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大漠祭》构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民俗世界,并从中挖掘出了西部农民精神生活中的某些特征,即1、狩猎民俗:用强悍的阳刚意识直面生活的苦难;2、民间信仰:用灵动的生命智慧化解生活的死结。从这个角度看民俗文化,其存在的价值,可能已在某种程度上逼近了西部文化神秘的密码。同时,当我们把雪漠和《大漠祭》当作一个整体去看待时,发现这可能是一个有象征意义的个案,它现实地传递着新一代西部知识分子和乡土文化母体之间的复杂联系。  相似文献   

2.
雪漠的"大漠三部曲"之一《大漠祭》中的民间文化内涵丰富,其文学作品展现了西部浓厚的民间艺术文化。作品中对西部民歌、凉州孝贤文化、道家超脱思想等丰富的民间文化的描写,体现了凉州文化对西部地域人民生活的影响。西部民间文化是雪漠创作的直接源泉,同时也给其他地区人民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了解西部那一群普通的劳动人民最真实的生活图景。  相似文献   

3.
《大漠祭》忠实地记录了一个时代、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一家西部农民一年的生活”;以憨头的死为心爱的弟弟建立了一座心灵的纪念碑,书写便是一种铭记;以灵官在孤独之中艰难顽强地跋涉,诞生了西部荒漠上的“我”。这些鲜活的人物形象既是西部农民现时代的典型,也是中国当代文学画廊里独一无二的“这一个”。  相似文献   

4.
张籍的《祭退之》,既是研究韩愈的重要资料,又是韩愈、张籍之间长达三十年友情的见证。  相似文献   

5.
《大漠祭》是雪漠的成名作。作者用饱含深情的笔触描写了西北大漠的苍茫风情,成功地塑造了鲜活生动的两代西部农民形象: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顺们;积极勇敢抗争的灵官们和美丽善良的莹儿们。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是这部小说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他们倾注了作者深厚的感情,是外界了解河西走廊农村的父老乡亲们丰富情感的窗口,也是生存于西北大漠边缘的农民顽强精神的原生态展示。  相似文献   

6.
本文探讨《象祠记》一文在阳明心学体系中的地位,认为其反映了王阳明龙场悟道之后构建心学体系初期的思想,可视为后来“致良知”说问世的前奏。《象祠记》中“天下无不可化之人”的提出是对孟子“性善论”的发展,“化”是灵魂,且有“主体之化”与“客体之化”的不同疏解。其“爱屋及乌”说、“舜善用人”说、“舜善化人”说及“人性本善”说,基本存在于道德认知的层面。《象祠记》中所反映的祭象的精神实质,更重要的还在于它的意义世界的层面,通过对与宗教相关不同角度的分析,提示人的生命存在的意义,这其实也是祭象背后深藏着的真实意蕴。  相似文献   

7.
甘肃著名作家雪漠的成名作《大漠祭》被誉为一部文学价值较高的作品。雪漠是我国带有爱国情怀的作家,其小说反映其思国忧民的文者风范。当历史的发展倾向于关注百姓的生活时,《大漠祭》作品便应运问世,它散发着特别的泥土馨香之气,以悲悯情怀,书写了我国西部地区一段真切感人的历史场景。从作品中人们可深刻地体会出小说世界里表达的美学价值之浓烈的乡土情结。基于此,本文以《大漠祭》的视角分析雪漠的乡土情结。  相似文献   

8.
《祭十二郎文》是古文“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的呕血之作。明代茅坤评价该文为“祭文中千年绝调”。苏轼更是推崇至极:“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祭妹文》是袁枚表现兄妹之间深挚情感的一篇祭文,也是我国文学史上哀祭散文的珍品,近代评论家将此文与韩愈《祭十二郎文》、欧阳修《泷冈阡表》称为鼎足之三。这两篇文章在选材、表现手法、语言、感情等方面都有着相通的地方。  相似文献   

