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谈政论文的英译——以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由于政治特有的严肃性和敏感性,对于政论文翻译的介绍在非文学翻译中相对较少。然而,随着我国外宣工作的不断发展,对政论文的翻译应有更深的认识。本文以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为例,从政论文的特点、翻译原则及其翻译策略入手,展开详细的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2.
外宣翻译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翻译的质量关系到中国的国际形象。建构主义翻译是一种重构性质的翻译,它以实践哲学为哲学基础,对外宣翻译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文章在阐明译者主体性含义和外宣翻译原则的基础上,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暨《十九大报告》英译本为例,从外宣翻译的三个原则暨内外有别原则、目的原则和读者意识原则来分析译者主体性的表现及其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政论文是一种重要的实用文体,具有独特的文体特征。文章借鉴主述位理论,以2010年中英文版《政府工作报告》为语料,在对比分析英汉不同主述位结构的同时,探讨主位推进模式对政论文篇章结构的影响及其英译策略。  相似文献   

5.
文章将统计学的量化方法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对比研究中美政府工作报告的文体风格与外宣效果。研究发现:系统聚类能够有效区分二者的文体风格;相比《国情咨文》,《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呈现出较为正式的书面语体特征,文本难度较高;《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塑造了中国政府积极作为,携手与各国共同发展的形象。引入统计学的量化方法,弥补了定性研究的不足;同时,研究结果对于提升政治文本的外宣效果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由于汉英语言文化上的显著不同,国内读者和外国受众在认知语境上也存在较大差异。外宣译本的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译本是否具有最佳关联性。文章以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为例,以关联翻译观为指导,着重探讨了变译策略在外宣翻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为世界了解中国发展的方针、政策和路线以及发展成果打开了一个新的窗口,承担着对外宣传中国的重要作用。由于《政府工作报告》是政治文件,其文本翻译对忠实原文要求严格,因为它的翻译首先是一项政治任务,其次才是翻译任务。本文以目的论为指导,对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进行分析,研究报告中的翻译策略与翻译方法,从而为外宣文件的翻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政府工作报告是一直以来是各国媒体了解中国的窗口,从而政府工作报告的重要性和艰巨性不言而喻。本文从功能对等的视角指导《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为例对政治文本翻译策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该文以《政府工作报告》为例对乔治·斯坦纳的四步翻译法在实践层面的具体应用进行探讨,分别阐述并试图厘清其"信赖""侵入""吸收""补偿"四个步骤在政府公文翻译中的关系,从而进一步深化对理论的认识,提高对政府公文类文本翻译的效率。其翻译思想要求译者在把握双语文本的文化背景及句法结构差异性的原则下对源语与译语之间的关系进行辩证性的处理,通过对翻译步骤的概念化阐释,以期实现译者主体性的价值满足和翻译研究同语言研究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0.
时政资料的翻译对于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以及对外传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国内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一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真正结合翻译理论进行的研究比较少。本文以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为语料,从语言和文化两个层面入手,着重探讨译者主体性在该英译本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1.
分析《十七大报告》中的排比句翻译并根据程镇球先生的政论翻译理论和部分英汉对比理论提出政论文中排比句的翻译策略,以期于更好地指导政论文翻译。  相似文献   

12.
以连淑能的英汉对比研究成果为依托,本文从形合与意合、繁复与简短的角度剖析了《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中所使用的语法意义显化、逻辑关系显化及文化内涵显化翻译技巧;从抽象与具体、重复与替换角度分析隐化范畴词、零位替换的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13.
政府工作报告是一种特殊的文体,兼有口头语和书面语的双重特征,其翻译实属政论文体翻译。目前,国内学者对于政论文的翻译研究较少,对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研究更少,且主要集中在针对某一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某一具体的翻译进行评价,提出此类翻译应尽量避免"机械化"和"中式化",从而提出某一具体翻译策略,而没有提出其相应的翻译理论。文章从词汇和句式的不同角度分析政府工作报告的文体特征和语言特点,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视角审视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的英译,旨在为政府工作报告的英译提出合理的理论指导,找到较为理想的翻译原则和翻译策略,提高翻译的质量,促进国际更好交流。  相似文献   

14.
张瑾 《英语广场》2020,(1):34-35
四字格是汉语独特的语言特色,从古至今的众多文化典籍中都有着四字格的身影。四字格的使用使文章语言简洁凝练,气势蓬勃,朗朗上口。《政府工作报告》是一份政府性文件,其目的除了总结政府工作外,还向国内外民众展示了我国未来发展的目标。对《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既要准确忠实地表达出其目的,又要表现出中国文化特色,传递中国风采。本文在目的论的指导下,以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为例,将报告中常见的四字格关系分为并列关系、重复关系和递进关系的翻译进行分析,旨在对非文学文本中四字格的翻译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温家宝总理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及英译本为例,从显化的角度,考察了语义角色,文化信息,概念意义,连接词等四类显化翻译的典型特征,并分析了显化翻译发生的制约因素,提出了进行适当的政治文本显化翻译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世界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发展,外宣翻译在国际交流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外宣翻译过程中,如果运用功能翻译理论,以读者为中心突出外宣翻译的目的性和对象性,将译文读者对于译文的反应作为衡量外宣翻译水平的一项重要标准,通过掌握两种语言的特点,利用增译、删译、重组和编译等具体翻译方法对外宣材料句子进行翻译,就能把语言信息在最广泛程度上有效地进行传递。  相似文献   

17.
栾芳 《海外英语》2022,(14):18-20
政府工作报告与外宣类材料是最为官方的文本材料,无论对于初学者还是资深翻译都是学习翻译提高翻译水平必不可少的学习材料。认真学习汉译英官方译文有助于翻译者们更全面地了解国情,更准确地提高汉语语域,从而更好地向世界展示中国。经过研究近几年官方英文译文,该文总结出相关翻译技巧,并结合实例逐一分析,希望给翻译学者们提供有利帮助。  相似文献   

18.
程跃 《文教资料》2011,(12):45-47
本文从翻译目的论(Skopostheorie)的角度来探讨文化意象的翻译及相关问题。文化意象是一国语言文化的精华,文化意象的翻译过程是一个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的过程。如何处理文化意象中"形象和意义"的矛盾问题成为文化意象翻译的关键所在。本文在翻译目的论的框架下,通过对《红楼梦》两个全译本(杨宪益夫妇版本和霍克斯版本)中文化意象翻译实例的分析和比较,揭示目的论在处理文化意象时的指导作用及在翻译实践中的广泛应用,为文化意象的翻译提供了新的思路,为解决文化意象翻译中的"形象和意义"的矛盾问题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熊立本 《英语广场》2020,(22):30-32
功能对等理论强调译文与原文在形式和内容上的对应等同,译文要用词准确,形式流畅,内容生动。政论文具有鲜明的特点,集政治性、庄严、权威和创新于一体。政论文的英译本要求做到与原文在内容、形式和风格上的对等。本文首先阐述了功能对等理论的内涵,接着对《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中国特色词汇英译策略进行研究。本研究表明,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直译和意译等翻译策略对政治文本的英语翻译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同时为该理论的实用性拓展了领域。  相似文献   

20.
政府工作报告的英译是一件极其严肃认真的事情,如何把这一极具影响力的政治文本传译出去,让外界对中国当前的政治经济发展现状与规划有一个全面准确的了解,是摆在译者面前的一个艰巨任务。文章从2016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中选取典型的语句翻译,运用翻译生态学的适应选择理论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三个维度对其进行分析研究,探讨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是如何集适应与选择于一身的,目的是为时政文体的翻译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和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