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次学年统考,诗词鉴赏考查的是苏轼的《临江仙·送钱穆父》: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樽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相似文献   

2.
人的一生总会生病。可以说,人从呱呱坠地始,到撒手闭眼止,一生在世,都有大大小小的病相伴随。如何待病养之,咱们古人祖辈给后代留下了丰厚美妙的诗篇。不仅带给我们艺术享受和丰富的文化营养,也让我们学到了养病和益寿的妙丹良方,这是一笔无价的财富。  相似文献   

3.
(一)《枫桥夜泊》传古今唐朝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脍炙人口:“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深秋冷落的自然景色和寂寞萧条的地理环境相互映衬,渲染了作者旅途的孤苦愁情,读之令人荡气回肠,掩卷长叹,发思古之幽情。千余年来,《枫桥夜泊》诗伴随着寒山寺里的夜半钟声一直引起人们的深切怀念。宋人孙觌有“倚枕犹闻半夜钟”句,南宋岳飞过苏州寒  相似文献   

4.
据笔者所知,最早将“三百六十日”写入诗中的是诗仙李白。其《赠内》云:“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虽为李白妇,何异太常妻。”前两句写自己饮酒无度,“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后两句借用“太常妻”这一典故向妻子表示歉意。据《后汉书·周泽传》记载,东汉的周泽担任掌管皇家祭祀礼仪的太常,因病睡在宗庙里,其妻不放心去探望他,他竟认为妻子违犯禁令,将她投入监狱。当时有人同情他妻子,编歌谣说:“生世不谐,做太常妻,一岁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斋。”后遂以“太常妻”指虽有丈夫而常独守空房的人。李白在诗中称妻子“何异太常妻”,说明他对自己烂醉如泥的状况是深感愧疚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诗的国度,漫步诗苑,那吟风弄月的诗章,那寄情山水的诗作,那咏史抒怀的诗篇,等等,构成了一片灿烂的星空。在这片灿烂的星空,有一类诗很少有人注意,例如写“光头”的诗作,其数量虽然不多,但并不乏精彩之作,这里略举数例。明代秀州(治所在今浙江省嘉兴)有一位叫李公衡文士,性格诙谐,喜欢与别人开玩笑,而且有时很尖酸刻薄。有人于是抓住他是光头这一特点,给他取了个外号“葫芦”,并写了首词:  相似文献   

6.
古代农历九月九日,因月日都是九,故日“重九”;古代阴阳五行中九属阳数。故又名重阳。重阳节这天有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等风俗习惯.如“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九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  相似文献   

7.
风筝,古谓之"鸢",不仅作为娱乐工具而深得世人喜爱,也成为文人墨客歌咏的素材,留下了诸多妙趣横生的诗篇。据《考工志》载:风筝有弦有笛,因而"天际频传钲鼓乐,云端隐闻丝竹声"。  相似文献   

8.
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博士淳于越反对采取中央集权的郡县制,主张恢复把土地分封给子弟们的古代分封制。丞相李斯反对儒生“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建议焚烧惑乱人心的典籍。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言,下令焚书。第二年,许多方士和儒生奉命去寻  相似文献   

9.
“嘿,爸爸,您怎么又抽烟了呢?”“小孩不懂就别问!”“嘿,爸爸,您怎么又喝酒了呢?”“解解愁!”哎,我老爸就是这个样,抽烟喝酒成了他的家常便饭。既然爸爸那么爱喝酒,我和妈妈就站在一旁,不加理睬,可又转念一想:吸烟喝酒,对身体十分不利,为了爸爸,我也只能狗咬耗子,多管闲事了!“喂,老张啊!什么,喝酒!可以可以,嗯……”爸爸拿起诺基亚手机说道。“哎,又得出远门喽!”我大声嚷道。于是,我转了转眼珠子,来了个将计就计。“爸爸,我帮您拿包新烟。”我顺手抢过爸爸手中的空烟盒。我来到自己的房间,把奶糖装满了整个烟盒,便潇洒地走出房间(以防爸…  相似文献   

10.
本学期我接了一个新班。刚开学两天,就听班里学生反映姚剑在上学路上吸烟。当时由于开学事务多,我未深究。又过了几天,值日的班干部反映说,姚剑在班里吸烟,还给另外几个男生发烟。我很生气,课余时间把姚剑叫到办公室,进行了批评教育,并让他写检讨,作保证。  相似文献   

11.
记忆中的高中岁月是一段饶有情致的日子:同学们的单纯如水写在各自的脸上,刻在各自的心里头;零碎的智慧、幽默和真挚,储在记忆的酿缸里,由岁月作酒。当日子流淌过后,我再度回想起高中生活,忘不了的是一张“戒烟‘合同书’”。  相似文献   

12.
我有一位优秀的爸爸,但这位优秀的爸爸有一个缺点.就是爱抽烟!爸爸坐在沙发上没一会儿,只见桌上的一盒烟就消失得无影无踪。我和妈妈常常警告爸爸不要再抽烟了.可是爸爸就是不听。看到爸爸悠闲地吐着烟圈.我和妈妈一点儿办法也没有。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历代诗人,对狗也多有咏诵,其中不少成为传世之作,现辑录几则,以飨读者。狗,学名“犬”,视听嗅觉都十分灵敏,是人类最早驯养的动物之一。自古以来就以其活泼可爱和颇通人意的特点而赢得人们的喜爱。据考证,我国在距今5000多年前就开始养狗了。南北朝新石器文化遗存中就发现过狗的遗骨,陶器上刻有狗的图案。由此看来,狗与人类的生存发展关系十分密切。我国汉字中带“犬”旁的字就达几百个,足见古人对狗是多么地偏爱。2006年是农历丙戌年(俗称“狗年”)。“狗年”说狗,别有一番情趣。唐代诗人曹唐,曾写了一首《小游仙》诗:冰屋朱扉晓未开…  相似文献   

14.
“和谐社会”是我国人民,特别是文人向往的理想社会。稍加留意,便可从诗文、典籍中,见到人与人、人与畜禽、人与大自然“贵和”以及怎样构建“和谐社会”的描述。  相似文献   

15.
“和谐社会”是我国人民特别是文人向往的理想社会,稍加留意,便可从诗文典籍中见到人与人、人与畜禽、人与大自然“贵和”的描述。人与人“贵和”《论语·颜渊》中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这就是说,人与人之间是可以亲如兄弟的。或者说一个人的视野已达到(君子)境界时,什么人都可能成为兄弟(朋友)。在《礼记·礼运》中,孔子与子游的对话就是对和谐社会的具体描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病者,皆有所养……”人与畜禽“贵…  相似文献   

16.
主持人思骐: 说起情人节,大家都会想到2月14日,实际上这个节日是西方的舶来品。而中国有一个古老而情趣盎然的传统情人节却被许多人遗忘了,那就是旧历7月7日的“七夕”节,也就是牛郎织女从鹊桥渡天河一年一度相会的日子。牛郎织女的浪漫故事至今还在打动着人们的心,与之相关的诗词仍在被无数人吟诵。  相似文献   

17.
本通过对“三径”一典的溯源,从唐、宋两代诗人的诗作,论及古代墨客骚人对“三径”的向往和追求的曲折心理。  相似文献   

18.
“和谐社会”是我国人民特别是文人向往的理想社会,稍加留意,便可从诗文典籍中见到人与人、人与畜禽、人与大自然“贵和”的描述。  相似文献   

19.
人的一生总会生病。如何待病养之,古人留下了许多诗篇,不仅带给我们艺术享受和丰富的文化营养,也让我们学到了养病和益寿的妙丹良方。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