9.
《诗经》、《尚书》、《周礼》、《礼记》等经籍提到的“禷”祭(又作“類”祭),是上古中国一项有着深厚民俗文化背景和深远历史影响的祭仪。不幸其礼早亡,汉儒已经难究其详。影响及今的《尚书》古文家说和郑玄《礼记》注等,将“禷”祭解为祭天之礼。但根据经籍中的记载来看,“禷”祭指的是当国有大事时,向上帝或社稷宗庙祈福禳灾的一种“祷祈”仪式,与祭天之礼并不是一回事。据《说文解字》等书,“類”字本义是一种犬,可能是白犬。“禷”祭应是指特以“類”为牺牲的祭仪。《山海经》等说“類”具有“自为牝牡”的神奇特性,这与该书所记“白犬有牝牡,是生犬戎”的传说非常相似。在先秦文献中,“類”字常用来指出自同一祖先的子孙后代。这些材料表明“類”与古代中国某些族群的祖先神话有着密切的关系。“禷”祭之形成,正植根于此种观念之上。“禷”祭当属于曾广为流行于上古中国北方地区的犬祭礼俗中某种特定的类型,它的消亡可能与周人颇具理性色彩的的礼制改革有关。  相似文献   

10.
尼金斯基创作的舞蹈《春之祭》,音乐结构非常复杂,而且还具有比较强烈的情感冲突,正是因为这样,使尼金斯基的舞蹈创作形式在社会中广为流传,被很多舞蹈家再一次演绎,皮娜·鲍希就是其中一个突出的人物。  相似文献   

11.
袁枚的《祭妹文》与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同为我国文学史上哀祭散文的珍品,与一般祭文不同,两文都写亲人离世带来的巨大悲痛,却别具风采,各领风骚。  相似文献   

12.
《创业史》和《大漠祭》是西部作家在不同时期反映中国西部农村生活的长篇小说。就两部小说在创作意图和主题、人物形象刻画、理与情关系的处理等方面进行简要的比较分析 ,可以看出 ,同是农村题材 ,同是运用现实主义方法 ,由于作家所处时代和文学观等方面的差异 ,则构成了各自不同的文学景观 ,《大漠祭》较之《创业史》更能显示出生活的本质真实和文学的本体特征 ,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巨大的超越性  相似文献   

13.
根据《古韵标准》所定古韵分部和《四声切韵表》所反映的古音阴入相承关系及“数韵共一入”理论,可以得到江永阴阳入相配的古音体系。在这一体系中,根据与入声的关系,祭泰央废已成独立的一类。江永对祭泰央废与入声关系的发现,对戴震、王念孙、江有诰的祭部独立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春之祭》冲破了过去芭蕾舞在传统上的华丽多姿 ,以其冲突的和弦、冲突的调性、冲突的节奏使音乐界大为惊叹。它掀开了一个新的音响世界 ,代表它所在时代的社会潮流 ,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春之祭》中的大管著名片断以及大管角色的运用,结合自身的演奏实践对大管的现代音乐要求进行学习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蒙古族作曲家莫尔吉胡根据蒙古族民歌特点创作了大量音乐作品。其中,《山祭》是以钢琴为载体的独奏曲集。作品《山祭》体现了莫尔吉胡在民族音乐创作领域的独到见解,促进了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17.
《春之祭》冲破了过去芭蕾舞在传统上的华丽多姿。以其冲突的和弦、冲突的调性、冲突的节奏使音乐界大为惊叹。它掀开了一个新的音响世界,代表它所在时代的社会潮流,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8.
《祭十二郎》是一篇千百年来传诵不衰、影响深远的祭名作,苏轼曾评价说:“读韩退之《祭十二郎》而不堕泪,其人必不友。”可见它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和巨大的艺术感染力,因此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下面就这篇章的抒情特点做一些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长篇小说《山祭》是王蓬的代表作品之一。这部作品描述了秦岭山地人们的生活环境和民俗民情。对于民俗的书写是这部作品的突出特点,比如陕南山歌、拜山神、吃刨膛、陕南山地人的情感婚姻等等。这些内容赋予《山祭》以厚实的生活感、深沉的历史意味、复杂的性格和人性特征,使《山祭》成为一部形象鲜明、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优秀作品。  相似文献   

20.
蒋龙侠 《课外阅读》2010,(12):212-212
一、说教材 《祭十二郎文》是第五单元中的文章,第五单元主要是卉代散文,和前面的《陈情表》一样,《祭十二郎文》也嗣绕着一个“情”字。在文体上《祭十二郎文》属于祭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