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蜀报》7月30日报道,简阳市人民法院已正式起诉成都某电视台。事情的起因缘于成都某电视台一次涉及简阳市法院执行庭在执行一起经济合同纠纷案的采访报道。 简阳市法院认为:“成都某电视台记者到法院采访时采取了一系列不法行为,即未经有关部门批准,采取了偷拍镜头、编造事实、无中生有的手段、严重丑化和毁损了简阳市法院的形象。” 但记者认为,从中央到地方,新闻媒体采用暗访的方式已经成为约定俗成的惯例,这种行为已被媒体和广大群众所接受。并且,新闻记者这个职业的特殊性就决定了必须面对现实,特别是暴露丑恶现象,更要…  相似文献   

2.
关于记者暗访和偷拍问题的访谈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陈力丹  徐迅 《现代传播》2003,1(4):27-30
针对媒体上越来越多的暗访和偷拍现象,本文阐明了以下观点暗访和偷拍从未成为专职新闻采访的主流方式;记者的专业水平主要体现在获取新闻的能力方面;观众的收视心理是媒体培养的;我们仍需学习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有关论述;媒体对民法典(草案)的忽视表明媒体缺少真正的法治观念;更多的规范是道德自律;要小心避免因秘密采访的泛化而付出代价;媒体应培养舆论中成长着的法治意识;<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并未认可秘密采访.  相似文献   

3.
2015年10月,澎湃新闻记者暗访了云南丽江的“酒托”,楚天金报记者暗访当地建筑渣土私自倾倒长江现象,河南电视台记者暗访郑州白领公寓暗藏“淫窝”等等.这些暗访带来的社会反响,都没有超过2015年高考期间南方都市报记者暗访江西高考替考事件,当时卧底记者还进入了考场,且声称自己事先与警察取得联系,警方随后也宣布抓捕了多名犯罪嫌疑人.对于记者的卧底采访、尤其是进入考场替考的行为,社会各界争议颇多.  相似文献   

4.
<正>暗访古来有之。从最早的古代皇帝微服私访,到现今的政府部门行政效能监察工作和新闻舆论监督的暗访,似乎与“偷”字都联想不到一起。现在却有这么一种把暗访与偷拍偷录联系在一起甚至等同起来的提法。记者暗访采用的“密拍”方法怎能等同于“偷拍”?这  相似文献   

5.
任晖 《视听界》2006,(2):91-92
按照一般规则,新闻采访应该公开进行。媒体的威信,就是建立在新闻信息的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基础上的。然而,由于现实社会的错综复杂,许多新闻信息通过正常途径无法获得,这时“偷拍偷录”便应运而生了。“偷拍偷录”,又称隐性采访、秘密采访或“暗访”,是近年来新闻记者运用得比较多的一种采访手段。其最大的特点是,获取的信息真实可信,因而被媒体广泛采用,又因为广泛采用,也导致争议不断。判定“偷拍偷录”行为是否合法的依据,既不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未经对方当事人同意私自录制其谈话取得的资料不能作为证据使用的批复》,也不是最高人民…  相似文献   

6.
马邵娟 《记者摇篮》2005,(1):39-39,41
《大连晚报》连载的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我带着“偷拍”机——记者亲历录》长篇文学,生动记录了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栏目记者对重大新闻事件进行暗访的足迹,再现了新闻工作者的崇高职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风范,读后使我颇受感动。为了把握事实的准确性和维护正义的尊严,揭露和鞭笞腐败与邪恶.他们不顾自身的安危,深入“虎穴”进行偷拍暗访。  相似文献   

7.
关于暗访和偷拍的访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暗访与偷拍的争论伴随隐私权的概念而生 徐:我注意到一个现象,对于新闻界的暗访与偷拍问题并不是从来都存在争议,在早期甚至是一个公认的优秀记者的行为,受到崇敬。比如说美国写作《疯人院的10天》的女记者科克伦,另外中国的新闻前辈邵飘萍也曾经十分认可这样的采访方式。对于这种采访方式的争议以至批评,更多的是从上个世纪的六七十年代出现的。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我们可以想到的一个原因是和现代科技的发展相关的,争论是伴随科技器材进入采访领域而生的,另外这是否也和尊重人权的世界潮流相关呢?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各种假冒伪劣的东西不断被曝光,注水肉、黑心棉、陈大米、瘟鸡肉、毒香肠,等等等等.人们一面在担心自身的生命健康,一面在痛骂不法商贩的道德沦丧,还有一点就是感佩我们的新闻记者们,因为几乎所有的假冒伪劣都是通过媒体曝光后才被查处的,才使得更多的人们得以免遭无妄之灾.  相似文献   

9.
大家辩论的是伦理问题,道德问题一般没什么好辩的 王贺新(以下简称王):展老师,您提倡从学科交叉的角度来研究新闻传播的问题,在新闻伦理这个问题上您怎么看?  相似文献   

