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目的:综述国内马铃薯晚疫病菌生理小种分布、发展趋势及毒力基因组成的研究进展,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检索、内容归类分析的方法,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生理小种分布、发展趋势及毒力基因组成等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马铃薯晚疫病菌在我国马铃薯主产区分布广泛,生理小种类型增加,日趋复杂,Vir1-Vir11等11个毒力基因全部出现.结论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应着力于新抗性品种的发掘和建立科学的种薯繁育体系,实现品种种植专门化,推行品种轮作制度.  相似文献   

2.
不同化学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防控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晚疫病是世界性大病害,选用适宜的杀菌剂有效地防治马铃薯晚疫病对马铃薯安全生产、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试验以"陇薯3号"为试验材料,制订了马铃薯叶片晚疫病病情分级标准和贮藏期间块茎晚疫病病情分级标准,通过计算晚疫病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研究分析了甲霜·锰锌、克露、硫酸铜钙、抑快净、丁子香酚、银法利、百泰和广枯灵等8种杀菌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大田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时,丁子香酚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治率高达79.67%;马铃薯库存期间,银法利对马铃薯块茎晚疫病的防治效果高达86.22%.  相似文献   

3.
马铃薯晚疫病是世界性大病害,选用适宜的杀菌剂有效地防治马铃薯晚疫病对马铃薯安全生产、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试验以"陇薯3号"为试验材料,制订了马铃薯叶片晚疫病病情分级标准和贮藏期间块茎晚疫病病情分级标准,通过计算晚疫病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研究分析了甲霜·锰锌、克露、硫酸铜钙、抑快净、丁子香酚、银法利、百泰和广枯灵等8种杀菌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大田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时,丁子香酚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治率高达79.67%;马铃薯库存期间,银法利对马铃薯块茎晚疫病的防治效果高达86.22%.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2018-2019年7个批次送检的病死雏鹅的肝脏组织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药敏试验、毒力基因,以及药物抗性基因的PCR扩增,为畜禽相关疾病治疗提供用药指导,并对其致病机理和耐药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用病死鹅的肝组织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形态观察、生化试验、药物敏感试验,并提取分离菌DNA模板、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并进行同源性对比,并对其相关的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进行PC R扩增.结果:从上述试验中分离到7株肠道沙门氏菌.7株分离菌均表现多重耐药性.2株扩增出blaterm-1基因,3株扩增出baCMY-2基因,6株扩增出卡那霉素耐药基因aasA1,7株均扩增出磺胺类耐药基因sul1,均未扩增出喹诺酮耐药基因qnr,与药敏试验结果一致.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4株扩增出肠毒素基因stn和菌毛素基因inv J,3株扩增出菌毛素基因sip A,均未扩增出毒力岛基因misL和毒力岛基因ss aB.结论:7次送检鹅死亡原因是肠道沙门氏菌感染引起的.7株分离菌均含有多种毒力基因及多重耐药基因.  相似文献   

5.
李斯特菌属包含6个种,毒力各有差异.在细菌耐受环境粘附侵袭及细胞内感染过程中,毒力因子各司其职又相互协作.毒力基因常聚集为毒力岛,其中PrfA依赖型毒力基因簇(LIP├1)与内化素岛(LIP├2)是致病种最重要的两个毒力岛.单核细胞增生的李斯特菌是重要的食源性人兽共患病原菌,它的的致病性与毒力因子密切相关,研究其毒力因子对于充分了解李斯特菌致病机制及有效防制该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确诊安徽五河某养殖户送检病死草鸡的病原菌.方法:通过采集病死草鸡的肝脏组织,进行病原分离培养、染色镜检以及16S rRNA基因的PCR鉴定,然后采用PCR方法对其荚膜血清型capA基因及毒力基因(ptfA、fimA、nanH、hsf1、hsf2、tbpA、pmHAS、pfhA、tadD、toxA、sodA、sodC、ompA、omp H、oma87、plpB、exbB、exbD、tonB、hgbA、hgbB、Fur、nanB)进行检测,并进行测序分析.结果:分离菌为革兰阴性短杆菌,其16S rRNA和capA基因测序结果表明与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同源性分别高达99.86% 和100%,除toxA、nanB和nanH基因外,共检出20个毒力基因,其序列结果与多杀性巴氏杆菌对应毒力基因的同源性介于98.11% ~100% 之间.结论:从送检病死草鸡分离到的主要病原为A血清型的多杀性巴氏杆菌,共检测出20个毒力基因,为多杀性巴氏杆菌的致病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kp05372基因的敲除来研究其对林麝肺炎克雷伯氏菌生物表型的影响。创新点:解析了LysR家族新基因kp05372对林麝肺炎克雷伯氏菌生物表型的影响。方法:通过基因敲除和回补技术构建了kp05372的基因缺失株和基因回补株,比较了kp05372基因缺失前后,林麝肺炎克雷伯氏菌在生长曲线、药敏试验、生物被膜、抗逆性、细菌半数致死量、定殖能力、病理形态学等生物学特性所表现出的差异。结论:成功构建了kp05372基因的缺失株及回补株。kp05372基因的缺失导致林麝肺炎克雷伯氏菌耐药性和耐酸性发生了变化,毒力、生物膜和定殖能力降低,并且调控了上游临近区域的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8.
水稻稻瘟病是我国水稻的重要病害.目前,水稻抗瘟性品种的利用和化学农药的使用仍然是防治稻瘟病行之有效的措施,但因抗瘟品种的单一化、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遗传的复杂性和致病性的多样性,以及化学农药的毒性和病原茼的抗药性,使得水稻抗瘟性品种和化学农药的使用在生产上都受到一定的限制.为此,水稻稻瘟病的生物防治特别是生物农药的研究与开发是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本试验用稀释分离法进行拮抗菌株的分离,选择了拮抗效果最好的菌株做形态学及生理生化特征鉴定.通过对菌株SY42的培养性状及生理生化特征的测定,初步鉴定其为嗜鳍黄杆菌.  相似文献   

