19.
北京市海淀区作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于2002年9月,全区小学和初中分别从一年级开始全面进入并滚动开展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课程改革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7年来,无论是在学校管理方面,还是在课堂教学方面等,都在发生着“润物细无声”的变化。在不知不觉中,干部教师的课程观、教材观、教学观、学生观和评价观,都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在新闻传播学科中,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集中表现在新闻学理论类课程和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类课程上。前者是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常规性与简易性方式,后者是学生直接进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理论本体的最便捷途径。2009年以后,此类教材的编写出现了新的探索,表现为:更多地体现了集体的智慧、组织的意志,教材也显得更具规范性、标准化与权威感;在设计与阐述中既体现出了创新性,又显得平实稳妥,更具现实解释力。从发展的眼光来看,此类教材还存在着一些需要完善和弥补的地方,这些地方也正是其未来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