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广东少数民族地区的土地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协调发展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科学发展观。本文在对耦合度这一研究方法进行改进的基础上,以广东省三个民族自治县为研究对象,综合研究了广东少数民族地区土地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耦合关系,并针对遇到的各种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沈莉 《铜仁学院学报》2011,13(6):69-71,140
近年来,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给一个地区、一座城市所带来的文化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日益凸显,引起了社会各个阶层的重视。本文以湖北省恩施州为例,从大众传播媒介功能,改善媒介生态环境方面来阐述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和文化三种现象相互作用、长期发展的产物,是少数民族智慧的结晶,其保护与发展具有历史与现实双重的重要意义。本文立足广东民族地区,以连南南岗千年瑶寨和乳源必背瑶寨为例进行模式思考,力求探索出一条符合广东民族地区实际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4.
在综合研究国内外关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理论及集约利用评价指标的基础上指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应为少占用耕地,增加物质、经济产出和可持续利用。城市土地应根据不同用途特点进行布局,以使其经济效益最大化,同时,土地利用强度应适中,在不破坏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追求规模效益。在集约利用的评价指标方面,目前尚没有权威性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也没有分用途土地的集约利用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5.
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决定了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不同少数民族的传统信仰,都是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的社会合力,这种社会合力,若能正面引导,加以运用,融于生态环境建设中,这对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水土流失治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河套地区农业开发与环境变化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套地区是内蒙古自治区的商品粮基地,随着近代农业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土地盐碱化、土地沙化为核心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日趋突出,已严重制约了该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河套地区生态环境的变化是自然过程和人类社会长期发展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该地区农业发展的历史,就是近现代生态环境演变的历史。开展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变化相关关系的研究,将为河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初中办学效益问题研究覃盛裕效益是社会主义本质的特征,办学效益是我们穷国办大教育必须遵循的原则。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初中办学效益,是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育事业的一件大事,关系到少数民族地区各级各类人才的培养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关系...  相似文献   

8.
保持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社会稳定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试图从保护生态环境、加强少数民族地区法制建设、搞好民族工作、做好宗教管理工作等几个方面来探讨保持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社会稳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鄯善县农牧乡镇的实地调查,发现少数民族体育在该地区的发展状况不容乐观。从对马上项目研究,发现了少数民族体育项目遭遗弃的社会原因,即:该地区气候生态环境的变迁与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在不同程度上影响者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生存和发展。论文通过研究分析,就现存问题找出合理的解决办法,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良性发展寻找出路。  相似文献   

10.
研究和构建民族远程高等教育学习支持服务体系,一定要关注各民族间的文化差异,关注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生态环境及文化价值冲突在教育上的体现,从民族地区语言环境、教学条件、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出发,既要满足远程高等教育培养目标要求,又要充分考虑民族文化生态环境对远程高等教育的适应性,使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更具地区和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1.
发展民族教育、开发人力资源是21世纪西部地区经济社会进步最主要杠杆之一。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必须立足社会大视野,着眼于民族教育与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与当地生产力发展相适应,与民族经济改.微展相衔接,与民族化氛围相协调。西部地区要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解放思想,深化教育改革,实现教育上的跨越。  相似文献   

12.
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测算2000-2011年安徽省17个地市(包括原巢湖市)土地利用效率,按其土地利用效率水平将这些城市分为高度有效型、中度有效型、较为有效型和低度有效型四种类型.依据耦合度理论,构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度模型,结果显示:安徽省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普遍处于高耦合、低协调状态.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可知,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因素是城市规划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步.为改变这种现状,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应努力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并发展经济,促进二者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Scott Lee  Ron Watt  Jack Frawley 《Compare》2015,45(4):526-544
There is little research in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of South East Asia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bilingual education programmes that use first language instruction for ethnic minority children.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effectiveness of a bilingual education programme involving ethnic minority children in Cambodia by comparing their performance in mathematics, Khmer literacy and oral Khmer to their ethnic minority peers whose education is in the national language only. The findings show that students in the bilingual schools performed better in mathematics than their peers in the monolingual schools, but the differences in Khmer literacy and oral Khmer test scores were statistically insignificant. The study suggests that bilingual education using first language instruction could benefit academic development among ethnic minority students in Cambodia, at least in terms of mathematics achievement.  相似文献   

14.
黔东南州位于贵州省东南部,辖1市15县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和17个民族乡(单一民族乡14个,两个以上民族联合组建的民族乡3个),是我国30个自治州中总人口和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州,在3.0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33个共计397.69万人口的少数民族。黔东南州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发展、稳定、团结典型的实证研究,在实现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与各民族共同繁荣的今天,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发展民族文化旅游已经成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之一,少数民族旅游也逐渐成为了现代旅游的热点旅游方式。旅游业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却拥有独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民族地区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但是,同时,旅游开发也对少数民族地区人们的生活、文化和居住环境等造成了一些不利影响。本文以贵州西江千户苗寨为例,就旅游开发对民族地区的影响问题表述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6.
边境少数民族地区能否顺利脱贫是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的关键环节,也是国家安全、区域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重大议题。地形地貌限制、机会与资源有限且分配模式相对固化是其贫困文化的内核。本研究以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两个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脱贫攻坚政策实践为例,阐释了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特征与特殊挑战,从杜绝因学致贫、阻断代际贫困、促进民族团结、辐射边境教育等方面分析了教育脱贫攻坚政策的效能,并指出教育脱贫攻坚政策的设计与实施基本是按照教育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层逻辑展开。  相似文献   

17.
地方民族院校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发展,这不仅是由高校自身功能所决定的,也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学校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基于此,通过分析地方民族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性,论述了地方民族院校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发展所具有的不可替代性,提出地方民族院校如何发挥其作用的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18.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少数民族毕业生高质量的充分就业对于社会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受新冠肺炎疫情及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高校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压力加剧。文章以西部5所非民族高校为例,对2020届离校未就业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状态进行统计分析,针对就业动态掌握困难、未就业原因复杂多样、就业促进帮扶不够系统、部分毕业生择业观不合理等问题,提出学校跟踪服务、政府政策帮扶、企业积极吸纳、家庭科学引导的"校、地、企、家"四维融合的就业促进策略,保障离校未就业高校少数民族毕业生"好就业""就好业"。  相似文献   

19.
我国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多位于山区,这些地方比较偏僻,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但却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生态宜人,适于作为旅游开发地。通过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开发,能够有效地缓解当地贫困的状态,促进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当前少数民族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并阐述了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开发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开发的策略,希望能够更好地促进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有效地提高少数民族的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不高,落后的面貌没有根本改变,与东南沿海地区相比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不断加大。鉴于此,探索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不仅是少数民族地区也是全中国亟待思索和解决的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