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虎兄虎弟》(《TWO BROTHERS》)是导演让·雅克·阿诺一部集大成的作品。作考在展示人与自然主题的同时,用颇具人文色彩的镜头语言,还原了一个色彩斑斓的大自然。野生动物世界和美丽的亚洲大陆风光,使影片充满了美感和诗意。  相似文献   

2.
以前我家养过一只叫小虎的狗,小虎比我大两岁,一直伴着我成长。在我八岁那年的冬天,有天小虎不知怎么回事,天还没亮就吵着要出门。我们劝不了,就让它出去了。没想到,小虎出去后再也没回来。我们到处找也没发现它的踪影,只希望它是被好心人收留了。现在一提到小虎,我就会想起以前我放学回家时,它在我身边蹭来蹭去高兴的样子,眼泪都要出来了。大伯父知道我还想念着小虎,去年寒假特意送我一只小狗,作为  相似文献   

3.
可爱的小虎     
我们家养了一只可爱的小狗,名叫小虎,是去年爸爸从叔叔家抱回来的。当时它刚满月,那么小,毛茸茸(rong)的缩  相似文献   

4.
法国版的《放牛班的春天》 《放牛班的春天》原本是一部法国影片的名字。这部影片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相似文献   

5.
今年是中国传统的农历年“虎”年,每个中国人倍感虎劲十足、虎虎生威。因为,“虎”作为十二生肖中的一员,在中国文化中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象征意义。在汉语文化中,一说起“虎”,中国人自然而然地把它与勇猛、威武、强悍、健壮、气势等褒义形象联想到一起,赞美“虎”的词语不胜枚举  相似文献   

6.
闲话虎诗     
虎是一种凶猛的动物,以其极凶猛,能啮喉舐血,而常令人心惊胆战。在诗歌中,这样一个意象的象征与指代意义,并不止于凶狠之意。大体而言,“虎”在古诗中常有三种喻意或象征指代意义。  相似文献   

7.
陈巴尔虎蒙古人过去的旧式婚礼是由父母一手包办,新郎新娘互不认识,甚至有的一次面都没见过。旧式婚礼的一大特点是禁止在同姓氏内部通婚,但不限制在姑舅亲之间的结合。在陈巴尔虎蒙古人的众多礼俗中,传统婚俗是其中最为复杂、内容最为丰富和精彩的一个。本文着重介绍具有代表性的陈巴尔虎婚庆风俗。  相似文献   

8.
中华虎文化     
虎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崇拜物之一,至今在我国许多民族的故事传说、语言文化、生活习俗等方面都留下一些崇拜虎的遗迹,人们畏虎、敬虎、爱虎,在虎的艺术形象上附会各种含意,虎文化在中化民族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9.
年轮更迭,丙寅虎啸。虎年谈虎,其乐融融也。虎何以同“寅”结缘呢?原先,祖先发现性情凶猛的老虎,咆啸刚烈之性往往突出在凌晨寅时,故十二生肖就把“寅”同虎般配在一起了。数千百年来,虎与中华民族结下了不解之缘,据考证,在版周的甲骨文中,就有猎虎的记载,殷周的铜器上,也有虎形纹饰,并以虎形作为礼器和酒器。虎,在文人墨客的笔下,写诗属文,其实也屡见不鲜。由于老虎是凶猛的食肉动物,通常人称“兽中王”,其势凛凛,凶猛不可一  相似文献   

10.
说虎     
虎之力,于人不啻倍也。虎利其爪牙,而人无之,又倍其力焉。则人之食于也,无怪矣。然虎之食人不恒见,而虎之皮人常寝处之,何哉?虎用力,人用智;虎自用其爪牙,而人用物。故力之用一,而智之用百;爪牙之用各一,而物之用百。以一敌百,虽猛心不胜。故人之为虎食者,有智与物而不能用者也。是故天下之用力而不用智,与自用而不用人者,皆虎之类也。其为人获而寝处其皮也,何足怪哉?  相似文献   

11.
黑云山森林里的老虎大王过腻了地上、林中的生活,想换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每当虎大王看到鸟儿自由自在地翱翔于蔚蓝的天际,就羡慕得直流口水。虎大王常常坐在宝座上发呆:“唉,如果我也能在天空中飞翔,那我就会成为新一代天空之王了。可是,怎么才能飞上天去呢?”虎大王思来想去,却始终无计可施。这个美妙的念头压在虎大王的心里,像压了一块沉甸甸的石头似的。为这件事,虎大王整日愁眉不展,把国家大事都撂在一边不管了。聪明机灵的发明家小猴子,知道了虎大王是为飞不上天的原因而耽误了王国中的不少事,决定助虎大王一臂之力,让它梦想成真。小猴…  相似文献   

12.
虎姨     
她顶着一头蓬松的短鬈发,脸上有一些褐色的斑点,瞳孔偏黄色,整个面孔猛一看跟老虎的脸有些相似,加上她的性格,所以我们都管她叫"虎姨"。虎姨对表弟的管教那叫一个"虎"!有一次,我在虎姨家写作业,表弟被允许玩半小时手机。  相似文献   