10.
自从暗访这种特殊的调查方式产生以来,它就受到法律界和社会的质疑。暗访这种手段合法吗?使用针孔偷拍合法吗?以欺骗的方式获取材料合法吗?  相似文献   

11.
早在1998年就被国家明令禁止的传销活动,一度时期又死灰复燃。一种叫“全球得利计划”的消费联盟风靡山西长治城区,仅该区角沿村就聚集了数以千计来自河南、湖北、河北等地的传销人员,他们以找工作为由,将亲友或同学骗至长治,许多人因此生活陷入窘困。 为揭开“全球得利计划”消费联盟的传销真面目,4月27日三晋都市报派出记者深入长治传销部落,进行了长达一周的采访。  相似文献   

12.
对于能够同时满足受众听觉和视觉需求的公共媒介电视来说,声音和画面是缺一不可的。这是电视不同于报纸和广播这些传统媒介的优势,可是有时也是它的劣势。正是电视需要声、画两条腿走路的这个特性,决定了在某些不可能通过正常途径获得采访声音和画面的特殊情况下,“暗访偷拍”也就是电视节目隐性采访行为的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3.
2010年3月5日,各报均报道了广州地质调查院工作人员罗锦华卖假报告牟利一案开庭审理的消息.这个消息涉及记者的行为是否合法,甚至因此牵扯到这个案件的当事人是否算犯罪的问题. 去年7月10日,两名广东电视台记者根据群众举报.对广州市地质调查院预警室主任刘永全出售虚假"广州市地质灾害应急点调查报告单"的事进行调查.不巧没找到刘永全,经人介绍,找到了"能办此事"的该院质量审核部副部长罗锦华.记者自称是某公司工作人员,罗接受了记者给的2.5万元,交给记者一份编造的灾情报告单.  相似文献   

14.
通过采访获取新闻真相是新闻记者的天职,而在实际的操作中,在进行特殊内容的采访时,由于种种原因,或受客观条件所限,记者采访到的新闻内容和事实真相往往会有一些出入,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这种出入,采访到原汁原味的新闻事实素材,记者往往会采用暗访的形式,在受访者不知情的情况下获取新闻事实。下面,笔者将对暗访的技巧做出探讨。暗访工作具有相当的隐秘性、不可预知性和不可重复  相似文献   

15.
暗访记者的心理调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暗访,又称偷拍偷录、隐性采访,由于能够最大限度地接近新闻源,获取可靠、具有现场感的新闻事实,成为时下众多记者竟相使用的一种采访方式. 实际操作中,暗访记者随时可能遭遇危险,一旦泄露身份,轻则遭到辱骂,被毁掉采访材料,重则可能被殴打致残甚至丧命.而且,暗访记者甚至作好了挨打的准备,但却无法忽视亲人的感受与担忧、专家学者对于暗访手段的不认同、"无间道"式的感情纠葛与煎熬和道德行为上的模糊感.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栏目的制片人吴光秋说:"有一天半夜,一名暗访记者给我打电话说,到造假者家里看到造假者的母亲了,跟自己母亲长得特像,他哭了.三十好几的人哭得很伤心,感觉好像自己很不道德,骗取了人家的信任."  相似文献   

16.
17.
暗访又称隐性采访,是指新闻记者在未被采访对象知晓的情况下,运用拍照、摄像或对其谈话进行录音等方式而获取新闻事实的行为。暗访能获得公开采访不易得到的素材,收到更好的采访效果,但这绝不意味着记者可以为所欲为。《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中规定,“记者要通过合法和正当的手段获取新闻,尊重被采访者的声明和正当要求。”在暗访过程中,记者只能以旁观者、记录  相似文献   

18.
初访小镇柘林有恶徒在赣北的修河上,有一座著名的亚洲第一大土坝拦河工程——柘林小电站,柘林镇就座落在大坝的脚下。小镇三面环山,一面临水,风光秀美,寂静安谧宛若世外桃园。2000年6月6日下午2时,记者进了一家小餐馆,里面客人不多。记者找了张靠角落的桌子坐下,要了些酒菜。店主热情上前招呼,记者请他一并入座,说手上有一批啤酒,想在本地销售,店主朝左右看了看,压低噪音向记者说:"我看你是个爽快人,告诉你,我们这里的生意不好做,别说你是外地人,就是我们本地人也难啊。就拿这啤酒  相似文献   

19.
20.
卢剑利 《今传媒》2004,(3):42-43
1999年9月初我接到陕北一个朋友提供的线索,反映子长县擅自变卖国家储备粮。我会同另一位专职摄影记者启子奔赴采访地点。到了这个县后,我们顾不上路途上的颠簸劳顿,立即与知情群众取得了联系,通过了解我们得知,该县的国家储备粮分布在四个基层粮站,采访战线较长,加之这个县的粮食收储管理中心负责人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