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刊编辑部和黄山日报社于8月21日至27日在安徽省黄山市联合召开了“搞好经济报道研讨会”。国家体改委、国务院研究室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和人民日报主管经济报道的副总编辑及部门负责人应邀讲课。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120多家新闻单位的同志就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前景,解放思想增强改革开放意识、农村经济报道、市场经济报道、对外经济报道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和交流。不少代表提交了论文,本刊将予以选登。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标志我国经济体制新旧交替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如何做好经济报道,努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当前新闻界一个热门话题。各家新闻单位在加强经济报道的同时,纷纷提出了经济报道的转轨问题,本文也就电视经济报道的转轨谈一点粗浅看法。经济报道要转轨过去我国的经济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屏幕上经济报道的内容与形式,也就具有计划经济的特征。屏幕上的图像和解说基本上是以生产为中心,报道内容单调,可视性和  相似文献   

3.
4.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管理的市场化、法治化程度不断提高,中国正在逐步地向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特别是入世以后,全面兑现入世承诺促使我国的经济运行从以试点为特征的政策性开放,转变为法律框架下的规范性开放;以单方面为主的自我开放,转变为中国与世贸组织成员国之间的相互开放。同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即将启动谈判并计划在2010年付诸实现,这也对中国国内改革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公布后,我们新闻工作者毫无疑问有两个问题必须认真加以思考:一个是怎样报道好当前的经济体制改革,另一个是怎样改革好我们的经济宣传报道。现在联系我平时学习和实践的粗浅体会,谈几点看法。首先,必须弄清我国实现四化为什么非要改革经济体制不可。这个问题在十二届三中全会上是作为一个总的纲领性问题提出来的,其实早在六年前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中,也已经指出了改革经济体制的重要性。这儿年实践证明,只有坚决执行党中央提出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地带挺进,改革的紧迫性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强烈,一系列深层次问题在改革中浮出水面。显然,体制转轨期的经济报道最重要的特点是必须与时俱进,针对政府经济工作的重点、难点,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以灵活多样的宣传手法和创新思维报道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服务于改革开放的大局,既为党和政府在体制转轨期的宏观调控和各项改革政策的贯彻落实建构良好的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   

7.
突出改革,突出创新,是1986年全国好新闻作品的重要特色。入选的231篇(幅、组)好新闻作品中,约有百分之六十到七十的报道是反映改革的,其中主要的又是反映经济改革、开放、搞活的。尽管反映这方面的重大主题不够,但从广度和深度来看,较上一届又有了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经济报道是正面报道的战场,也是各媒体着墨最多、用心最深的报道领域之一。现在经济报道领域最常见的问题是:经济形势讲成绩多、讲问题少,甚至只讲成绩不见困难;经济政策解读常常慢半拍,权威性不强;面对经济热点,该有人出来说话的时候没人发声、该挑明了说的时候却遮遮掩掩。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总书记1996年9月26日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说:“新闻舆论工作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从、服务于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根据中央的要求和中共浙江省宁波市委的具体部署,我们宁波日报始终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突出经济报道。在实践中,对于地方...  相似文献   

10.
十多年来,我国的改革使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领域也同样,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而我们的经济报道长期以来习惯于就生产写生产,从生产领域报道多,从流通、分配、消费领域报道少;从领导角度报道多,从群众角度报道少;从经济工作角度报道多,从经济生活角度报道少。艾丰说:旧模式经济报道的问题出在“把活生生的经济活动‘层层剥皮’,剥至最后只剩下干巴‘骨头’了”。他所说的“层层剥皮”是指把经济活动同其他社会活动,同人的活动,同矛盾的转化过程完全剥离开了。显然,这样的经济报道已不能适应经济改革实践的需要,必须从内容到形式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1.
如何适应改革形势的需要搞好经济报道?我们《宜兴报》在这方面作了初步的尝试,具体做法是抓住“三个点”。一、及时解剖“难点”。去年下半年来,宜兴的群众对“菜篮子”的问题呼声很高,广大菜农也对菜贩子的盘剥行为十分气愤。“菜篮子”问题已成为群众生活的一大“难点”。我们组织2名记者于凌晨3点就到菜市场作现场采访,写了《菜贩坐地倒卖欺行霸市》一稿。文章刊出  相似文献   

12.
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引发的一系列经济问题成了各新闻媒体报道的焦点和热点。经济报道如何为国家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战略起到应有的舆论引导作用?经济报道在特殊时期怎样做才能让受众喜闻乐见、喜闻乐听,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在全球金融危机大背景下,经济报道的改革创新问题摆在了新闻界面前。  相似文献   

13.
14.
在观念上来一个大的转变和突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往适应计划经济模式的思维模式、采访途径、报道内容以至写作方法等都需要转轨,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新闻手段的要求。比如,拿新闻价值来说,就有许多错位的现象。其一,视野狭窄,习惯于按“一地方二国内三国际”的思维方式取舍新闻,对本地区发生的即便是新闻价值不大的事件,也要在显要位置刊登,对海内外发生的新闻价值极大的事件,则放在极其次要的位置,甚至不登。在地方新闻中,有的报道没有跳出“单纯以生产为中心”的框框,新闻视角仍囿于车间,工厂或田头,没有把笔触伸向流通领域、消费领域,没有从市场这个“万花筒”去折射整个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这种新闻价  相似文献   

15.
眼下一提起经济报道,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报道,往往令许多记者“噤若寒蝉”,认为企业报道“枯燥无味”,“有做广告嫌疑”,因而对企业报道“避而远之”。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如何做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新闻的报道,笔者想把自己感受到的一些粗浅体会与各位同仁进行商榷。自身角色的转变经济新闻报道的角色,指的是经济新闻报道在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中的  相似文献   

16.
我们通川日报是四川省达县地区的小报,在改革经济报道中突出了“人”的精神风貌,把经济宣传和精神文明的宣传结合了起来。报纸要宣传好经济建设,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大力改革经济报道,力求做到见人见物见思想。今年6月份以来,我们逐步克服了在经济报道中就事论事的现象,突出宣传创造先进典型的人民群众,和带领人民群众大搞四化建设的党组织。地区棉  相似文献   

17.
思考之一:当前社会经济活动的特征是什么?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刘诗白认为:改革向深层次发展,一是要实现新旧机制的转换,使企业走向市场,适应市场;二是加快市场的发育,使经济发展能够有效地利用市场调节。根据这个观点,可以集中到一点,市场经济的发育和变动应作为我们今后广播宣传的立足点和出发点。这就是说,应从市场去观察问题  相似文献   

18.
我们常州日报的经济报道,在8月下旬搞了一次改革的尝试。每天在一版头条位置,连续、突出地宣传了我市以名优新产品为中心、以骨干企业为依托的经济联合群体这个新事物。连续发表的八篇报道和七篇言论,形成比较强烈的舆论,引起各方关注,并受到中央领导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中国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史,为人类提供了取之不竭的精神财富,也为新闻报道提供了值得认真总结的新鲜经验。与时俱进是新闻的固有品质 新闻姓新,必须做到时新、事新、思想新。坚持与时俱进的精神,就能做到与时俱新,新闻不断。  相似文献   

20.
房华  王瑞甫 《青年记者》2002,(12):34-35
主流新闻媒体的内参报道历来具有“党和政府耳目”的作用,这项作用甚至可以与他们的“喉舌”作用相提并论。适应目前转轨变型时期的实际,强化内参报道在舆论监督中的作用,是摆在新闻媒体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