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的关键要素,课程质量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的优劣,但目前看来,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编制尚存在诸多问题。其中,课程设计基础不完善、课程目标不明确、课程实施不到位、课程评价不合理等问题制约着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发展。为此,应用型本科院校既应重视以“分类发展”为原则调整课程建设环境,实现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联动发展、特色发展;也应坚持以“应用能力”为中心改革课程体系,着力完善课程编制各环节相关工作,切实完善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2.
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过程中,课程体系建设是其核心工作。构建"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基础。该课程体系由通识教育平台课程、学科教育平台课程、专业教育平台课程、创新创业教育平台课程和实践教学平台课程构成,每个平台分设必修课程模块和选修课程模块。"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兼具系统性和灵活性,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具有以学生发展为目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通识教育为基础、突出实践能力培养、重视创新能力培养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优化专业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课程设置对实现我国人才培养目标和高校的办学理念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根据我国专业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针对目前我国本科院校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文章认为专业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设置课程时应该注意:设计完整性的课程目标,选择和组织科学合理的课程内容,优化课程结构。  相似文献   

4.
通识教育课程是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架构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合肥学院在通识教育实践中构建了以学分制为基础,课堂教学、在线网络视频课、学术讲座三位一体的通识教育课程组织模式,但其在实践中存在着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的共同问题:对通识教育重视程度不够;课程偏重实用,文化底蕴和育人功能不足;缺少统一管理部门以及通识教育校园氛围不够浓厚等。就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优化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大学语文教育对提升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文学文化素质及汉语综合运用能力等起着重要作用。当前,应用型本科大学语文系列课程状况不容乐观,存在着缺乏课程体系意识、课程结构混乱、与其他人文类课程混同等诸多问题。大学语文教学部门只有转变思想,树立大学语文系列课程体系意识,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高度出发,遵循相应的原则,建立有利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大学语文系列课程体系,才能真正实现大学语文系列课程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队伍支撑等与结构转型的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相适应。以应用型思维重构课程理念,确立问题导向的课程体系,重建教学内容,建立真题真做的实践教学机制,推行学生中心的教学方式和结果导向的课程评价,着力推进理论与应用并重的师资队伍建设,是实现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建设构想的必然途径。  相似文献   

7.
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元课程体系的核心是“双主体”,基本要求是实践性和创新性,具有课程目标双重性、课程内容跨界性、课程实施实践性、课程结构适应性及课程评价发展性的特点。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元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需要以人才成长和企业需求为导向,以人才培养定位为依据,以人才培养方案为基础,以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为核心元素,以产出导向和多方评价为驱动,从而达到以高质量课程体系推动应用型本科院校高质量发展的初衷。  相似文献   

8.
通识教育也称博雅教育、文化素质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大学生优良的道德素质与通融识见。文学通识教育在应用型本科高校中发挥着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辅助专业教育的重要作用。文章分析了应用型本科高校文学通识课程教育的重要性,结合对应用型本科高校文学通识课程教学现状的思考,提出了应用型本科高校文学通识课程体系改革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关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管理特点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管理特点不同于研究型、教学型本科院校,因此其教学管理有着独特性。研究和把握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管理特点是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迫切需要。实践中,其特点表现在:学科专业建设须贴近市场,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课程建设要瞄准生产一线应用型人才的素质结构,构建应用型课程体系;教学过程要与生产过程结合,突出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10.
邓光  曹雨平 《职教通讯》2012,(18):15-18
以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阐述了"厚基础,重实践,强素质"的改革思路下,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指导思想与建设方案,并进一步探讨了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问题。实践证明,重视和加强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构建科学合理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明确课程目标定位,改革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和管理机制,在促进学生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身心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是促进高职院校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应用型本科院校主要培养的是有一定理论素养的应用型人才,其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必须符合社会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必须坚持差异性、学科复合性等原则.应用型本科院校可通过专业方向规划形成有特色的专业,应在注重基础理论课程的同时,把社会职业资格教育纳入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2.
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以市场为导向来调整办学目标、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但市场导向对应用型本科教育来说存在天然的缺陷,市场导向不能有效地解决应用型本科院校生存和发展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在坚持市场导向的同时,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以人文为引领,重视学生的兴趣导向,重视人文课程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遵循的是以"学科"为核心的专业教育模式。在这种专业教育模式的指导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存在着课程结构欠合理、教材的应用性不强、教学"去情境化"现象严重和过分注重教师的科研水平而忽视其实践经验等问题。"重学轻术"的评价体系和"重道轻器"的文化传统是导致应用型本科院校遵循现行专业教育模式的重要原因。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从学科型专业教育模式向职业型专业教育模式转型,具体可以从增强课程体系的实践性、编写应用性强的教材、开展"实际问题情境"教学和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4.
彭娇 《教育技术导刊》2015,14(10):185-186
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应用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是培养高水平人才的关键。在加强专业理论知识教学的基础上,必须通过强化实践教学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其核心是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课程体系。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分析了当前软件工程专业实践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设实践课程体系的思路和对策,以促进实践教学的发展,推动实践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15.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培养模式都有别于研究型等其他类型本科院校。在应用型本科教育背景下,课程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立应遵循符合规律、便于操作、导向明确的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内容与结构都具有应用型的特点。对课程建设体系评价指标进行探索和研究,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整体教学质量、提升办学水平,促进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又好又快成长。  相似文献   

16.
立足地方性本科院校的前提下,结合旅游管理这一应用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较新专业,全面考察论证应用型课程内涵特色及实践意义。力求在基于学生"就业出口"和为区域经济服务的前提下,为重构地方性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应用型课程体系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方法,以期对地方性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甚至其他专业的应用型课程的建设有所帮助和启示。  相似文献   

17.
基于高教大众化背景的应用型本科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邱克 《滁州学院学报》2009,11(5):5-6,15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我国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和高等教育大众化催生的新生事物。近年来,新建地方院校围绕应用型本科建设,在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方面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对进一步深化应用型本科建设进行研究和思考,为构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模式和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奠定初步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阐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校园人文环境建设及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提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我国目前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针对应用型本科教育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本研究以电子类工科专业为对象,结合作者所在师范类院校的特点,从教学理念、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教学环境、教育合作等方面对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作了创新性的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在工程技术类专业培养真正的应用型本科人才提供了很好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提出的全新教育理念,在这种理念下,传统外国文学课程需要转变理念,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建设规划,以重视能力培养为出发点,力求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用为主,服务地方"的办学定位上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