13.
虎兄虎弟     
在东南亚丛林古庙的废墟中,两只老虎生下一对虎兄弟,而这两个小家伙的性格截然不同,一个胆小而温顺,另一个则胆大而凶猛。为了弄到古老的佛像,猎手带领大队人马来到了老虎一家栖息的古庙。当虎爸爸被射杀之后,温顺的小Kumal随之被卖到一个马戏团,从此两虎兄弟骨肉分离。而无所畏惧的Sangha则变成了一个小男孩的宠物。  相似文献   

14.
沙尘 《教育文汇》2011,(6):12-13
在中国农历虎兔年交替之际,一件不大不小的事,引发了互联网上众多网民关于“虎兔”的争议。去年年底,美国耶鲁大学法学院华裔教授蔡美儿(AmyChua)所著的《虎妈的战歌》一书,犹如一颗巨石扔进太平洋,激起千重浪。大洋两岸众多人士参与了热烈的讨论,蔡美儿彪悍的育子方式和她极其严苛的规定,引发了网民的广泛争议和质疑。  相似文献   

15.
跛足虎     
太行山天井关之西十里,有草庵焉,老僧居之。尝行山洞,有小虎大如犬,折前一足,委顿伏地,殆崖石殒伤,而为母虎所弃也。僧怜之,携归庵,饲以粥饭。后遂驯习,僧出则尾随,居则膝侍。居二载,虎益壮猛,人呼为“跛足虎”。客有过庵者,虎亦回旋妥适。于是远近之人称僧能伏虎,僧亦诩诩然,以为虎善我。一日,僧携虎远出,鼻出血不止,淋漓注地。僧惜其污,以足点地使虎舐之。虎得血甘甚,嫌其无几, 又馋不可忍,遂扑僧食之。自是,“跛足虎”出没路间,见人即噬,伤害甚众。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民间礼仪中有许多关于虎的习俗,从这些习俗来看,虎象征女性生殖崇拜。在母系氏族社会,人们崇拜孕育新生命的母体。在华夏民族的许多创世神话中,都讲到人出自葫芦,葫芦就是孕育人类的子宫。虎从风从地从阴,形体与葫芦相似,类似人的怀孕母体;西王母是传说中的母虎女神,主管生与杀,居住在昆仑山,而昆仑一词也具有“圆”或者葫芦的含义;在彝语中,虎与葫芦的发音相同,都称作“罗”。因而,虎自然被视为女性的象征,具有强盛的生殖力,受到先民的崇拜。考古发现的6500年前的蚌虎,商代青铜器中的“双身虎”造型,以及民间祭祖中的大虎馍,婚礼中的新娘被看作娇虎的习俗,都反映了这种意向。  相似文献   

17.
图腾崇拜是人类文化发展的一种现象,是民族繁衍发展的关键元素,在民族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滇、川、黔彝族以"罗罗"自居,自命是虎族的后代。在彝族文化中,虎是天地之源,是虎造天地而生万物,一代又一代彝族人民智慧的积淀,形成了彝族虎图腾文化。彝族先民的丧葬习俗就是虎图腾文化的具体体现,彝王披虎皮显示身份,葬礼中通过披虎皮火化而葬入向天坟中,朝向一定的星辰,生前是虎族死后亦归于虎族,是对民族"人观"的阐释。彝族虎图腾崇拜是族群身份认同、文化教育、生产生活应用等功能的体现,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归属。  相似文献   

18.
虎大王钓鱼     
虎大王在大王府里呆得腻味了,心里便有了去钓鱼的想法。它令大王府的管家黑熊去做好钓鱼的准备。为了体现自己的地位和尊严,虎大王要求黑熊找动物世界最有名气的工匠,打造动物世界最贵重的鱼钩,供自己使用。经过一个月的精心准备,虎大王的鱼钩打造成功了。这只鱼钩是用金子铸成的,在鱼钩一端还镶嵌了一颗闪闪发光的宝石。黑熊把鱼钩送到虎大王面前,让虎大王观看。虎大王看了金光闪闪的鱼钩,高兴地说:"太好了,正合我意。"它决定,由管家黑熊和军  相似文献   

19.
也说虎     
虎为哺乳纲、猫科动物。它只生活于亚洲。虎大约在300万年前在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和中国的东北平原出现,以后向西、向南扩迁。从土耳其东部至整个南亚及苏门答腊岛,从爪哇和巴厘岛到亚洲东海岸,都曾有虎分布。虎共分八个亚种,它们是东北虎(又名西伯利亚虎),华南虎、印度支那虎、南亚虎(又名孟加拉虎)、苏门答腊虎、爪哇虎、里海虎(又名波斯虎)、巴厘虎。其中巴厘虎、里海虎、爪哇虎三个亚种已经灭绝。在我国境内有东北虎、华南虎和印度支那虎等三个亚种。据有关资料,全世界的虎已只剩下500O只左右了,其中南亚虎约有3000多只,分…  相似文献   

20.
新引进的十部海外优秀影片正陆续推出,使冷清了不少日子的电影院重现摩肩接踵的盛况。在为这些影坛佳作赞叹不已的同时,一个硕大的问号也摆在了中国电影界面前;满足观众需求主要靠引进海外影片还是振兴国产影片?最初的反应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