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两当号子作为两当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两当号子中最为独特的"花号子"为例,从音乐艺术特征、演唱形式、唱腔等方面阐述了两当号子有别于其他民歌的显著特征和特色优势。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保护、传承并弘扬两当号子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2.
两当号子作为两当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两当号子中最为独特的"花号子"为例,从音乐艺术特征、演唱形式、唱腔等方面阐述了两当号子有别于其他民歌的显著特征和特色优势。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保护、传承并弘扬两当号子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3.
四川清音生动地记载着巴蜀大地的历史,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保护对象.四川清音与学校艺术课程的融合能推动非遗文化传承,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活化课堂教学.两者的契合性主要体现在功能上的契合、内容上的契合.在学校教学中,以教育教学活动为载体,融清音于艺术课程,实现清音文化的有效传承,促进学...  相似文献   

4.
宗祠戏场建筑是宗祠中戏曲演出的场所,是中华民族的建筑瑰宝,也是研究戏曲文化不可多得的实物样本。宗祠不仅是古建筑的精华,更是戏曲演出的物质载体,各地宗祠因地理位置不同而各具地域特色,是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城镇化的加速和住房体系的改善加快了宗祠戏场建筑的消失速度,使岳西境内的60余座戏场建筑正在迅速的消失。本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对岳西宗祠戏场建筑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其存在的问题,思考岳西宗祠戏场建筑的保护及探索传承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周琳 《广西教育》2014,(23):55-56
对列入"非遗"项目的广西地方曲艺现状进行田野调查分析,在实践教学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将广西曲艺引入课堂的措施,试图为"非遗"保护、传承实现由"输血"向"造血"的转变寻找新模式,同时探讨大学生就业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在培育时代新人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程不仅肩负着美育课程本身所应承担的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重要任务,而且也承担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通过梳理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现状,提出公共艺术(民间美术)课程思政的教学意义与教学目标,分析阐述了民间美术课程思政创新策略与融合途径,强调要增强教师课程思政意识、打造课程思政优质师资,深挖课程思政元素、找准课程思政切入点,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内生学习动力,探索提升教学手段、坚持思政贯穿教学始终,推动课程思政与公共艺术(民间美术)课程融合,培养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7.
吴楠楠 《教育评论》2014,(2):111-113
泉州师范学院将南音人才培养纳入高等教育的范畴,以期培养南音传承人才。文章主要从泉州师范学院南音的办学历程、南音艺术硕士培养模式及反思入手,阐述了泉州师范学院南音专业艺术硕士的培养特色,以及其培养模式对艺术硕士教育发展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民族民间舞蹈是承载民族、地区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原始与自然的沉积、人类净化的印记及人类文化的储存。藏族民间舞热巴舞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藏族古代灿烂舞蹈文化艺术中的瑰宝,运用数媒手段将其融入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可促进美育数字化发展,搭建民族文化互鉴互赏、交流共享的平台。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以黑龙江省音乐类非遗为例,对非遗文化与地方高校艺术课程融合传承展开研究。首先对必要性进行分析,接着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总结,最后提出几点思考。黑龙江作为非遗大省,有丰富的非遗资源利用,因此非遗文化与地方高校艺术课程融合传承应该在加强分层性课程内容设计、注重体验式方法增强课程融合实效、创新课程拓展机制等方面加强建设。  相似文献   

11.
以腰鼓文化为例,在对"非遗"项目的内容与分类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分析了"非遗"项目的活态传承要素主要有:传承人与传承群体,活态存在,传承制度,人文生态环境,进而提出了"非遗"项目的活态传承途径:进入市场,建立活态传承机制;引进课堂,拓宽活态传承渠道;借助传媒,打造活态传承的新领域;全民健身,开辟活态传承新途径,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时间和空间上得以存续,其发展得益于形式多样的活态传承.  相似文献   

12.
艺术实验室是高校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相关艺术专业建设、理论与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以及科研等具有重要作用,科学合理的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模式是其高效运行的重要保障。结合山东理工大学美术学院相关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和运行经验,并与专业、地域特色和时代背景有机结合提出了艺术实验室的建设路径和管理模式,为其他同类高校艺术实验室的建设、管理模式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遗存,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优质教育资源。北京皮影具有鲜明的北京文化特征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它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过程中,能够发挥出独特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4.
洪江号子是在传统的社会生产方式下产生并流传的民族音乐,有着典型的民族性和地方性特点。在全球经济化的冲击下,以及现代化的文化生活的变迁和发展的同时,具有地方特色的洪江号子要在保持传统原生态的同时,又要将传统音乐融入现代,让洪江号子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积累的文化要素,能够较为完整的保存下来,使传统的洪江号子文化如何实现向现代化进程中的传承和变迁,成为当下应该思考的问题。本文对此提出了四点看法。  相似文献   

15.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含了爱国主义情怀、创新精神、意志品质等丰富的教育价值,本文以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非遗进校园"优秀文化项目为例,阐述该校"非遗"教育与培育、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6.
意境论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独创的一个美学理论,文学意境以它情景交融的表现特征、虚实相生的结构特征、韵味无穷的审美特征集中体现了华夏民族的审美理想,成为抒情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作为抒情文学的主要形式,中国古典诗歌中有很多富有意境的作品。本文以童庆炳主编的《文艺理论教程》的文学意境理论为依据,以稼轩词为例来分析其鲜明独特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7.
非遗是人类的无形文化遗产,是最古老也是最鲜活的文化历史传统。文章提出高校创新创业项目应深度融合地方非遗精粹和新兴元素的理念,探讨东莞非遗走进校园、深入课堂、融入项目的实施路径。以服饰手作产品为媒介,打造高校创新创业项目,有利于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传播东莞非遗故事。同时,对于理解东莞文化、岭南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伴随5G时代的到来,开展对非遗数字化传播的研究,既是学理探索,也是对非遗保护与传承的现实关切.基于非遗数字化传播形式单一、交互性不足等诸多难题,文章选取皮影戏为研究对象,从厘清非遗的数字化传播属性与传播现状着手,探讨在5G驱动下,5G技术与AI、VR的结合,对短视频传播的助力,这对于重构非遗数字化传播的场景,从而突破"...  相似文献   

19.
“潍坊模式”的核心内涵就是农业产业化,重在解决农户分散经营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农业产业化本质上是农业的升级,是农产品品牌化的过程。打造品牌农业是创新“潍坊模式”的重要方面,要充分认识推进品牌农业升级在农业供给侧改革和乡村振兴中的现实意义。以山东省青州市为例进行研究,针对品牌农业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做好顶层设计、打造整体区域公用品牌、加快推广优质农业品牌、壮大品牌创建主体等措施,以促进品牌农业升级。  相似文献   

20.
新时代,中国传统的优秀民族艺术不断焕发出新生机,尤其是在艺术乡建的背景下,优秀的民族艺术在传承与发展中对赋能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文化振兴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以湖南滩头年画为例,概述了滩头年画,分析了新时代滩头年画的发展现状,阐述了民族艺术在艺术乡建中的作用,提出了民族艺术传承与发展的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