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李涛  李静  张国凤 《教书育人》2023,(3):103-106
“课程思政”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模式,它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方向,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宏观经济学”是经济类专业基础课程,要从培养方案中的教学大纲制定、课程思政融入点建设、教学方法实施、学生成绩评价与反馈机制等五大环节,构建“宏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使课程思政改革有效落实于育人课堂之中。  相似文献   

2.
课程思政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一环,提升高校教育质量不仅要将基本理论讲透彻,更要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作为高校经管类专业的基础课之一,必须正确认识宏观经济学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及相关理论贯穿教学过程,充分挖掘课程教学中的中国元素,加强宏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改革探索,帮助学生坚定“四个自信”,提升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宏观经济学是经济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教学中往往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课程思政建设背景下,通过充分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合理选择思政案例、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案例教学模式、完善案例教学考核方式等措施推进案例教学优化进程,加强案例教学和课程思政的深入融合,提升案例教学效果,实现课堂教学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引导的目的。同时,可以通过加大案例教学力度、加强教师培训和团队建设、构建宏观经济学思政案例库等方式保障案例教学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4.
宏观经济学课程思政的“一体两翼三路径五方法”模式是指在一条教学主线下,分别以专业内容和思政内容为两翼,通过课前引导、课中浸润、课后言传身教的三个路径,以“析理论、讲现实、引调研、辩中学、解目标”五大教学方法,实现专业内容与思政内容的同向同行。其中专业翼以“国内生产总值”为建设主线,思政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围绕其中的高质量发展、新发展理念等六大内容来提炼课程思政精髓。本课程思政的最终目标是加强学生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自信与制度自信。  相似文献   

5.
基于“双碳”目标,以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的“理论性、专业性和实践性”为基本原则,以课程思政为抓手,挖掘“双碳”目标与宏观经济学传统理论的契合点,探析了传统宏观经济理论的缺陷,并结合我国的“双碳”理念,诠释了绿色低碳发展是人类摆脱困境的政策选择。在讲授传统宏观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注重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融为一体,培养学生的绿色低碳理念,引导绿色消费、践行节俭,引导学生了解具有中国特色绿色低碳经济,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绿色低碳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6.
李兵  卢汝梅  廖广凤 《科教导刊》2022,(20):144-146
文章从建设更高层次的一流课程以及如何在建设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从教学内容的前沿性、有效互动性等内容提出我校“中药化学”课程教学在思政改革背景下要构建具有中医药特色的一流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成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文章首先阐述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意义,然后分析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开展的现状,最后提出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开展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8.
万小雨 《大学教育》2022,(5):146-148
长期以来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教学模式,即重视学科的自然科学属性,忽视其意识形态属性。为了让宏观经济学课程与思政融合,文章探索从课前、课中、课后几方面解决问题的措施,为实现高等教育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这一课程思政目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材建设、教师团队建设等方面的改革,秉承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OBE教学理念,积极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坚持价值引领,发挥一流课程铸魂育人新能效,加强线上线下混合一流课程建设和示范作用,深化课程的内涵式建设,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带动教学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10.
高级宏观经济学B是针对经济学院研究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课程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周期(波动)的探索与实践.在日常教学中,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创新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既有助于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社会经济现象,又有助于该门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1.
李楠 《教育教学论坛》2020,(18):100-101
以上海第二工业大学2018-2019学年第二课堂开设的抽样调查课程为例,结合教学目标和授课对象,探讨了课程思政改革下的抽样调查教学设计,包括教学内容设计、教学形式改革、考核方式设计,并根据实际教学经验总结了思政改革后的教学反思。  相似文献   

12.
13.
在推进高职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需要树立“大思政”的教育理念,坚持“文道并重”的教育原则,丰富语文课程的思政教育素材,发掘其思政教育功能,加强语文教学和思政教育的互融。对于语文课堂上存在的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参与度低及教学脱离学生实际等问题,要通过优化语文课程教学目标、在写作中渗透思政教育内容、在高职语文活动中融入思政教育和建立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等途径,切实提升高职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成效。  相似文献   

14.
宏观经济学内容改革主要集中于在既有的萨缪尔森或者曼昆体系下将中国宏观经济问题引入教科书的角度。基于发达国家发展经验的宏观经济理论在中国的非完全适用性,中国宏观经济问题引入教科书是该课程现实性的体现。围绕着教学内容丰富和教学革命的出现,宏观经济学的教学改革也就顺势出现。通过教学方式的改革最终达到降低宏观经济学学习难度、开拓学生视野、锻炼学习能力的效果。互动式教学的实例显示,该方式能够很好地达到上述目的,但对学生和教师都提出了较高的任务要求。  相似文献   

15.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目前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前提是明确课程思政背景,目标是把握课程思政方向,核心是挖掘课程思政元素,重点是实施课程思政路径。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过程中,高校女生的比例日渐攀升,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引起学校和教师的重视。本文提出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性别教育相结合,针对女大学生开展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促其自尊自强、自信自立,提升道德素养,从根本上解决女大学生存在的思想政治问题,有效提高女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相似文献   

17.
从目前看,实践性教学改革是一个十分薄弱环节,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学方式落后,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瓶颈”,必须对其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着力构建实践性教学的新体系;创新实践性教学的有效模式;打造实践性教学的评估体系。形成具有较强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的运行机制,来搞好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8.
“生物化学”是高等学校生命科学相关专业都需要开设的专业主干课程,“生物化学”课程体系和课程内涵中蕴含了专业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点,在课程知识传授的教学活动中,将课程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有利于在当代高等教育中开展学生科学精神、辩证唯物观、家国情怀、爱国主义、文化自信和体制自信等思想政治育人相关的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就“生物化学”课程内涵体系及其中的专业知识点与思想政治教育要义之间的相关性,以及“生物化学”课程教学中将专业知识传授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进行个性化阐述,为高等学校生命科学相关专业的主干课程——“生物化学”教学融合课程思政教育提供一些拙见。  相似文献   

19.
成人高校亦要紧跟党中央步伐,继续深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理论研习、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团队建构,同时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创设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20.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开设的课程,它以世界各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为研究对象,具有政治性强、理论性强、综合性强、现实性强等特点,对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开阔视野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