9.
2013—2015年从河南新乡地区5个县市采集玉米小斑病标样,对分离出的413个玉米小斑病菌菌株进行了生理小种鉴定和群体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新乡地区玉米小斑病菌有T、C、S、O等4种生理小种.其中,O小种的分离频率最高,是新乡地区玉米小斑病菌的优势小种,分离频率为56.1%;其次是S小种和T小种;C小种的出现频率最低,分离频率仅为5.1%.群体结构分析表明,在2013—2015年不同小种的数量在年度间动态变化规律有所差异:O小种群体数量逐渐减少;T小种和S小种群体数量逐年增加;C小种群体数量基本保持稳定.新乡地区玉米小斑病菌优势小种O小种具有不同的致病能力,强致病力菌株出现频率为23.36%,中致病力菌株出现频率为37.98%,弱致病力菌株出现频率为38.66%.  相似文献   

10.
该研究对2020年浙江设施栽培的番茄进行病害调查,利用柯赫氏法则进行病原菌的致病性测定,采用形态观察、革兰氏染色法、脂肪酸含量测定及16Sr RNA-gyr B-rpoB-rpo D四基因联合系统发育分析等方法对分离的病原菌进行种属鉴定,并进行药剂室内毒力测定。该研究表明番茄髓部坏死病有明显的发病中心,设施大棚中易传播扩散;经形态学、生理生化和分子鉴定等方法确认该病原菌为绿黄假单胞菌(Pseudomonas viridiflava);中生菌素对番茄髓部坏死病菌的抑制效果较好,其EC50仅0.106 mg/L,是较为理想的杀菌剂。  相似文献   

11.
在语文教学中,文史知识的丰富对读写能力的提高,其作用是十分明显的。学生懂得文史知识越多,就越能促进他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反之,文史知识很贪乏,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就会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12.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12):253-256
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分析了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的概念内涵、政策依据及其在仪器设备管理中的重要地位,提出了仪器设备维修价值的评判依据及数量标准,探讨了仪器设备维修价格的计价形式、内在构成及定价方式,概括了仪器设备维修的实施方式和机构选择,梳理了仪器设备维修项目的申报和审批流程,界定了仪器设备维修经费的筹措渠道及其使用范围,为提高仪器设备维修的管理质量、确保仪器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提供了一种理论概括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3.
理论分析框架的整合不仅是比较教育学理论发展的基础路径,也是当代比较教育研究不断完善自身体系的价值追求。比较教育研究中的两大理论分析框架——实证主义和相对主义,前者强调运用科学实证的研究方法概括出整个教育系统的一般普遍规律,后者侧重采用本土化的研究方法为特定教育对象的发展提供决策服务。二者的比较加强了比较教育学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有利于建立包容、系统的理论分析框架,并不断促进比较教育研究体系的整合。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做到"八个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是思政课的内在属性,二者相统一是办好思政课的必然要求,对推动思政课程改革创新具有重要价值.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必须坚持思政课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但在思政课实际教学中经常出现去理论化...  相似文献   

15.
从词源学考证,异化是一个含义丰富且有争议的概念。而到了黑格尔、费尔巴哈和青年马克思时期,异化理论主要有三种形态:外化、异化和对象化。从异化观中引申出来的美学观点在异化与对象化关系、人的本质和审美层面等问题上表现出不足,因此可以从历史和唯物的、自由和实践的角度提出:美是具体的肯定的价值在社会关系中最自由的显现,其显现过程就是自由的实践,显现方式就是形象。  相似文献   

16.
“生死学”是由著名的美籍华裔学者傅伟勋教授于1993年所创立。傅教授将中国心性体认本位的“生命学”和西方对死亡现象做客观研究的“死亡学”统合为“生死学”。为了使每个活着的人、尤其是离死亡尚远者都能从对生死的研究中获得教益,提升现代人之生活与生命的品质,还需要大力开展生死哲学的研究。本文将从生死学、生死哲学产生的学术及社会背景入手,分析生死学与生死哲学的学科特征、主要研究的议题,并阐述其重大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浅析高校科技产业创新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科技产业的创新,实行“两权分离”、“校企分开”是前提,建立新产权关系,理顺管理体制是核心;加速改制,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是关键;资产投入与辙出机制的创新是重要内容;人力资本激励与约束机制创新是保证。  相似文献   

18.
论高校体育与高校体育产业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高校体育、高校体育产业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明晰了各自概念的范围 ,给出了高校体育和高校体育产业结构图 .  相似文献   

19.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文章介绍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坚持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把培养服务于以大化工为主体的工科专业和自动化过程控制重点学科为代表的电类专业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大力推进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改革与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07年评为北京市实验室教学示范中心。  相似文献   

20.
老庄美学中的重要范畴“虚静”,与中国古典美学“天人合一”的传统密不可分,是达到物我两冥的审美境界从而达到自由生命的前提条件。它肯定着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表现着自由生命特别是内在精神生命,充分荡漾着生命之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